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旅游商品名称翻译探析

2014-12-26刘娜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馓子可接受性译法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基地科研项目,项目名称:翻译效应学视角下的新疆英译外宣研究(编号:XJEDU010712B01)

作者简介:刘娜,女,汉族,1983年2月,新疆霍城人,昌吉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about Tourist Commodity Words in Xinjiang

(昌吉学院外语系,新疆昌吉831100)

摘要:本文基于范仲英的翻译三原则探讨了新疆旅游商品名称的翻译,将旅游商品分为食品和用品分别举例翻译,旨在让人们通过对旅游商品名称的翻译了解新疆的旅游商品。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ree Principles by Fan Zhongying, this paper try to translate tourist commodity names by food and supplies. It aims to let people know about tourism commodity in Xinjiang.

关键词:翻译三原则,旅游商品

Key Words: translafectology; tourism commodity

一、翻译三原则

新疆对外宣传英译有政治敏感性,文化多元性和意识形态话语多的特点。[1]有学者指出要从译入语的最佳接受角度,研究译文的最佳翻译方法。[2] 在翻译问题上,范仲英指出不失原意即传意性,也就是讲原文的意思用译语重新表达出来,使看不懂原文的读者能通过译文获得原文的信息。(1994;59)译文的可接受性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能否完全理解,译文是否明白易懂……衡量可接受性高低的标准要看译文是否符合译语表达习惯,越接近译语表达习惯,可接受性越高。(1994;66-67)相似性即译文应力求与原文相似。相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即内容相似、形态相似、文体相似及风格相似等。实际上,要使译文在各方面都做到与原文相似是办不到的,只能做到在某些方面相似某些方面部相似。译者在不损害传意性和可接受性原则下,应该争取译文多于原文相似。(1994;73-76)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三原则可以为旅游翻译提供某种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3]

二、旅游商品名称翻译

依据2003年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简称“国标”)[4],新疆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31个亚类、103个基本类型的类型结构。而全国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的类型结构。8大类型结构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可见,新疆旅游资源的类型丰富度极高,为本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面就以旅游商品名称为例探讨新疆旅游词汇的翻译。粗略的将旅游商品分为食品和用品两部分来讨论。

2.1 食品

抓饭目前有的译为pilaf,有的译为Zhua Fan, 还有的地方译为rice which eat with hands, 这几种译法都从某个角度翻译了抓饭,但是笔者认为可以译为pilaf, Xinjiang Style,因为这是新疆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喜爱的一种食物,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食物,但是新疆的抓饭是有其特色的。从词源上看,Pilaf一词源于土耳其语,也受到波斯语,北印度语,梵语的影响,拼写主要借鉴了希腊语。[5]从词源上可以看出这种食物历史悠久,传播广泛。能成为当地饮食的一部分,自然是要符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因此各地的抓饭在名称,配料上都有所不同。例如新疆的抓饭中主要放羊肉,胡萝卜,当然也有素抓饭,即没有肉的抓饭,和甜抓饭,即里面放葡萄干等干果的抓饭。依据范仲英的翻译三原则,要注重译文的传意性、可接受性和相似形, 那么pilaf, Xinjiang Style是比较可取的译文。因为国际通用的对于这种食物的英文名称是Pilaf,但是新疆本地的抓饭又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不妨加上Xinjiang Style,这样对于译文本身就做到了传意性,即用国际通用的表达能让受众了解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从可接受性角度来看,因为Pilaf是国际通用的英文表达,因此是最能被最广大的受众接受的一种译文,新疆的旅游者来自世界各地,可接受性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从相似性角度来讲,做到了内容相似。

类似这种译法的还有烤羊肉串可译为shish Kebab,Xinjiang Style, 因为新疆的烤肉主要用的是羊肉,另外调料主要有孜然,辣椒,芝麻等。拌面也叫拉条子可译为Hand-pulled Noodles with Side Dishes, Xinjiang Style.制作时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加入了各种蔬菜和牛羊肉,是新疆各族群众都喜欢的一种大众面食。首先,新疆拌面的面一根可以有一两米长,但是比牛肉面要粗一些,而且不放蓬灰等添加剂,加适量盐和面,放一阵子后把面拉成细长圆条,其次,拉条子有配菜,把菜倒在面上,拌了吃。

此外,像馓子和粉汤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也没有固定统一的译法。笔者认为馓子可译为Sanzi(Fried Coiled Noodles), Xinjiang Style, 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是汉族,回族,东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食用的一种点心。在新疆,馓子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之一。也是各族人民群众喜爱的食品。新疆的馓子因为一圈圈盘绕成塔状而别具一格,因此,在翻译时,采用了汉语拼音后加注释的方法,因为全国范围内很多地区都有馓子,只是做法略有不同,因此汉语拼音能被广泛接受。其次,由于新疆的馓子会盘成塔状,跟其他地区不同,因此用英文注释清晰明了。再次,由于其独特的做法,为了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馓子,加上Xinjiang Style,就很清楚了。粉汤,Fentang(Bean-starch Jelly Soup),Xinjiang Style. 由于粉汤是回族的食品,除了新疆之外,其他省区也有,只是做法略有不同。因此采用汉语拼音加注释的译法,再加上Xinjiang Style,就比较清楚了。

