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校集团化”办学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以南昌地区为例

2014-12-26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集团化南昌名校

王 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38)

“名校集团化”办学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以南昌地区为例

王 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38)

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是对传统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为广大的受教育者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在简要陈述“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背景、模式的基础上,以南昌地区义务教育为例,重点分析“名校集团化”办学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有助于促进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集团化办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名校集团化”办学具有规模化、品牌化优势。“名校”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名校与弱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其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的办学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

一、“名校集团化”办学概述

(一)“名校集团化”办学的背景

追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如何有效地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挖掘潜在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当前,“择校热”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顽症,为了让孩子能够到“名校”就读,家长纷纷迁户口、买房子、托关系,这种现象加剧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分化,是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的最为直接表现。“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就是以名校为核心,将名校的品牌、管理、理念、教师以及其它各种教育资源进行输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使名校教育呈现出大众化、平民化的发展趋势,让更多的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1]。

(二)“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模式

“名校集团化”办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体现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架构图如下:

图1 “名校集团化”办学各利益相关者关系架构图

由图1可以看出,“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下,作为名校的集团母体学校与各个成员学校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为更多社区的孩子提供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出现了多种有效的模式,比如,连锁式、加盟式等等。就义务教育来说,比较成熟的办学模式主要有“名校+弱校”、“名校+私立学校”、“名校+新校”等多种办学模式。这些办学模式虽然在合作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但都主要是利用名校的品牌、资源优势,来提升弱势学校的教学质量、品牌影响力的。这种低成本、小风险、高收益的办学模式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南昌地区“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探索

近年来,南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日新月异。为了满足区域内居民子女受教育的需求,南昌地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义务教育体系逐渐趋于完善。比如,小学教育阶段,南昌外国语百树学校就是由南昌外国语学校与百树学校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组建而成的,是比较典型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开创了南昌地区首例公办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联合办学的“先河”,有效地缓解了南昌外国语学校报考人数与招生名额之间的矛盾;而初中教育阶段,南昌二中、二十二中以及四中三校联合办学,组成的初中教育集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三所学校资源共享:教学理念达成共识、课程教学成果共享以及师资力量共用等等。教育集团的成立,市民可以选择任何一所学校就读,切实缓解了当前初中教育的“择校热”,促进了初中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和教育的均衡发展。然而,由于南昌地区名校资源非常有限,广大的家长又争相将孩子送往名校学习,致使名校出现了大量的“超大班级”,这样既给学校的日常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必须要结合南昌地区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加大“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力度,以拓宽优质资源覆盖面,这是对义务教育公平化的有益探索,其在促进南昌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名校集团化”办学促进了义务教育公平目标实现

教育的权利、基本的教育人权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名校集团化”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从南昌地区教育主管机构倡导“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初衷来看,主要是通过实施教育“集聚化”发展模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该种办学模式下,通过将一些知名度较小、教学资源匮乏的学校纳入“名校集团”,有效地扩大了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惠及面,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解决长期存在的“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现象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以南昌地区为例,采取“名校+弱校”的“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可以让更多地孩子享受到传统名校的优质教育,实现了优质教育公平化与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良性互动。南昌二中、四中、二十二中三校联合组建的初中教育集团,共设54个初中教学班级,通过采取联合备课、联合调研、成员学校之间教师交流任教的方式,使所有的成员学校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优质名校”。“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为各个阶层公民的孩子都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就学机会,让更多的平民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不仅提升了区域范围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了义务教育公平化目标的实现,而且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可以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落实基础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这也应该成为各级政府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首要目标。

(二)“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对于广大的学生来说,拥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只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直接表现,而教育结果公平才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南昌地区通过实施“名校集团化”教育模式,优化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资源,采取委托管理、联合办学、资产下放、举办分校等诸多形式,对洪都大道区域、塘山区域、红谷滩新区等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逐步建立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完备的教育价值链,不同教育阶段的衔接管理被理顺,名校所拥有的师资力量、管理资源等向集团内部其它学校转移,从而使广大的受教育者拥有了同样的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的机会,最大限度地确保本地区优秀的生源不会流失。而从提升区域教育知名度、教育质量的角度来看,“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增加了区域范围内名校的“数量”,这对于提高整个地区义务教育的质量、品牌知名度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之,“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采取将名校教育资源向其它学校转移的方式,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优化、配置,以促进不同的学生个体接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了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由于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其在促进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名校集团化”办学推进了办学体制创新。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实施的是“免费”教育,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后,打破了传统的仅仅由公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体制。“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各个学校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教学责任。为了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集团内部各个学校纷纷利用名校品牌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独到的管理经验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办学形式更为灵活、办学理念更为先进。

其次,“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利用名校资源优势、品牌知名度,盘活了基础教育资源,促进了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模式的创新。与其它办学模式相比,“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具有风险较小、办学成本较低的特点,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成长速度、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增值。事实上,从南昌市现有的民办中小学的发展来看,大部分都通过与公办“名校”进行“联姻”才实现了学校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品牌知名度,而对于“名校”来说,利用“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规模化效应,也为名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平台。通过对“集团”内部各个学校资源的整合,“名校”拥有了新的资源,从而有助于“名校”品牌知名度、核心竞争力地持续提升。可以说,通过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产生了“1+1>2”的办学效益,增加了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量。

