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题探究式学习
2014-12-26王钰
王钰
摘 要:就新的课程标准而言,其所要求的教学目标、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与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都有了较大的改变。而作为学科教师而言,在这样的条件下就需要积极的根据实际情况来顺应新课标的要求,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主题探究式;教学
在当下的我国,教育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主题式的教学作为适应新的课程发展需要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就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而言,对一般的中学而言,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该学科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苦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全面知识的掌握,这样的原因是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所以学习中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1]。
一、主题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意义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实施的进行,这对教学的要求有了根本的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也是需要随之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就目前而言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解放方面的要求会变得越来越多。教学的主体早已不再是教师,学生的主人公地位越来越明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新课标的主要要求就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学习的过程当中。而在这样的需求的带动下,利用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历史知识和生活情景、学生的经验相结合,来全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很有必要的[2]。
二、主题探究式的学习模
式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主题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主题式的教学方式就是在传统说教性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多媒体元素,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激发兴趣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主题探究式学习其主要的形式和内涵就是在教师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对教材、学生的把握来确立一个比较明确的主题,以这个主题来展开并进行相应的教师教学的活动和学生学习的活动。将实际的场景、主题与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这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可以被叫做主题式探究学习活动。主题探究式学习活动或者是主题式的教学活动是通过为所有的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进行实际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将一些琐碎的、零散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而这样的整合是为主题的形成做准备的,将零散、繁杂的知识系统化往往也是中学历史实际教学其所需要的[3]。与此同时,在主题式的历史教学活动中,一些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比较多的,因此在主题式探究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也很好地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某些特征。教学活动在主题探究式学习的配合下,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所构建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充分地调动学习积极性,而这样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主题探究式学习模式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在实际的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实施主题探究式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实际教学而言主题探究式学习一般包括这样几个步骤:创建主题—提出问题—展开教学—知识的运用—拓展,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环境的进行动态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为中学历史知识其中含有很多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也可能是考试的重点。通过这样的主题探究式学习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在学生进行历史知識的复习时,教师也要做到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历史思维,指导其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而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些问题归结成一个主题,进行知识重组、整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综上所述,主题探究式的历史学习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有具很大的帮助。对中学的历史教师而言,利用主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学生学习的方式真正做到了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这种知识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银少华.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主题探究摭谈[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4(02):75—76.
[2]林景和.福州市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02):20—24.
[3]吴会芳.主题式教学法提升陶瓷英语文化认知的行动研究[J].老区建设,2013(24):58—60.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