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胃癌患者的术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2014-12-25陈章胜欧阳振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癌变排空分支

陈章胜 欧阳振福

(1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塘村医院 赣州342100;2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人民医院 赣州342100)

胃癌作为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早期胃癌生存率为86.0%~100.0%,但进展期生存率仅为12.6%~34.1%。早期胃癌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各种术式应用效果不一。本文以7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术式选择与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7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29 例;年龄 30~68岁,平均年龄(48.0±2.4)岁;高分化癌变8例,中分化癌变28例,低分化癌变34例;黏膜下层癌变25例,凹陷型癌变21例,黏膜内癌变10例,隆起型癌变8例,平坦型癌变6例;肿瘤直径为0.5~4.6 cm,平均直径为(2.4±0.9)cm。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胃镜活检确诊,临床症状均符合早期胃癌临床诊断标准[1]。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行胃部分切除术治疗:选取上腹部正中部位做切口,逐层分离腹部组织后到达肿瘤病灶区域,术中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肝脏分支、幽门分支及前后干支,于肿瘤上缘5 cm部位至距幽门3 cm部位切除胃体,清扫胃周边淋巴组织,保证清除彻底,最后行胃残端吻合处理。B组行远端胃切除术:全麻后患者取仰卧体位,选取上腹部正中部位做切口,探查腹腔后托起脾脏,并用棉垫塞于脾脏后外侧,以免发生牵拉损伤,依次清除淋巴结,切断十二指肠后清除肝脏总动脉周围淋巴结,行远侧胃次全切除术,重建肠道,做吻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排空能力、胆囊收缩能力恢复效果(术后口服乙酰氨基酚,取血行乙酰氨基酚血液浓度检查,评估胃排空性;禁食后计算胆囊最大断面面积与脂肪餐后面积比值[2],评价胆囊收缩功能),术后6个月评定BMI指数;随访3年比较两组生存率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记作(±S)形式,计数资料记作%形式,分别行t、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胃排空功能比较 A组患者术后胃排空功能明显优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胃排空功能比较 (±S) μg/mL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胃排空功能比较 (±S) μg/mL

组别 n 15 min 30 min 45 min 60 min A组B组tP 35 35--3.1±1.2 20.3±12.4-8.17<0.05 5.2±2.0 18.3±10.2-7.46<0.05 7.4±2.6 18.5±12.6-5.10<0.05 9.5±6.4 18.5±6.8-5.70<0.05

2.2 两组术后胆囊收缩性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A组患者手术半小时后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优于B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胆囊收缩性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S) %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胆囊收缩性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S) %

组别 n 15 min 30 min 45 min 60 min A组B组tP 35 35--40.5±5.8 42.6±6.2-1.46>0.05 42.5±8.5 45.6±8.9-1.49>0.05 40.8±4.5 26.8±7.4-9.56<0.05 40.7±5.2 20.6±7.2 13.39<0.05

2.3 两组术后BMI指标比较 A组术后6个月BMI指数为(20.8±2.9)kg/m2,B 组患者 BMI指数为(17.5±2.5)kg/m2,A组BMI指数明显高于 B组(t=5.10,P<0.05)。

2.4 随访结果 术后3年A组生存率为94.3%(33/35),B组生存率为91.4%(32/35),两组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A 组术后复发率为 2.9%(1/35),B 组复发率为 5.7%(2/35),两组复发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07,P>0.05)。

3 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适应证广,受胃癌病变范围、病灶直径大小及病灶类型等因素影响不大[3]。胃部分切除术实施过程中需要先于上腹部正中部位做切口,逐层分离腹部组织后到达肿瘤病灶区域,该操作环节要求规范处理切口组织,且参照逐层分离的原则,科学处理切口组织有助于术后切口缝合处理,还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术中还需要在实施胃部分切除操作前保留迷走神经腹腔分支、幽门分支、肝脏分支等神经组织,该种处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腹腔中幽门部位、肝脏周边神经系统功能,这有助于术后患者胃排空功能的恢复及胆囊收缩性保留。此外胃部分切除术实施过程中在保留迷走神经腹腔分支、肝脏分支、幽门分支及前后干支后,于肿瘤上缘5 cm部位至距幽门3 cm部位切除胃体,彻底清除胃周边淋巴组织,这种处理方式是降低术后癌症复发的关键。本次研究发现,A组患者经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后胃排空能力检测中乙酰氨基酚血液浓度明显低于B组,术后胆囊收缩性较强,术后BMI指数较高;随访3年复发率仅为2.9%,近期疗效与远期效果均有保证。综上所述,与远端胃切除术相比,胃部分切除术可以保留较为完整的消化功能,且复发率低,预后效果极佳,具有显著的长远应用价值。

[1]刘爱军,彭海,王立国,等.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及术式选择[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12):1 452-1 454

[2]余佩武,罗华星.胃癌微创外科治疗的现状与进展[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5):321-324

[3]张玉东,姜凤娣,顾凯.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0):59-60

猜你喜欢

癌变排空分支
巧分支与枝
一类拟齐次多项式中心的极限环分支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60例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