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研究*

2014-12-25

关键词:农村居民全局安徽省

丁 静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036)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徽省是地处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大省,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目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返乡就业的现象,据2013年一季度安徽省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外出从业人员地域分布向省内及周边地区转移,由于农村人力资源自身的综合状况对其转移就业起着较大的影响。Stephan认为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状况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方向[1]。且较多数量的农村人力资源对于区域间的竞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徽省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拥有富有竞争力的农村人力资源是自身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进行研究。现阶段,我国对于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分为宏观(国际或国家人力资源竞争力)、中观(区域或产业人力资源竞争力)和微观(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3个层面,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人力资源竞争力,没有对某一区域中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进行探讨,且人力资源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侧重于静态分析,没有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不能动态反映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本文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观察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竞争水平在每一年的变化,对其进行动态分析。

一、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

全局主成分分析是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加入时间序列,将各年份时序立体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统一的主成分子空间。原理如下:设K是一组按时序排列的平面数据表序列,所有的数据表具有完全同名的样本点和完全同名的变量指标,即有 K={Xt∈Rn×m,t=1,2,…,T},其中Xt(t=1,2,…,T)均以e1,e2,…,en为样本点,以x1,x2,…,xm为变量指标,在t时刻数据表Xt中,样本点e1,e2,…,en的取值分别为et1,et2,…,etn,则t时刻的样本群点为:Nti={eti,i=1,2,…,n},Ni= ∪Tt=1Nti为全局样本群点,全局数据表的中心为,其中pti是t时刻样本点eti的权重,并且满足对于 K={Xt∈Rn×m,t=1,2,…,T},可以求得总体水平的时间序列为g1,g2,…,gT[2-3]。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标选择上,不同的学者有各自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提出了评价国家竞争力的八大要素,其中对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研究[4]。Douglas Webster和Larissa Muller从劳动参与率、技术与教育、教育设施与课程、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的匹配、工资与用工制度5个方面进行评价[5]。张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力资源强国报告》中从人力资源开发存量、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人力资源开发潜力、人力资源开发贡献、人力资源开发负债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6]。李宝元构建了包括人力资源经济支撑力、人力资源教育开发力、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力和人力资源健康保障力等4个维度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7]。

但是,目前国内关于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标的设计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且没有学者专门研究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考虑到省份之间的可比性,本文共设置了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即目标层、要素层和变量层,如表1所示。目标层指标为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本文认为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是指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段内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投入、环境等因素呈现出来的综合水平,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选择与中部地区的其他5个省份,即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相比,来分析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竞争力。要素层指标分为4个,分别为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投入和人力资源环境。首先,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该区域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数量体现了某一地区人力资源的总量及其结构,变量包括乡村人口(人口规模)、乡村人口15—64岁人口比例(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乡村就业人员(就业人员规模)。其次,只有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力资源,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变量包括15岁及以上人口中非文盲人口比重(文化素质)、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所占的比重(高素质人力资源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教育水平)。再次,人力资源综合水平的发展提升与人力资源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变量包括人均教育支出(政府教育投入)、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政府医疗卫生投入)、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政府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个人教育投入)、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个人医疗保健投入)。最后,环境对一个区域人力资源的培养、吸引和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节区域内人力资源的量和质来改变区域人力资源的综合水平,变量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区域发展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收入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消费水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居住环境)、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医疗服务水平)、农村居民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通信条件)。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可比性,这些变量大部分采用人均或相对指标。

表1 评价指标体系

三、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来自于2008年至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的统计年鉴。

(一)数据有效性检验

把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时序立体数据导入SPSS18.0软件标准化处理后,结果如下:KMO=0.713>0.5,表明各指标之间有较多的共同因素。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分布为900.877,自由度为136,显著性为0.000<0.05,可以拒绝原假设,表示数据适合GPCA研究方法。

(二)提取主成分

通过检验后,利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特征值>1的原则提取出4个主成分,建立全局主成分载荷矩阵,并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得到各全局主成分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见表2),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584%,说明这4个主成分保留了原来指标的绝大多数信息,可以用来代表原来的17个指标。

根据旋转变换后的全局主成分载荷矩阵,见表3,从中可以看出:第一全局主成分中,载荷较大的是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所占的比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教育支出、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这些指标涵盖了政府投入、医疗、经济、通信、文化等多个方面,所以将其命名为“发展实力”。第二全局主成分中,载荷较大的是乡村人口、乡村就业人员、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都是关系人口状况和居民个人教育投入的,从而可以把第二全局主成分命名为“人口状况”。第三全局主成分中,载荷较大的是平均受教育年限、15岁及以上人口中非文盲人口比重、乡村人口15—64岁人口比例,都是和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相关的。所以将其命名为“劳动者素质”。第四全局主成分中,载荷较大的是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反映的是农村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因此,可以命名为“基础设施”。

