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和CT影像分度在新生儿HIE脑损伤程度评估中应用的价值

2014-12-28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放射科江苏徐州221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分度新法脑病

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放射科(江苏 徐州 221000)

辛 涛

本研究对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放射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MRI和CT影像分度在新生儿HIE脑损伤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放射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100例HIE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HIE临床诊断和分度标准及CT新法分度标准[1]。其中男性患儿70例,女性患儿30例,年龄段在10天至4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2.3±1.2)个月。在病情程度方面,75例患者为轻度,25例患者为中重度。不同病情程度的患儿的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1.2 方法 在出生1~11d对两组患者进行CT、MRI检查。扫描之前抚慰患儿吃奶处于自然睡眠状态,如果患儿无法自然睡眠,则让其口服或灌肠0.5 mL.kg-110g.L-1的水合氯醛。运用最大梯度场幅值和梯度场切换率分别为23mT/m和120T/m/s的GESIGNA 1.5T Horizon echo speed 超导磁共振扫描机,表面线圈为环形线性。扫描参数中横轴位扫描所有序列、层厚、层间距、FOV分别为16层、5mm、1mm、20cm,层面位置等同于CT。常规T2WI用快速自旋回波(FSE)技术TR/TE、矩阵、回波链长度、扫描时间分别为3000/112ms、256×256、12,NEX=4、1min 48s,常规T1WI自旋回(SE)序列TR/TE、矩阵、扫描时间分别为400/9 ms、256×256、2min 48s[2]。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两样本比较,用列联系数检验HIE临床分度、CT和MRI影像分度,检验水准α=0.05。

表1 不同病情程度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表2 HIE足月儿CT、MRI影像分度与HIE临床分度的相关性(例/%)

表3 CT及MRI的T1WI、T2WI所测得的脑部损伤性水肿脑叶和出血病灶分布(例/%)

2 结 果

2.1 HIE足月儿CT、MRI影像分度与HIE临床分度的相关性 100例HIE患儿的影像检查结果中,CT的检出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1.4%和8.6%,MRI的检出率为100%。75例轻度HIE患儿中,CT新法分度和MRI分度为轻度的分别有35例和46例,分别达到了46.7%和61.3%的符合率;21例中度HIE患儿中,CT新法分度和MRI分度为中度的分别有13例16例,分别达到了54.2%和76.2%的符合率;3例重度HIE患儿中,CT新法分度和MRI分度为重度的均有2例,均达到了33.3%的符合率。临床分度和CT新法分度、MRI分度之间显著相关(列联系数=0.731和0.723,P<0.05)。具体见表2。

2.2 HIE患儿脑水肿及出血灶判断中CT和MRI的应用价值 75例轻度HIE患儿中,CT和MRI影像所示脑水肿损伤叶数<2个的脑叶者分别有37例和46例,分别达到了49.3%和61.3%的符合率;21例中度HIE患儿中,CT和MRI影像所示脑水肿损伤叶数≥2个的脑叶者分别有13例和16例,分别达到了54.2%和76.2%的符合率。具体见表3。

2.3 HIE患儿出血灶的CT和MRI影像表现 1)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6例轻、中度HIE患儿中,CT示SAH25例,达到了26.0%的发现率,其中1例轻度HIE患儿还合并了脑室内出血(IVH)。1例重度HIE 同时存在SAH、脑室周围出血(PVH)和IVH。MRI均检出SAH,仅提示存在PVH和IVH;2)基底核区出血。96例轻、中度HIE患儿中,MRI示基底核区出血6例,达到了6.3%的发现率,但CT未发现该类出血;3)其他出血。4例重度HIE患儿中,CT和MRI均示侧脑室后角等多个斑点状出血。2例轻度HIE患儿中,MRI示对称性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存在于侧脑室前角外上方,但CT未发现该类病变。