最后,“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了学校管理机制的创新。从南昌地区“名校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来看,基本上都采取的是“名校+私校”(比如,百树学校)或者是“名校+弱校”(比如,南昌二中、四中、二十二中联合办学)的发展模式,无论是私校还是弱校,在管理经验上、师资力量上以及教育资源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实施“名校集团化”发展模式以后,成功地实现了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的扩张,而且“集团化”办学理念也融入了更多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运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理念创新学校管理,使得各个学校的管理更加标准化、制度化、专业化、现代化,与当前对基础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要求紧密相符。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优秀的、公共的教育资源惠及所有的受教育者,以满足当前社会公众对义务教育动态优质均衡的需求。

三、“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面临的发展困境及发展对策

(一)“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面临的发展困境

“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北京、杭州等地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在促进义务教育平民化、公平化方面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虽然,南昌地区“名校集团化”办学仍然处于尝试阶段,但是效果比较理想,有力地促进了南昌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然而,由于“名校集团化”的办学模式是对传统办学模式的一种变革,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首先,名校“资源稀释”现象比较严重。名校资源的输出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集团化办学”模式大多采取由名校输送部分优秀教师到弱势学校、弱势学校派送教师到名校学习的运营模式,这就导致教育资源难以真正地实现“公平共享”,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义务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因此,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名校教学质量下降、弱校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现象[3]。其次,机制创新存在问题。不可否认,名校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但是,实施集团化办学以后,名校管理者是否能够成功地输出已有的管理经验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名校、弱校之间各自为政,就很难形成合力。由于“名校集团化”办学方式涉及到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主体,必须要运用体制、制度进行约束管理,才能够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的关系,促进“集团”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最后,“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也弱化了学校的传统特色。比如,一些弱校或许整体学业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在艺术、体育等某些学科领域可能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纳入“名校集团化”管理体制以后,这些学校的固有特色就会被严重地同化,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促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发展的对策

要切实发挥“名校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平衡的发展则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关的措施:

1.健全“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

义务教育“集团化”发展最为主要的资源就是师资力量,因此,在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时,要遵循教育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探索实施现代化的人才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健全“名校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名校资源”的输出,并不是简单地将名校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拿出来搞平衡,而是要利用名校的管理经验、独到的教育经验、雄厚的师资力量去带动、同化弱校的发展,使弱校通过积极地学习、交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为孩子提供与名校同等的教育。“名校集团化”发展模式下,要处理好规模与效益、质量与速度、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4]。由于“名校”师资力量的输出必然会对学校的教学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为了保证名校的教学质量,名校可以利用自己建立的品牌优势从“集团”外部引进优秀的教师到校任教,然后,再进行二次输送,将优质的师资力量向集团内部的弱校输送,通过采取这种“梯度转移”的方式,最终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名校、弱校师资力量均衡的目标。

2.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机制

制度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制度上的问题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最根本的还是源自于制度、政策问题。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深入调研,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从制度上为“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保驾护航,推动“名校”的优质资源向弱校转移,通过实施政策调整、制度安排增进义务教育公平,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名校与弱校之间的均衡发展[5]。

3.有选择地进行融合

对于弱校来说,要主动学习、吸收名校的文化精华。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必然有其独到的过人之处。集团内部其它弱校要积极学习名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革、创新,建立适合学校自身的教学模式。一是要提升学校教师的学习动力。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之本,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因此,“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弱校要将教师的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努力从“内因”上增强学校的教育底蕴。二是保持学校固有的特色。“名校集团化”教学模式并不是要实现义务教育的趋同化,而是在保持个性、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集团学校要利用后发优势,确定教育切入口,在保持传统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

四、结束语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也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的战略选择。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推动义务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论是校际之间的横向联合,还是不同层面上的纵向联合,都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还具有了规模化办学的特点,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实现基础教育公平化、让更多地受教育者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同时,还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探索。

[1]孙德芳.试析名校集团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杭州名校集团化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9):8-10.

[2]贺武华.杭州名校集团化政策过程分析——基于政策精英理性主导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5):18-20.

[3]俞晓东.名校集团化办学:新形势下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J].教学科学研究,2006(2):21-22.

[4]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0(1):3-5.

[5]范先佐,郭清扬,赵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学点的建设[J].教育研究,2011(9):34-35.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Collectivization of Famous Schools o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the Com pulsory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Nanchang Area

Wang Zhen
(Ji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8,P.R.China)

It is the good exploration for the changes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implementing the elite group mode in the stage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It is able to providemore fair opportunities for the students to accept the education.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er briefly states the background and modes of the elite group mode.On the basis of this,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elite group mode o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The elite group mode is helpful to promp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air objective,prompt the education quality and prompt the changes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education collectivization;compulsory education;balanced development

G620

A

1007-3558(2014)04-0104-04

2014-06-04

王珍(197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黄建华)

猜你喜欢

集团化南昌名校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名校介绍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南昌护桥记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