表2 全局主成分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

表3 旋转后的全局主成分载荷矩阵

(三)计算综合得分

利用SPSS18.0软件,分别计算出各省的4个全局主成分的得分,然后以4个全局主成分各自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分别乘以4个全局主成分的得分并求和,建立全局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F=0.46563F1+0.16838F2+0.16446F3+0.10736F4由SPSS18.0软件计算出了2007年至2011年我国中部地区6个省份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竞争力水平得分及排名,见表4。

1.时间层面

从综合得分来看,由于所有数据都是标准化后的数据,若综合得分为0,表明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处于平均水平,得分越高,竞争力越强。表中6个省份后一年度的综合得分均高于前一年度,与2007年相比,2011年的综合得分都有了较大的增长,这体现了2007年至2011年间,我国中部地区6个省份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5年间,2011年的综合得分增幅最大,可以看出2010年后中部地区各省农村人力资源综合水平的提升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安徽省在5年中仅有2年的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即综合得分大于0),说明安徽省综合竞争力状况虽然处于上升的趋势,但发展相对还较为缓慢。

表4 2007-2011年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从各个全局主成分来看(见表5),安徽省发展实力主成分得分是逐年递增的,且每年的增幅较大,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全局主成分中载荷较大的各指标,在这5年中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增速明显。如安徽省2007年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为106.92元,2008年为169.27元,至2011年增加到了464.53元。这体现了近年来安徽省的发展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针对农村的劳动力,政府和个人的投入越来越大,整个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安徽省人口状况主成分得分先上升后下降,其得分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第二主成分上载荷较大的指标乡村人口的数值大于乡村就业人员的数值,且指标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在第二主成分上载荷为负。2008年以后,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徽省乡村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减速逐渐增大,同时这几年内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一直增加,而乡村就业人员增加的幅度平缓。安徽省劳动者素质主成分得分先上升后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安徽省在第三全局主成分上载荷较大的乡村人口15—64岁人口比例、15岁及以上人口中非文盲人口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3个指标在2010年之前是逐年增加的,体现为人口总量中劳动年龄人口、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都在不断增长。但是2010年以后,随着安徽省农村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开始下降,2011年安徽省乡村人口15—64岁人口比例为68.47%,比上年减少了0.44个百分点。安徽省基础设施主成分得分由2007年的0.8755下降到2008年的0.73677,2010年又上升到0.9115,最后2011年下降到0.4607,这主要是因为在第四全局主成分上,载荷较大的指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的载荷为负,且绝对值最大,虽然2007年至2011年间,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两个指标都是逐年增加的,但是两者增长的幅度是不同的。

表5 2007-2011年安徽省各全局主成分得分

2.空间层面

每一年份,6个省份的综合得分都有一定的差异,2011年,河南省综合得分仍为安徽省的两倍多,体现了中部地区各省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这些差距一直都没有得到缩小。6省中得分最高的是河南省,连续5年得分值均居于首位,且有4年的得分为正值,和排名第二位的山西省得分差距较大,体现了5年来河南省在中部地区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具有明显优势。山西省紧跟其后,5年来综合竞争力水平平稳增长,和排名第三位的省份得分差距有增大的趋势。湖北、湖南两省基本保持在中游位置,湖北省自2010年起缓慢提升到第三位,两省综合得分相差不大,竞争激烈。而安徽和江西两省,在5年中得分值均居于落后位置,说明安徽省整体的竞争力仍然偏弱。

根据2011年6省的综合得分,从各个全局主成分来看(见表6),发展实力主成分上得分较高的是湖北省和安徽省,但6省间差距不大,均为正值。安徽省位于第二位,揭示了安徽省虽然目前在中部地区的竞争力还是相对较为落后的,但由于其发展实力较好,提升的潜力很大。从发展实力主成分所涵盖的指标来看,安徽省在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两项指标上,均处于6省第一,而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所占的比重、农村居民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三项指标上,均位于6省最后,在人均教育支出、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四项指标上,均位于中下游的位置,说明安徽省农村居民医疗保健的意识较强,但是总体经济水平落后,教育投入不足,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缺乏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人口状况主成分上河南省的优势非常明显,为1.9762,湖南省仅为0.1602,而山西、江西、安徽、湖北在第二全局主成分上全为负值,河南省和其余5省的差距较大。从人口状况主成分所涵盖的指标来看,河南省在乡村人口、乡村就业人员两项指标上均处于6省第一,由于河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乡村人口众多,人口状况优势奠定了综合竞争力优势。安徽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虽然乡村人口规模要低于河南省,但由于数量较多,对安徽省未来的整体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劳动者素质主成分上得分最高的是山西省,为1.0255,在平均受教育年限、15岁及以上人口中非文盲人口比重、乡村人口15—64岁人口比例指标上均居6省第一,而安徽省在这方面的综合水平很低,处于6省最后的位置,体现了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所以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育。在基础设施主成分上得分较高的是山西省和河南省,分别为1.7342和0.7829,山西省和河南省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这一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但是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最少,而安徽省在这两方面都处于6省中下游的位置,所以政府应完善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活环境。

