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史料研读 提升历史素养
2014-12-29刘计荣
刘计荣
[摘 要] 目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普遍重视史料教学,以此增大课堂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备战高考的能力,因此,史料研读也就成了学习历史的一种最基本的途径。但是,在进行史料教学中往往缺乏对不同史料的合理选择,主题不够突出,内容不够精炼,针对性还不够强。如何精选史料,展开合作讨论,形成科学学习方法,体验“做历史学家”的快乐,逐步构建起一种史料研读的历史素养,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新课题。
[关键词]史料研读、历史事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素养
史料研读,即把史料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及探究问题的背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史料研读强调学习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史料,分析鉴别史料,运用史料重构历史,解释与分析历史,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经典史料是深入了解教科书内容的钥匙,也是连接历史知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中枢。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课堂教育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表现方式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现行的新课标给历史课程规定的培养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成为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核心内容。
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历史学分为“史实的确认、史事的理解、历史规律的认识和历史意义的评价”四个层面,[1]P39。历史教科书的每一主题或每一专题下的学习内容,都由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构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抓住这些角度师生共同研读史料,丰富学生史学素养,可以说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一、选择情景史料,领悟历史主题
历史事实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的具体化,包括人、时、空等基本要素,是史学素养培养的基础。这些史实的确认是历史学家通过史料考证、证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历史事实进行的考实性认识的结果。所以,史实“具有相当高的确定性和可靠性”,得到确认的史实最类似于“科学知识”。选择情景性史料,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强史学素养。
例如:在复习《辛亥革命》这一课时,围绕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这一主题,我选择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一段材料:“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l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然后请学生思考:(1)材料中“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是指什么制度?(2)他们是怎样建立起这种制度的?(3) 这种制度包含哪些内容?(4)你是如何看待“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的?
通过研读这则情景性史料,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将要学习的主题,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走进历史,激发学生投身课堂的热情。
二、选择经典史料,品味历史意境
历史叙事就是“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2]P49是历史学家对“史事的理解”的结果。历史学家对一系列确认的单个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想象,通过解释、体验和移情等方式,由点成线,展示历史事实发展、演变的过程,形成历史叙事。历史叙事构成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主体内容,其中参杂了历史学家的推理和想象,且带有历史学家遣词造句的个人风格。所以,历史叙事是客观与主观的融会贯通。选择典型性史料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耳熏目染、体验感悟、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讲到《抗日战争》一课时,我选择了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的“合格”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一段材料“满洲国以五族(日、汉、满、蒙、朝)协和、建设王道乐土为口号,由于重工业的迁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人大量涌入……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也各种各样,目前有关争论还在进行……日本军队向南方的推进还成为加速亚洲各国独立的契机之一。”然后请学生思考:从材料来看,日本一再歪曲历史、否认侵略、美化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所提的几个事件的观点进行批驳。
通过研读这则典型性史料,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走进历史的同时,更好地感受历史、感悟历史。
三、选择评价史料,认识历史规律
历史认识,就是贯通历史知识的过程,是历史学家对一系列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和概括的结果,它必须经由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价值性认识等阶段,从而探讨深层的因果关系即历史规律。历史规律侧重历史学家的视野和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整合历史事实,则能概括出不同的历史规律。历史规律的概括,带有历史学家的主观意向和认知特征,所以,历史规律涉及的历史事实更灵活,更全面,它们是客观与主观的又一次融会贯通。
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课时,我选择了这样五则材料:
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唐)杜佑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唐太宗
材料三:隋统一全国后,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材料四:(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endprint
材料五:(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
然后请学生思考:(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制度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历史进步性。(2)基于材料二的认识,唐太宗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作用。(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四材料五分别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哪些新举措?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规律。
通过研读这五则评价性史料,把原始史料纳入学生认知体系,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理解史料的过程中,贯通历史知识,提升生存层次,掌握理解方法,增加学生对历史理解的深刻性,从而实现历史课程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
四、选择成果史料,探究历史真谛
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历史评价首先应该恪守求真的原则,即该评价应客观如实,应符合对该人该事的总体描述。历史评价总体上说有历史评价尺度和道德评价尺度两个维度。历史评价尺度,指的是把所评人或事放在较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大趋势,重在考察其较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道德评价尺度,指的是用一般善恶标准来衡量所评人或事。评价上的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也会出现矛盾,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应从两方面都加以指出,但重点应该放在历史评价上,在历史评价过程中强调的是评价维度和评价标准,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标准,对同一历史事实的评价也不同。
例如:在复习《中外文化交流》这一专题时,我选择了这样两则材料:
材料一: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开始使用知识传教法。在此结识了儒生瞿太素,并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学》……他接受瞿太素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1601年时,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此后)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个人还有中国名字……1601年时,中国内地已有250个天主教徒。——《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材料二:汤若望是明末清初中国耶稣会教区的主持人。其精通天文、历法、兵器制造等,1644年被顺治帝授以钦天监监正的职位。1660年杨光先上告汤若望等传教士阴谋不轨,并攻击《明宪历》(清当时使用《明宪历》等西方历法),汤若望、南怀仁等教士被捕入狱。1668年康熙帝亲自处理此案,他让杨光先与南怀仁同时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无误,杨光先则误差不断,于是……复用《明宪历》。主张“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杨光先被革职。——《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然后请学生思考:(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评述杨光先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据此分析中西文化冲突的实质。(3)从以上材料所述中,你对外来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何认识?
通过研读这两则成果性史料,对于达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习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对历史的理解主要是领悟和阐明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意义,”[3]P20这就要求历史课堂关注学习材料的整合、学习流程的设计,把握问题探究的方向。同时,历史课堂还要有融合意识,融合历史与现实,体会历史学习价值,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
历史素养是历史学科的立足之本,历史课堂促进学生发展,其实就是丰富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收集和解读相关史料,以探寻历史的相互联系、本质属性、发展规律、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评价能力,既可以为学生高考助力,更能开阔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探索人文精神,并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史料研读是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 韩震、孟鸣歧.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