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驯鹰术和马背上的游戏狂欢

2014-12-26赵勤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哈萨克族猎鹰骑手

赵勤

最有情调的“姑娘追”:用鞭子的轻重来表达爱情……

最奇妙的驯鹰术:和鹰一起七天七夜不睡,三年培养一只猎鹰

伊犁河谷地产丰富,土地肥沃,辽阔的草原上总是瓜果飘香。这里生活着哈、汉、维、蒙、锡伯等47个民族,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天堂。

每一个民族都有许多有趣的独特民俗,而在伊犁谷地上,则以哈萨克族的民俗最为生动浓郁。在夏天的谷地草原上,这个民族的姑娘们会骑着“天马”,用马鞭去表达自己是否喜爱前面策马狂奔的小伙儿……而他们的许多活动,都是在马背上进行,这个民族,呈现给我们的,是一部马背上的游戏百科全书。

最有趣的是哈萨克人有一套自己的驯鹰术。可以将成年的野鹰捕获后驯化为自己的猎鹰。在他们眼中:一匹好马也难换一只好鹰,好鹰在这里比天马更昂贵……而名贵的伊犁马是他们的骄傲,2000多年前,这种马匹因为矫健和俊美,被汉武帝赞誉为“天马”。

哈萨克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歌手叫“阿肯”,“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族民间歌手大显才能的场所。哈萨克族的音乐曲调流畅,节奏鲜明。乐器有冬不拉等。哈萨克舞蹈或轻盈欢快,或刚健苍劲,充满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挤奶舞”、“制毡舞”和“剪毛舞”的动人旋律和优美舞姿,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驯鹰人和他们的驯鹰术

生活在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捕猎不用现代化武器,而是用鹰和猎狗。

他们相信鹰是唯一能直视太阳而不被灼伤的神鸟,无论捕食或者飞行,鹰永远是蓝天中终极的猎手。

如今,在新疆的哈萨克牧民中还保留着驯鹰的传统。一只好的猎鹰,需要驯鹰人投入全部心血,去精心喂养和悉心关照。鹰的性情凶悍,桀骜不驯,一般人都是从雏鹰开始喂养,逐步驯化。但好的猎人认为人工养大的雏鹰,过于娇弱,缺少野生鹰的攻击力,不够迅猛和彪悍,也不够有挑战性。真正的驯鹰人直接捕捉成年的鹰驯养。难度虽大,但驯化后威力加倍。

驯化一只成年的鹰,首先是人和鹰的一场意志较量。据说雌鹰的捕猎本领比雄鹰更高,因而驯鹰人多喜欢诱捕雌鹰来驯养。

捕鹰的场地一般选择在僻静的山头,把很大的黑色长网竖起来,网下有一只作为诱饵的鸽子,鸽子脚上拴着一根长长的绳子,一直连到几米外的远处隐蔽起来,捕鹰人躲在远处窝棚里观察。一见有鹰飞临上空,就拉动鸽子,鸽子必然就扑闪翅膀,逗引起鹰的注意力。而鹰看见鸽子,先只是在空中抖一下翅膀,然后在周围盘旋环绕,仿佛对鸽子不屑一顾,等它认为没有危险时,便挟起双翅,从几百米的高空中扑下来,却不料在它扑向鸽子的刹那,捕鹰人猛然拉下网,将鹰捕住。

据有经验的人介绍,驯鹰,关键在于一个“熬”字。捕到的鹰,先要用布把鹰眼睛包起来,也有说是用细线把鹰的眼皮缝起来,目的都是让鹰避免过多的外界刺激。同时还要用一块棕皮裹住鹰身,以防止羽翅损伤。再用皮绊把鹰脚拴住,把它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粗绳子或木棍上,驯鹰人来回扯动这根吊着的绳子,使得鹰无法站稳和睡觉。连续数昼夜,鹰会被弄得神魂颠倒,疲乏到极点而摔倒在地,这叫“熬鹰”。 此时要往鹰头上浇凉水,使鹰苏醒,然后给它饮点茶水或盐水,但不喂食物。约半月之后,等鹰饿得只剩骨头,一点精神都没有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桀骜的性格被人逐渐驯化了。

还有一种方式是:驯鹰人给鹰脚套上皮脚套、铜脚扣,再把它托在自己戴长臂皮手套的手臂上,然后连续七天七夜不让鹰进食和睡觉,如果稍有疏忽,让鹰睡着,就会前功尽弃,其实这对驯鹰人也是意志的考验。此时的鹰,双眼看不见,也因为脚扣所制,不得不与人为伴,整天只给喝点凉水。困极了的鹰被弄得神魂颠倒,精疲力竭,便再没有了以往的傲气。 这时候再开始定时喂食。喂食也有一套方法,驯鹰人把兔子、鸽子等动物肉放在手臂的皮护套上,让鹰过来啄食。鹰喜欢吃新鲜的瘦肉,并且爱洁净,喂食前要洗手,鹰食不能沾盐。饿久的鹰,见了肉便不顾一切地扑过来,驯鹰人则一次次把肉和鹰的距离拉远,而且每次都不给它吃饱。这样反复进行,直到鹰消除了对人的恐惧和敌意后,室内的调驯也就结束了。 这时候,驯鹰人拆开蒙住鹰眼的布或者拆开缝住的眼皮,故意将鹰擎到人多的地方,使它解除对人类的恐惧感。这时的鹰,雄踞在主人手上,野性还没有完全去掉,见有鸡、鸭之类,还会猛然飞扑。