3 讨 论

3.1 HIE足月儿CT、MRI影像分度与HIE临床分度的相关性 CT新法分度有效继承和发展了旧法分度,将各脑叶低密度形态学指标加入了进去,能够将缺血缺氧性损伤区的情况更好地反映出来,和HIE的临床分度标准更为接近,很多医学研究研究对该观点进行了普遍的支持[3]。针对这种情况,在对HIE的CT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给予CT值等以充分的重视,同时对各脑叶的形态学改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4-6]。本研究结果表明,100例HIE患儿的影像检查结果中,CT的检出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1.4%和8.6%,MRI的检出率为100%。75例轻度HIE患儿中,CT新法分度和MRI分度为轻度的分别有35例和46例,分别达到了46.7%和61.3%的符合率;21例中度HIE患儿中,CT新法分度和MRI分度为中度的分别有13例16例,分别达到了54.2%和76.2%的符合率;3例重度HIE患儿中,CT新法分度和MRI分度为重度的均有2例,均达到了33.3%的符合率。临床分度和CT新法分度、MRI分度之间显著相关(列联系数=0.731和0.723,P<0.05),充分说明了HIE足月儿CT、MRI影像分度与HIE临床分度的相关性良好。

3.2 HIE患儿脑水肿及出血灶判断中CT和MRI的应用价值 大脑半球是HIE病灶主要累及的部位,而额叶、顶叶及颞叶的深部等又是通常被累及的部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相应的皮质灰白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可伴发脑室内出血等,通常情况下小脑和脑干结构不会被累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生儿大脑半球对缺氧缺血损害的内在易感性较高[7-9]。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临床病情程度受到HIE病灶分布范围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新生儿的病情随着CT和MRI显示的病灶范围的扩大而加重,缩小而减轻[10]。HIE病情一方面受到脑叶受累数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大脑皮质受累部位、脑室出血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临床应该对HIE累计的脑叶数目、脑室出血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对HIE患儿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11-13]。本研究结果表明,75例轻度HIE患儿中,CT和MRI影像所示脑水肿损伤叶数<2个的脑叶者分别有37例和46例,分别达到了49.3%和61.3%的符合率;21例中度HIE患儿中,CT和MRI影像所示脑水肿损伤叶数≥2个的脑叶者分别有13例和16例,分别达到了54.2%和76.2%的符合率,充分说明了HIE患儿脑水肿及出血灶判断中CT和MRI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总之,MRI和CT影像分度在新生儿HIE脑损伤程度评估能够作为重要的诊断参考指证。MRI比CT具有较高的异常检出率,能够更早将基底核损伤检测出来,而CT更能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寻找出来,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李熙鸿.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25 (14):1037-1039.

2.蒋洪燕.纳洛酮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4):686-687.

3.王映峰,郭建贵.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4例临床及CT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6):5413-5414.

4.熊华春,王军,朱登那,等.脑瘫患儿血清TORCH 抗体及IL-4、IFN-C、TNF-A水平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44 (2):418-419.

5.夏正荣,李玉华.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像学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 (10): 989-991.

6.母得志,李熙鸿.新生儿脑损伤及修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2):1037-1039.

7.夏正荣.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0, 25(12):1313-1315.

8.Wendland MF,Faustino J,west T,etal.Early diffusionweighted MRI as a predictor of caspase-3 activation after hypoxic-ischemic insult in neonatal rodents [J].Stock,2008,39(6):1862-1868.

9.欧常学,肖飞鹰,孙多成.等.扩散加权成像在新生儿HIE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 (01):33-36.

10.Thayyils,Chandrasekaran M,Taylor A,etal.Cerebral magnetic resonance biomarkers in neonatal encephalopathy:A meta-analysis [J].Pediatrics,2010,125(2):382-395.

11.ShimodaM, Hoshikawa K,ShiramizuH, etal.Problems with diagnosis by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eurysmal subarachn oid hem orrhage [J].Neurol Med Chir (Tokyo), 2010, 50 (7) :530-537.

12.孙春阳,陈汉威,刘德祥.MRI新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 (05):110-112.

13.Wang S,Wu EX,Cai K,etal.Mild hypoxic-ischemic injury in the neonatal rat brain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of white matter using diffusion tensor MR imaging [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9,30(10):1907-1913.

14.王达,褚禄化,吕汝英,等.螺旋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J].罕少疾病杂志,2008,15(2):23-25.

15.纪志英,韩景娟.多层螺旋CT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0,15(2):144-145.

16.刘盛辉,闫宗荣,丁学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的B超、CT和临床的相关性[J].中国医刊,2001,36(11):40-41.

猜你喜欢

分度新法脑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南通崇川区“十个一”系列助力新法入脑入心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多分度秤称量检定载荷点选择探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研究
弧面分度凸轮建模方法及有限元分析研究
双回单训释教学新法的学理依据
全省50多个市、县联动,举办华侨新法广场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