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
2014-12-28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广州510060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广州 510060)
江松峰 刘晋新 陈碧华 张烈光 梁 艺 甘清鑫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人布鲁氏菌病是能影响任何器官或系统的一种全身性感染,但骨关节受累较特殊。慢性布鲁氏菌病的骨关节受累的几率高,约达10%~85%[1、2]。为提高对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6例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诊断为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31~60岁,平均48岁。5例为牛、羊牧养或屠宰人员;1例为兽医,曾有布鲁氏菌疫苗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有反复发热、盗汗、骨关节疼痛等。
1.2 影像检查 腰椎CT扫描3例,其中增强扫描1例;骨盆、髋关节、踝关节CT平扫各1例。CT扫描应用Philips Mx 8000螺旋CT机,电压120/140kV,电流200~300mA,层厚3.2mm;增强扫描采用碘海醇(300mg I/ml),总量75ml,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注射流率2.5~3.0 ml/s。
1.3 实验室检查 6例布鲁氏杆菌试管凝集试验滴度均大于1∶400;6例虎红平板疑集试验阳性;3例IgM阳性;血沉33~132mm/h,平均59mm/h;C-反应蛋白1.73~3.64mg/dl,平均2.65 mg/dl。6例均确诊为布鲁氏菌病。
2 结 果
本组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6例,其中脊椎炎3例、脊椎外骨关节炎3例。
2.1 布鲁氏菌性脊椎炎3例 L4、5病变2例,L4、5及L5、S1病变1例。
图1 男,38岁。L4椎体见多发不规则形骨质破坏,病灶边缘骨质增生硬化。图2 男,57岁。L5椎体缘见多发骨质破坏,骨质破坏区相互融合,椎体前缘见“唇状”骨赘。图3 同图2患者。L5椎体骨质破坏,椎体缘骨质增生显著,呈“毛刷状”。图4-5 同图1患者。L4/5椎间盘破坏,呈等密度,超出邻近椎体范围;邻近椎体缘骨质破坏,椎体前缘见骨质增生;左侧缘见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左侧腰大肌轻度受压移位;L4/5椎间隙狭窄,邻近椎体终板骨质破坏。图6 男,60岁。CT增强扫描示L4椎体骨质破坏;椎旁、硬膜外及双侧腰大肌脓肿形成,左侧腰大肌显著,周围脂肪间隙清楚。图7 女,31岁。左侧髂骨关节面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关节面毛糙,骶髂关节间隙狭窄。图8 男,57岁。右侧髋关节关节囊肿胀,关节腔少量积液。图9 男,45岁。右侧内踝、外踝和距骨骨小梁紊乱,并见多发囊状骨密度减低;周边软组织肿胀。
CT表现∶(1)椎体骨质破坏∶3例。相邻椎体缘见多发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形骨质破坏,病灶呈软组织密度,部分病灶边缘骨质增生硬化(图1-3)。(2)骨质增生:3例。以椎体缘骨质增生为著,典型征象为“毛刷状”;椎体骨质破坏灶边缘亦可见骨质增生(图2、3)。(3)椎间盘病变:3例。椎间盘呈等密度影,超出邻近椎体边缘,相邻椎体间隙狭窄(图4、5)。(4)椎旁软组织肿块:2例。椎旁软组织肿块影与椎体破坏区相连,边界清楚,邻近腰大肌轻度受压推移(图4)。(5)椎旁、硬膜外及腰大肌脓肿形成:1例。椎体旁、椎管内前缘软组织和双侧大肌内见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周围脂肪间隙清楚(图6)。(5)骨膜改变:椎体前缘见“唇状”骨赘(图2)。
2.2 布鲁氏菌性脊椎外骨关节炎3例 CT表现∶(1)左侧骶髂关节炎∶1例。左侧髂骨关节面不规则形骨质破坏,病灶边缘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面毛糙,关节间隙变窄(图7)。(2)右侧髋关节炎:1例。右侧髋关节关节囊肿胀,关节腔少量积液(图8)。(3)右侧踝关节炎:1例。右侧内踝、外踝和距骨骨小梁紊乱,并见多发囊状骨密度减低;周边软组织肿胀(图9)。
3 讨 论
布鲁氏菌病系地方病,较少见,多发生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牧区。主要有在农牧区同病畜接触人员,饮用未经消毒灭菌乳品人群、与含菌培养标本接触的实验室工作人员3类人员受染发病。布鲁氏杆菌通过直接接触破溃的皮肤、粘膜或摄入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3]。布鲁氏杆菌可产生有特征的网状内皮系统的肉芽肿性反应。它可侵犯多个器官和组织,肌肉骨骼受累常见,骨关节病变主要包括脊椎炎、骶髂关节炎、外周关节炎等[4]。
3.1 布鲁氏菌性脊椎炎 脊椎是布鲁氏病肌骨骼病变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布鲁氏病骨关节感染者一半累及脊椎,国内统计占脊椎感染者的0.4%[5]。病变可侵犯脊椎任何部位,以腰椎,特别是下段腰椎多见。本组3例均为下段腰椎受累。因腰骶神经根及坐骨神经根受累较多,可伴下肢放射痛。
布鲁氏菌性脊椎炎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椎体骨质破坏和椎间盘病变:椎体骨质破坏和椎间盘病变是亚急性、慢性肉芽肿直接侵犯所致。病变常为多灶性或跳跃式侵犯多个椎体,多累及椎体上下缘及相邻的椎间盘,形成的肉芽肿呈多发结节状,形态不规则,相互融合,故形成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边缘锐利的骨质破坏区,椎体间隙均有狭窄,但无椎体塌陷[6]。(2)骨质增生:骨质修复反应特别强烈是该病的特征。CT表现为骨质破坏灶边缘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增生的骨刺、骨赘向椎体边缘突出,形成“花边椎”,以慢性期为甚,可伴有前纵韧带和棘间韧带钙化,严重者形成骨桥。这种椎体破坏伴有明显骨质增生为布氏菌性脊椎炎的特征[7]。(3)椎旁软组织肿块:椎旁软组织肿块为肉芽组织向椎体、椎间外缘突出的部分,与椎体破坏区相连,形态不规则,界限清楚,推压邻近的腰大肌。(4)椎旁、硬膜外、腰大肌脓肿:文献报道布鲁氏菌病寒性脓肿少见[7]。脓肿的形成可能与局部淋巴结破溃有关[8]。本组脓肿1例。(5)骨膜改变:椎体骨膜肥厚,由中间向两侧膨出,使椎体呈斑驳状不均匀密度增高,梭状变形,椎体边缘骨膜增生肥厚钙化,形成“唇状”骨赘[9]。(6)椎小关节病变:表现为关节面破坏、增生和关节间隙变窄,也可表现为断发性增生性关节炎,产生骨性强直[9]。本组3例椎小关节均未见明显异常表现。
