APP下载

关于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探究

2014-12-30杨新

考试周刊 2014年89期
关键词:数学作业高中数学

杨新

摘    要: 在高中阶段,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应用公式的熟练度,通常都会给高中生布置许多课外练习作业或让学生做成套的测验试卷。这种布置作业的模式十分僵硬,欠缺灵活性和实践意义,因此许多高中生都十分排斥做作业。为了改变数学作业结构过于死板的状况,本文分析了合理调节作业布置结构的方式,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提高数学作业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实践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夯实基础。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作业结构    数学作业    调整策略

1.引言

长期以来,高中生对数学作业都有许多抱怨,部分高中生认为,作业只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无法提高考试成绩也难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了解;还有一些学生指出,无论做多少作业和练习,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都难以得到大幅提升[1]。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数学作业的分配结构缺乏科学性和实践价值。为了提高课外作业的教学价值,使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知识、深化理解的目的,笔者针对高中生的需求提出了调节数学作业结构的方法。

2.布置实践探究作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当前,多数高中数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备战高考,通常会让学生完成大量的练习题,导致高中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2]。为了消除高中生对数学作业的抵触心理,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减少练习题作业,并为学生布置一些富有探究性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课外时间进行探究。比如,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立体几何知识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

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几何问题:现在有一个由多个平面构成的物体,这个物体上半部分由四个等边三角形构成,下半部是正方体,现在使用剪刀把这个物体完全剪开,请计算出这个多面体的体积。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叮嘱学生在课外使用剪刀和硬纸皮尝试制作这个多面体,并根据制作的多面体计算物体的体积。这种没有固定答案的题目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自己设定题目的条件,并通过实践自主计算答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让几名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多面体带到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讲计算的要点。在学生分享了实践成果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计算这类多面体体积的技巧。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自主研究解题技巧,不再单方面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角。

3.按照层次逐渐加深作业的难度使学生易于接受

当前许多高中教师会选择大型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练习册或试卷集作为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这些练习材料收纳了不同难度的数学题目,一些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提前浏览练习题的内容,仅仅根据目录和页码为学生布置联系作业,导致学生在刚接触到一个知识点时就要解答中等难度甚至高难度的题目[3]。学生在对某个知识点缺乏深层认识的情况下,很难快速、正确地解答中高难度的配套练习题,甚至会在解题过程中频频遇到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学教师在为高中生布置配套练习作业时,必须按照层次逐渐提高的原则,让学生能够慢慢适应解答中高难度的练习题。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介绍了不等式知识后,可以选择一道不等式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这道题目除了题干之外,下面还有若干小题,这些小题的难度由浅入深,能够逐步帮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知识。比如:一杆天平有左右两个相同的秤盘但天平两边的秤杆长度不同。把物体M置于左侧秤盘,称得重量a,再运用右侧秤盘称量物体M,称得重量b,问:

(1)物体M的重量能否表示为■?

(2)如何运用简化公式表达M的重量?应该怎样表示物体称出的重量G?

(3)分析■与■哪个更大?

在学生刚接触不等式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完成第一问,并尝试分析第二问;在学生对不等式有较深的了解后,教师再布置学生完成第二问及第三问,根据学习进度逐渐提高作业难度,可以让学生有适应和吸收知识的过程。

4.针对高中生的薄弱环节灵活调节数学作业结构

数学教师在为高中生布置作业时,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状况制定不同的作业布置方案。在同一个班级中,由于一些学生对数学的领悟能力较强或基础较扎实,因此学习进度要快于其他同学。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课外作业;对于学习水平中等,能够跟上教学步伐的中等生,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配套的作业,并适当加入少量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而对于数学水平较低的后进生,教师要适量降低作业的难度,多为学生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用这样的方式布置作业,经过一段时间后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后进生的数学水平都能得到提高。除了按照学生的数学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之外,教师还可以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布置专题作业。在高中数学课程系统中主要有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方程式应用、数列、统计学等多项专题知识,对于难度较高的知识,教师可以适量增加相关作业,对于难度较低的专题则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

5.结语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并立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根本需求,对数学作业的构成进行合理调节,提高作业结构的科学性,使作业不再是高中生的负担,而转变为高中生巩固知识、拓展探究、深化学习、培养兴趣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以上笔者立足自身数学教育经历,针对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提出了合理调节数学作业结构的方式,运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形成应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秋霞.调整高中数学作业结构探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05):278-279.

[2]张亚军.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3(09):354-356.

[3]郑玉莲.浅谈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方案[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112-113.

猜你喜欢

数学作业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评语式批改在数学作业中的运用尝试
如何通过作业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