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干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2014-12-28天津市公安医院放射科天津300042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脑干急性期磁共振

天津市公安医院 放射科(天津 300042)

李超 李晓婷

1 资料与方法

脑干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中枢,拥有丰富的传导系统和重要的神经核团,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脑干梗死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较之MRI常规扫描序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能够检测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制的方式及程度,在脑梗死早期即检测出水分子运动受限程度,敏感度较高。本文就55例脑干梗死患者MRI常规T1WI、T2WI与DWI图像进行分析,探讨DWI成像序列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间的55例初次就诊脑干梗死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49~82岁。以突发交叉性瘫痪、面舌瘫、肌力减退、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就诊。就诊前以交叉性瘫痪为主要症状或伴发者22例,意识障碍者18例,吞咽困难或流涎者5例,发音困难7例,头痛16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两组,I组18人,发病时间小于6小时;Ⅱ组33人,发病时间为6小时至24小时。就诊后,均先行颅脑CT检查排除脑出血[1],后及时行MRI检查。

1.2 扫描方法及参数设置 采用西门子 AVANTO 1.5T 超导磁共振设备,正交头部线圈,层厚5mm,自颅底扫描至头顶,横断面成像18层。55例均行常规T1、T2扫描并加扫DWI序列。常规MRI行横断面T1WI、T2WI像扫描,T1WI采用自旋回波序列(SE),TR∶468ms,TE:11ms;T2WI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R:4000ms,TE:97ms;D WI采用单次激发SE-EPI扩散加权成像序列,分别在层面选择、相位偏码、频率偏码方向上施加扩散敏感梯度,b=0s/mm2、b=1000s/mm2,TR:3000ms,TE:87ms,采集次数2,扫描时间:50s。

2 结 果

图1-3 患者发病5小时,DWI呈明显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范围较DWI小,T1WI呈近似等信号;

图4-6 发病30小时,于DWI、T2WI及T1WI分别呈高信号、稍高信号及稍低信号,病灶范围较清晰。

本组对象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干梗死DWI检查诊断阳性率为100%。其中I组18例中,DWI均呈高信号,边界、范围清晰;其中仅3例于T2WI呈稍高信号,范围较DWI显示为小,界限模糊不清;T1WI仅见相应区域脑组织稍肿胀;余近似呈等信号(图1-3)。Ⅱ组33人中,DWI均呈高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者26人,边界清楚;呈稍高信号者7人,病灶边界略显不清(图4-6)。

3 讨 论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期及超急性期患者均能清楚显示其病灶区域异常高信号,在显示病灶范围及清晰度方面均优于常规MRI扫描[2]。因此,在早期判断脑梗死及评估梗死范围等方面,弥散加权成像明显优于常规 MRI,当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而CT及常规MRI成像未能显示异常或不能明确诊断时,DWI不啻一种具有极高诊断价值的方法。

3.1 磁共振弥散成像原理 分子的随机运动(布朗运动)称为弥散,在梯度磁场下,人体内水分子的弥散(包括细胞内外及细胞之间的水分子运动)引起磁矩改变,从而MR信号强度减低。磁共振具有准确、便捷、无创等特点,是现阶段唯一能够进行活体水分子弥散成像及评价的技术。它通过弥散受限时水分子在弥散加权图像中MR信号降低程度减小,图像信号较高。在脑梗死急性期,各种原因所致血流量下降、脑组织缺氧,导致细胞毒性脑水肿,水分子弥散受限,从而在弥散加权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3.2 解剖及发病机制 脑干位于脑的最底部,间脑和脊髓之间,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拥有丰富的传导系统和重要的神经核团,具有重要的植物调节中枢以控制心脏活动、循环和呼吸等生命功能,是人体生命中枢,且负责管理头部和颈部的12对颅神经均由脑干发出。脑干的血供主要来自基底膜动脉的深穿支血管,脑干梗死大多由动脉性血管闭塞引起,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血栓形成,血流受阻,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坏死。由于脑干内神经核团和传导通路密度较高,症状可明显不同。其临床表现与梗死的具体部位无关,常常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即同侧损害部位的颅神经功能障碍合并对侧上下肢瘫症状。

根据具现阶段研究记录,在人体中脑梗死起病后90分钟,病灶可最早被DWI成像检出[3]。而其生物学机制如微循环障碍、细胞毒性脑水肿、组织酸中毒等尚不十分明了。

3.3 临床表现 脑干梗死由于拥有密集的神经核团及丰富的传导系统,临床上常常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即同侧损害部位的颅神经功能障碍合并对侧上、下肢瘫痪症状。脑干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常发于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由基底动脉及其分支供血,该区脑梗死与颈动脉供血去脑梗死一样,均为栓塞性,栓子可能来源于心脏、椎动脉壁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或剥脱部位并分层血栓。

3.4 影像表现 脑梗死急性期(<6小时),由于梗死区脑组织缺血,一段时间后出现细胞毒性脑水肿[4],弥散受限,DWI图像呈高信号,T1、T2加权成像表现正常[5,6]。脑梗死急性期(6小时~3天),梗死区DWI信号较急性期升高。脑梗死亚急性期(3天~3周),梗死区血管源性水肿加重,细胞外间隙水分增多,弥散速度增加,逐渐接近并超过临近脑组织,相应DWI信号逐渐减低,T2WI信号逐渐增高,T1WI信号减低,直至形成脑软化[7,8]。

4 总 结

脑干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体积很小,但其作为人体重要生命中枢,对维持心跳、呼吸等重要生理功能,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脑梗死是由于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发病率很高。当脑干的供血动脉,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痉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等病理变化,从而导致的管腔狭窄、闭塞,血流速度减慢等循环障碍时,导致脑干急性供氧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发生坏死;由于其位置的重要性,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起到极大的影响。发病6h之内的脑梗死属超急性期,是临床进行溶栓治疗的重要时间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以其无创、准确、便捷的特点,对脑干梗死及时、明确的诊断以及早期溶栓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

1.卢超.周旭峰.刘晓萍.等。DWI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6):15-17.

2.刘秀华.MRI 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 4) : 407-408.

3.周林江,沈天真,陈星荣.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3):215-218.

4.赵海.张暹东.兰岚.等.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测量及预后判定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2):21-23.

5.徐玉新,潘春霞,孙庆举.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病理演变过程的表现[J].罕少疾病杂志,2012,19(6):10-13.

6.惠 凯,赵庆伟,房庆华,等.大面积小脑梗死的CT、MRI 与临床诊断[J].中国医刊,2002,37(11):31-33.

7.王玲璞.磁共振DWI、FLAIR 序列和MRA 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7,5(3):174-177.

8.鱼博浪.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2版.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00:2-3.

9.王秀河,黄力,刘斯润.人脑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弥散加权像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82.

猜你喜欢

脑干急性期磁共振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5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
原发性脑干出血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