鹰的尾羽有16根。鹰就凭这16根尾羽调节起飞、制动、滑翔、下坠和的姿态。训练时用线把这16根尾羽一根一根地缠起来。羽毛之间的线不能太紧或太松,过紧不能起飞,过松它就会跑。松紧合适的位置就让它无法飞高,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驯鹰人用拴在草地上的活兔,鸽子或捆着肉的狐狸皮作猎物,让它从空中练习俯冲叼食。 驯练一段时间后,再逐渐拆开猎鹰尾羽的缠线,但要在鹰腿上拴一根长绳,驯鹰人牵在手里。训练时捕到猎物后还不让它吃,接着再练习俯冲叼食,反复多次,到最后才让它吃。等鹰可以熟练捕食时,就可将手中的绳子松开,但还不能取掉。 在这个训练过程中,驯鹰人要不断对着猎鹰说话,让自己的声音印在它的脑子里,时间长了猎鹰也就能识别出并只听主人的命令了。 等猎鹰成年后,驯鹰人就会让它识别它所要捕猎的兽皮,让它熟悉猎物的气息。培育一只好的猎鹰需要花三至四年的时间。

如果把驯化的鹰放出去,可以自如地呼唤回来,便是—只合格的猎鹰了。这种鹰既有攻击力,又具有听人使唤的驯顺,被哈萨克族人视若珍宝,价值不斐。

平时喂鹰时,不让鹰吃饱,吃饱的鹰是不干活的。而狩猎前不但不给鹰吃的,还要给它“洗胃”:用麻缕缠成团状,狩猎前夜塞进鹰肚。待第二天拂晓,麻线团随大便一起排泄出来,猎鹰的积食完全排出了。这种饥饿的鹰一见猎物便不顾一切。在狩猎的时候,没有看见猎物,是不能揭开鹰眼罩的,更不能解开脚绊,这就是俗话说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一只好的猎鹰,据说一年可以捕获到数百只猎物。在蒙古人征服中亚时就有“一匹好马也难换一只好鹰”的说法,可见其身价。

马背上的游戏百科全书

哈萨克是活泼好动的民族,他们的民间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叼羊、赛马、姑娘追、摔跤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是他们逢节日和喜庆日都要举行的。

“姑娘追”活动,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马上运动。男女们喜欢以驰马互相追逐的方式,来促成爱情的结合。

“姑娘追”举行的地点一般是在夏季繁花似锦的草原。有两组人马参加,一组派小伙子,一组派姑娘,派出的两人各骑骏马并肩而行,向大家事先所指定的地方走去。一路上,小伙子可以随意向姑娘说俏皮话逗趣,甚至表达爱慕;这时候姑娘是不能生气的,即使羞得满脸通红也要默默倾听。当两人来到终点后,小伙子立刻策马往回逃跑,姑娘则扬鞭紧追,一边追一边用鞭子抽打对方,小伙子的狼狈模样,往往会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如果哪位姑娘总是鞭下留情,只是在小伙子头上虚晃几下,甚至还眉来眼去的,那八成是姑娘看中这小伙子了。

哈萨克族举行赛马会,一般要提前公布比赛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比赛的马匹要在两、三个月之前进行特别训练。他们有专门相马和驯马的人,可以帮助挑选和训练最好的马去参加比赛。参加比赛的马匹,鬃毛和尾巴必须用各种颜色的布条编起来或绑扎在一起,作为识别标志,赛程一般为20~30公里,骑手都是十几岁的男孩。竞赛时,小骑手俯伏马背,一面催马飞速驰骋,一面替马擦拭眼帘周围的汗水。因为汗水流入马眼,会影响奔驰的速度。赛马开始前,会预先准备好名次号码,并由数人分乘数骑执号等待。第一名骑手来到终点时,由手执第一号的人迅速将号码交给骑手本人,其余皆依次进行,最后骑手们凭号领奖。

进行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活动——叼羊之前,先出场的骑手把已经宰杀的山羊夹在马背与脚膝之间,双手紧握羊的后腿压在马鞍上;对方出场的骑手抓住羊的前腿拽拉,随即叼羊竞赛开始。两人轮番对叼几次之后,双方众骑手蜂拥而上,大家合叼一只羊。最后谁拎起羊冲出包围,将其他人甩在后面,就是得胜者。

更有趣的是他们的摔跤,这是一种力量和技巧的较量,深受哈萨克族人民喜爱。摔跤者的双腿套在各自的一个麻袋里,参加比赛的选手,只能用上肢角逐。这种活动妙趣横生,引人发笑,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遇有空闲,也会随时随地进行。所以哈萨克族男性几乎都是摔跤好手,少年儿童也常以此为娱乐。

“骑马抢布”是哈萨克族年轻人锻炼骑马本领的娱乐活动。活动开始前,必须准备一块长1米左右、颜色为红色或绿色的布。活动开始时,先由一个小伙子拿着布骑马起跑,其他人乘马尾追。前面的人只要被追上,必须迅速将布交给先追上自己的人,然后大家继续追赶第二次拿到布的人,这样连续不断,犹如接力赛一样。参加这种竞赛活动的多是20岁左右的健壮小伙子,个个策马飞奔,跨过河流,越过高山,冲破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险阻,玩到大家尽兴方算结束。

而马上角力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竞赛时将参加竞赛的骑手分成两组,一对对进行角力比赛,谁能将对方揪离马背,并扔在地上,算获胜。比赛时有许多人围观,围观者都希望本部落的选手获胜,不时地为选手呐喊助威,加油鼓劲。阵阵喊声犹如大海中的惊涛骇浪,时高时低,整个竞赛场面热闹非凡。

猜你喜欢

哈萨克族猎鹰骑手
骑手和星星
上班在“狂奔”,保障似“裸奔”——“抢单”的骑手们常常要面对“拖单”的社保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女骑手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猎鹰”9再创历史一级火箭海上着陆回收成功
“猎鹰”9号的复用技术与展望
“猎鹰”9号带来的启示
56个民族56枝花 哈萨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