大盘鸡也有几个不同的译法,笔者认为可译为Chicken with Potatoes in big plate,这个译法用了主料加辅料的方法翻译。大盘鸡是新疆的特色菜肴,主要用料为鸡块和土豆块,煮熟后盛在大盘里,因此,出于外宣的考虑,主料加辅料的译法遵循了传意性原则,让人看到菜名就知道主要配料,也遵循了可接受性原则,土豆和鸡这两种配料都是被世界大多数地区的人们接受的,同时,也遵循了相似性原则即内容相似。

再如九碗三行子可译为Nine Bowls in Three Rows,这个译法比较统一。这是回族正宗的宴席,宴席上的菜,全部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并要把九只碗菜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这样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成三行,故名“九碗三行”。“九碗三行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只是一道简单的菜肴,如果取掉中间的水菜,再仔细看就是一个回族的“回”字,九在回族人的心目中,是个吉利的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现在的“九碗三行子”已融入了各民族饮食的特点,但不管怎样变,菜肴的内容花样怎样翻新,这道美味佳肴的摆法永远都没有改变过,人们吃的是秀色可餐的菜肴,品的却是其乐融融的文化。因此,出于外宣的考虑,这个翻译遵循了传意性的原则,即告诉读者这道菜有九只碗摆三排,也遵循了可接受性原则,碗是绝大多数地区都使用的餐具,让人一目了然,至于相似性原则,这里遵循了与中文的内容相似,也遵循了形态相似。

新疆的特色食品还有很多,在这里举着几个例子想说明新疆的食品翻译可以遵循范仲英的翻译三原则,即传意性,可接受性和相似性。译文要让读者知道是怎样的食物,同时易于接受,愿意品尝,还要尽可能的尊重原文的内涵意义。

2.2 用品

新疆的旅游商品中用品很多,限于篇幅再次探讨艾德莱丝绸和鹰笛的译法。

艾德莱丝绸目前有用维吾尔语发音翻译的,也有用汉语拼音翻译的,笔者认为可以用它的制作工艺来翻译,可译为The Tie-dye Silk,Xinjiang Style这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特产品,艾德莱丝绸的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有人说是巴旦木纹,梳子纹以及民族乐器的变形纹样。人们对丝绸并不陌生,但是艾德莱丝绸独特的图案纹样是人们不熟悉的。艾德莱斯是扎染的意思。根据设计图案的效果,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图案的一种印花方法。也可将成形的服装直接扎染。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它既可以染成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稚拙古朴,新颖别致。因此这个翻译用英文诠释了制作工艺,遵循了传意性的原则,扎染工艺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历史悠久,译文选取工艺方式遵循了可接受性原则,丝绸是大家熟悉的,扎染工艺也是广为人知的,可是只有看到美丽的艾德莱丝绸才能知道它的图案纹样,因此对于丝绸的爱好者来说,一种新的丝绸是有吸引力的。这个译文遵循了相似性的原则,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和制作工艺上保持了相似性。

还有民族乐器,以塔吉克族的鹰笛为例,有人译为Eagles Flute, 笔者认为可译为Eagles wing bone Flute,它是由鹰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常用于独奏。是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古老的乐器。传统的鹰笛都成双成对,塔吉克族人民常用一只 鹰的一对翅膀骨,做成两支左右相衬,大小和开孔完全一致的一对鹰笛,吹奏起来,音调也完全相同,好像一对孪生娃娃,颇富民族风采。由于目前还能使用的鹰笛只有塔吉克族的鹰笛了,藏族的鹰笛已经失传,因此从外宣角度看,能够清晰明了的从名称上介绍鹰笛十分重要,该译文做到了传意,并且具有可接受性,而且跟原文有相似性。

总之,范仲英提出的翻译三原则有助于旅游商品名称的翻译,这样才能够清晰明了的推介这些商品。

三、小结

旅游商品对于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旅游商品名称的翻译对于英译外宣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因此从不同角度探讨旅游商品的英译是必要的,本文以范仲英的翻译三原则为理论指导,探讨了部分旅游商品中食品和用品的翻译,旨在为新疆的英译外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为让更多人正确的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谢旭升. 新疆对外宣传英译特点与问题探讨[J]. 语言与翻译,2003,03:54-56.

[2] 刘瑞强,贺继宗. 翻译效应学的范畴[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222-225.

[3]范仲英.使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4]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财务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PT18972-200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5]Harper, Douglas.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Retrieved 5 June 2012.

猜你喜欢

馓子可接受性译法
法律论证理论对提高裁判可接受性的启示——基于“昆仑燃气公司案”的分析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注重裁判理由的可接受性——“寄血验子”案的法律解释分析
常吃常香常想的“馓子”
山河故人,不过一碗馓子茶
山河故人,不过一碗馓子茶
山河故人,不过一碗馓子茶
论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冗余与亏空——兼驳“同案同判”与“裁判可接受性”
判决书叙事修辞的可接受性分析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