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术教学中架起学生通向“生活世界”的桥梁

2014-12-26徐梦雅

求知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生活世界生活化美术

徐梦雅

目前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性与多样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儿童综合发展的需要,虽然在教材内容方面做了改革、在校本教研中开发了新的教学资源,但是实施的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难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情感共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家庭的原因、社会的深层次原因等。要想真正实现美术教学从“学科”本位转移到以“学生”为主,唯有将美术教学置于五彩缤纷的社会、家庭、学习大环境中,让学生在鲜活多彩的生活中学习美术,才是我们当前优化美术教学的必由之路。

一 、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美术教学生活化

情境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关键,在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生活与美术的联系、激活学生对美术的情感认同,调动起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精心创设新奇鲜活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置于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运用慧眼,捕捉学生身边的细微小事,瞄准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不断开发出富有价值的情境教学资源。如在“我也能做鞋”一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我是鞋店小老板”的生活情境。这种全新的生活经验,不一样的课堂感受,富有创造性地完成了欣赏评价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致盎然,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可谓印象深刻,效果显著。

二、课堂内外活动相结合,使课堂美术教学生活化

课外生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尤其是美术学科,很多的灵感与创作都来自于课外的观察。因此,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融合,让学生走出教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更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高年级教学中,我经常安排“我是校园小画家”的展示活动,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有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去描绘美丽的校园,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在活动中产生了对美丽校园美好的情感,生成了借助手中的画笔来表达内心美好事物的愿望。

三、优化策略措施,设计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活动

让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体会美术来源于生活,需要我们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通过开展一些能突显学生内心喜好而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活动,从而不断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受生活。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诸多方面去实施。

1.作品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生活材料进行作品制作,让学生在富有生机的情境中体会作品的创意完全是来自于生活的,也只有来自于生活的灵感才最能打动人的内心。例如:“糖果展销会”“纸拖鞋展览”“软陶饰品店”“服装设计表演”等活动。借助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催生了学生对美术作品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2.制作画册

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书籍,将作品装帧,按照自己的喜好将作品装订成富有个性色彩的画册,并相互交流,在班级交流中说说自己的创意源泉来自于哪里,从而加深学生理解“生活才是自己创作的源头活水,富有生活色彩的作品才会让人感到亲切真实”。

3.开展“美术与社会”的调查实践活动

生活是美术发芽的土壤,艺术在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这需要我们不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巧于利用生活中的美术资源。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走进社会,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激活学生对生活中蕴含的美的感知,激发他们表现美的冲动。如引导学生去观察城市建筑,通过写生、想象创作等表现调查结果。学生在调查中,亲身经历时代发展的脉搏,与社会的声音一起跳动,感受时代发展的音符,这些日新月异的變化以及人文思想的洗礼无不让学生在幼小的心田发生着对文化品位和视觉审美的提升。

4.开展电脑美术的学习活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同样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参与。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书本与现代媒体融合起来,将生活化元素引进美术课堂,从而达到强化美术教学的效果。如教学“我设计的衣服”一课,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五彩缤纷的服装,让学生欣赏各种服装款式和图案。多媒体大屏幕展现的画面色彩鲜艳、曼妙独特,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连文字也富有诗意,让学生享受在美妙的境界中。

总之,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本领,培养学生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超越课堂,在生活的海洋中天马行空,学会表达、学会创新,享受创造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想要在学生的“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学生搭建顺畅的梯道,还需要我们广大美术教师进一步的探索,可谓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世界生活化美术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马克思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径
2016年,转向“生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