表6 2011年中部地区各全局主成分得分

总体而言,我国中部地区6个省份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状况呈现越来越好的发展势头,竞争力水平越来越强。但是安徽省在6省中的发展相对较弱,这种差异性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投入、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基础设施等各方面。

四、提升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对策

(一)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发展能起到促进的作用,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会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劳动者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在教育上的投入也增大,这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使低层次人力资源转化为高层次人力资源。反过来,人力资源的发展又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Hamish G.H.Elliott通过实际数据分析出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8]。近年来,虽然安徽省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人均教育支出相对较低,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也较低,2011年比重仅为3.69%,且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由本就不够富裕的基层政府财政承担,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9]。这些都导致了安徽省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安徽省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改变农村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逐步实现教育的均等化。由于当前在教育投入上对于财政性投资的依赖较大,2011年安徽省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收入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77.84%,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占0.67%,社会捐赠经费占0.25%,事业收入占19.08%,其他教育经费为2.16%[10]。安徽省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缓解教育经费不足。其次,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学历教育与短期职业培训并重。在培训内容上,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岗位培训,增强培养人才的实用性。考虑到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还要加强对农民农业技术技能和意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培训模式上,创新培训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通过发展信息化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考虑到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较低,政府要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

(二)完善人力资源环境

安徽省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落后,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资源投入向城市倾斜,如农村的医疗设备较为落后,卫生人员总量不足,高层次的医护人员难以引进,优秀医护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安徽省要加强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通信、交通等方面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尽早实现所有的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建立沟通城乡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尽早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状况,实行人畜分离建养殖小区和垃圾集中处理,建立县、镇、村三级信息服务平台,使农民能及时地获得外部的各种信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完善农村医疗设施,在就业、收入、职称等方面制定鼓励措施,引导医疗人员向农村流动。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的工资水平与福利待遇,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对卫生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农村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要加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表现为覆盖面窄,保障水平较低,2011年安徽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仅为6.52%,人均保障金额1 295.52元,安徽省应依据农民基本生活支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地方财政等因素客观地制定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同状况进行分类,切实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参合率为98.7%,安徽省要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经费投入,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同时要积极发展医疗救助等不同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点在于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安徽省应根据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个人状况,分档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缴费方式,考虑到农民较低的收入水平,政府可给予一定的资金加以扶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到城市工作、生活,根据这一特征,可提高统筹层次。个人社会保障账号只转移个人负担部分,将退休养老地点确定后,再将国家承担部分直接划拨到个人养老金领取地,从而实现社会保险移转、接续无障碍[11]。

[1]GOETZ S J.Human Capital and Rural Labor Issue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3,75(5):1164-1168.

[2]耿海清,陈帆,詹存卫,等.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J].人文地理,2009(5):47-51.

[3]薛静静,沈镭,刘立涛,等.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水平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4):713-721.

[4]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世界竞争力年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45-267.

[5]WEBSTER D,MULLER L.Urban Competitiveness Assess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y Urban Regions:the Road Forward[D].Washington D.C.:Paper Prepared for Urban Group.INFUD.The World Bank,2000:30-32.

[6]张力,高书国.人力资源强国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

[7]李宝元,蒯鹏州,李晓婷.人力资源国际竞争力四维指数测算及比较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4):24-32.

[8]HAMISH G H.ELLIOTT.SHRM Best Practice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 Based View [J].The Graduate Management Review,2003(1):43-57.

[9]吴玲,刘玉安.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2):64-67.

[10]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16-117.

[11]郑泰安,黄泽勇.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2(3):66-69.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全局安徽省
Cahn-Hilliard-Brinkman系统的全局吸引子
成长相册
量子Navier-Stokes方程弱解的全局存在性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新思路:牵一发动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