鉴别诊断:布鲁氏菌性脊椎炎应与脊椎结核相鉴别,脊椎结核以骨质破坏为主,常侵犯椎体前部,呈虫蚀状,多伴骨质疏松,可见小块或砂粒状死骨,椎体常塌陷,以致脊椎成角畸形,椎旁寒性脓肿多见[8,12]。
本组布鲁氏菌性脊椎炎3例。3例均见椎间盘病变,椎间隙变窄,椎体无塌陷,脊椎生理曲度未见改变(图4、5),相邻椎体缘骨质破坏,未见死骨(图1、2),椎体缘骨质增生明显,呈“毛刷状”(图3)。寒性脓肿1例,病变周边间隙清楚,未见脓肿流注的直接征象(图6)。布鲁氏菌性脊椎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在南方地区,布鲁氏菌病少见,影像学检查出现上述特征性表现时,可以考虑布鲁氏菌性脊椎炎。
3.2 布鲁氏菌性脊椎外骨关节炎 布鲁氏菌性脊椎外骨关节炎最常受累的是骶髂关节和外周关节,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4,10]。
据报道,布鲁氏菌性骶髂关节炎约占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0~70%,其中超过80%的患者为单侧受累。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背部疼痛,向大腿放射[4,11]。骶髂关节炎早期的影像学改变不明显。亚急性期、慢性期表现为关节面骨质破坏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图7)。骶髂关节炎可以单独发生,可同时伴有脊椎炎[4,8]。外周关节受累主要是大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早期的影像学表现无异常。随着病程的进展,可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积液和关节间隙变窄,破坏性关节炎罕见[4]。本组2例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均未见关节间隙变窄(图8、9)。
布鲁氏菌性脊椎外骨关节炎的CT表现无特异性,了解患者有牛、羊密切接史,结合骨关节疼痛等临床征状,依据影像学表现,可以提示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可确诊。故了解布鲁氏菌病骨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对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大帮助。
1.Ozden M,Demirdag K,Kalkan A,Ozdemir H,et al.A case of brucella spondylodiscitis with extended, multiplelevel involvement[J].South Med J,2005,98(2):229-231.
2.Franco MP,Mulder M,Gilman RH,et al.Human brucellosis[J].Lancet Infect Dis,2007,7(12):775-786.
3.邓国华.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8-241.
4.Arkun R,Mete BD.Musculoskeletal brucellosis[J].Semin Musculoskelet Radiol.2011,15(5):470-479.
5.郑丕舜.脊柱脊髓关连病与脊髓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科技学术版社,2002:163.
6.Pina MA,Modrego PJ,Uro J J,Brucel larspinale piduralabscess of cervicel lication:report offourcases[J].E u r Neurol.2001,45(4):249-253.
7.Namiduru M,KaraoglanI,Gursoy S.Brucellosis of the spine: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laboratory, and radiological findings of 14 patients[J].Rheumatol Int.2004,24(3):125-129.
8.赵伟林,杨国庆,董国礼,等.MRI在诊断早期和非典型脊柱结核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4):107-110.
9.杨新明,石蔚,杜雅坤,等.布氏杆菌性脊椎炎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4):522-525.
10.Geyik MF,Gür A,Nas K,et al.Musculoskeletal involvement of brucellosi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a study of 195 cases[J].Swiss Med Wkly,2002,132(7-8):98-105.
11.Bosil kovski M,Krteva L,Caparoska S,etal.Osteoarticular involvement in brucellosis:study of 196 cases in 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J].Croat Med J.2004,45(6):727-733.
12.刘彦平,蒋政焱,顾军,等.脊椎结核的低场强MRI早期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