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泰民族的水源地崇拜比较

2014-12-26农日旭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崇拜水源地

农日旭

摘要:壮族和泰族,对水充满着特殊的感情。他们依靠水源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他们对水源地产生了敬畏心理,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水文化。

关键词:壮泰民族;水源地;崇拜

壮泰民族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和认知。他们对水的感情已从其自然属性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高度。他们相信在江、河、湖泊、水井等水源地有特定的神灵居住,掌管水资源。因此,两族人民在这些水源地举行具有宗教色彩的活动仪式来祭拜司水的神灵,使这些地方披上神圣的外衣,变成了他们的崇拜对象。

一、壮泰民族的水源地崇拜成因

(一)壮族水源地崇拜成因

1、人生礼仪

1.1生育。壮人从孩子尚在母腹中就开始对孩子的保护,他们会举行一系列的仪式来祈祷胎儿的健康。在广西天峨县白定乡,孕妇难产时,家人就会杀猪,请巫公去河边作法祭河,希望腹中的孩子能像河水一样顺利诞生。他们坚信河里流动的活水孕育着生机勃勃的生命。

1.2 婚姻。壮族礼俗,新妇在婚后第一天要为婆家挑水。广西钦州壮族举行完婚礼后要由婆家一年纪稍长且多子的妇女领新娘到家族所饮的水源处,焚香祈祷,并向水中抛洒米和钱币,最后向水源行礼叩谢。其意在家族饮用水源是有灵性的,受到祖先的保护,新妇饮用此处新水会成功孕育新的生命。也表明新娘从此融入婆家,同甘共苦,与亲戚的友谊源远流长。

1.3丧葬。壮族传统观念认为,人死是灵魂离开形体的结果,人的肉体腐烂了,但灵魂依然存在。在壮族的葬礼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买水浴尸。《桂海虞衡志》记载:壮人“亲始死,被发,持瓶瓮,恸哭水滨,掷铜钱、纸钱于水,汲归浴尸,谓之买水。否则,邻里以为不孝。”在壮族人民观念中,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从水中出生,死后返回水中。

2、农业生产

壮人居住的区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典型的稻作文化区,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水稻依赖雨水,遇上旱灾,壮民会举行一系列祈雨仪式。广西南丹县那地壮族为了求雨,要小孩们到泉边、池塘边等水源处,敲响竹筒,引青蛙叫,有青蛙叫则预示下雨,否则无望。在壮族的传统观念中,每一处水源都有神灵,河流、深潭等住着司水的神灵,它们主宰水的枯涌。当神灵高兴时,就会风调雨顺,反之就会导致旱灾。

3、居住环境与生活

中国岭南西部地区,江河纵横,土地肥沃。在崇山峻岭之间或江河两畔,有大小不等的谷地或平峒,壮族村寨便分布在这些谷地之间。进入农耕社会后,壮民在邻近水源的台地上建造干栏房屋,傍水而居。他们开垦两岸的土地,造出片片良田,引来水流,保证粮食的供给。壮人还捕捉江河湖泊里的鱼、蚌、螺等水生物。壮民认为是水中的神灵赠与他们丰裕的物产,因而他们更加敬畏水源,保护好水源。

(二)泰族水源地崇拜成因

1、人生礼仪

1.1分娩。泰族妇女在生完孩子后要连续烤火七天,之后举行离火仪式,由产妇的父母把火熄灭后,将烧剩的碳扔到河水里,目的是让一切邪晦、不详之物都随水流走,保佑产妇的健康。

1.2满月。在泰国,婴儿满月之后要举行剃胎发仪式。仪式前,要先备好洒水用的海螺,待吉辰到,主持人用海螺舀水滴洒到婴儿头上,接着将胎发剃去,然后浴婴。剃下的胎发放在蕉叶做的容器上,放入江中飘走。生命永恒的运动,预示着婴儿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

2、农业生产

泰族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水稻是泰族主要的粮食作物。丰沛的降水使稻作丰产,为人们的生存提供的基本的物质条件,河川因与泰族生产关系紧密联系而受到崇拜。此外,在泰族信仰中,河流或湖泊都有特定的神灵掌握着水流的动静缓急,所以人们对河神极其崇拜。泰国阴历十二月月圆之夜的水灯节就是为了祭祀河神。到水灯节的晚上,人们手持水灯聚集在河边,点燃蜡烛和香,许完愿之后把水灯放在水里,目送它渐渐飘远。祈求河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居住环境与生活

泰族村落的分布具有与其自然环境和地形特点相适应的规律,大部分村落临近江河和湖泊。有的地区居民在溪河或湖岸边,建高脚干栏房屋,具有代表性的曼谷湄南河东面运河上的水上民居,他们傍水而居,富足安定。

水是泰族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他们汲取生活用水,捕捞虾、蟹、鱼等为食。水除了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需要,还有清凉消暑的作用,衍生具有泰族特色的节庆活动,如宋干节和水灯节等。

二、壮泰民族水源地崇拜成因比较

1、重要的人生礼仪都和水源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壮泰两个民族许多人生仪式,虽仪式形式、程序和内容上有所差别,但像壮族的诞生、结婚、丧葬和泰族的产妇分娩和孩子满月等仪式,都与水、水源地有关。这些水源地包括江、河、湖泊、井等地方,这些地方是水的源头,给生命带来积极的佑护力量,所以两族人们对这些地方就怀有崇拜之感。

2、 壮泰是典型的稻作民族,水稻的生长到成熟,都需要水的滋润。水量充沛则粮食丰收,水旱则作物歉收。两族人民在生产过程中认识到水源是他们生产的关键因素,对江河湖海等水滨怀着高度的敬畏。

3、 傍水而居的生存环境。壮泰先民的村落分布呈现出不同风格。但共同的特点是两族人民在选择邻近水源定居。这既能保证人的日常生活用水,同时人又可以从河中捕捞鱼虾等水生动物来丰富物质生活资料。在与水直接接触过程中,对水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和认知,滋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水文化。

结语

虽然处于不同的地域,但是壮泰两个民族对水源地持有高度相似的崇拜。这种崇拜的产生与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等有重要关系,即他们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选择傍水而居。因为水源保证了他们食物的丰收和民族的生息繁衍,他们对水源地怀着深厚的感情,乃至崇拜。

参考文献

[1] 覃圣敏主编. 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M]. 广西: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2] 马健钊,陆上来主编. 粤北壮族风情辑录[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7.

[3] 李昌松. 从壮傣民族人生礼仪看两族水崇拜[J]. 今日南国. 2008(10).

[4] 廖明君. 壮族水崇拜与生殖崇拜[J]. 民间文学研究. 2001(2).

[5] 林秀梅. 中国岭南、泰国的水崇拜之比较[J]. 东南亚纵横. 2006(7).

[6] 覃彩銮. 壮族自然崇拜简论[J]. 广西民族研究. 1990(4).

猜你喜欢

崇拜水源地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我崇拜的那条“龙”
西夏天崇拜研究
我最崇拜的人
我们那一代人都崇拜毛主席
崇拜
招苏台河水源地可利用潜力评价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
古埃及人的圣甲虫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