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理论视阈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2014-12-25杨娟娟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协同区域经济

杨娟娟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1]因此,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合作是必然趋势,高等教育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要充分体现高等教育为地方社会服务的职能,不论是教学研究还是技术创新或者人才培养,都要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结构要实现成功转型也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与推动,因此,要顺利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的成功转型,需要考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以下两种不协调的态势:第一,非均衡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由于政策以及自然资源的差异等客观因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趋势,东部地区较发达,中部地区欠发达,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各地区经济差距越来越明显。高等教育方面,我国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各地区高等教育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区域间本已存在高等教育、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得区域间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态势也愈加明显。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并没有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致的关系,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高等教育水平也相对较低。例如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却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2]第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脱节的态势。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高等学校是科研创新的主要阵地,拥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实验设备、强大的学术研究力量、多学科的交融以及良好的科研氛围等多重优势。如果区域高等教育能够将创造和开发的新成果投放区域经济市场,将极大地推动高校科技进步,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也会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投入,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而高等教育的投入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但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结构以及科研创新并未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进行设置和开展,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不高,缺乏与区域发展的衔接、对接和融合,导致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脱节。因此,如何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亟待研究并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目的是探讨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分析协同理论视阈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的内涵;二是分析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力与阻力;三是提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

一、协同理论视阈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系

哈肯提出的协同理论包含三个核心内容,分别是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3]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使得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伺服原理是指快变量服从慢变量,序参量支配子系统的行为。自组织原理是指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结构。[3]根据协同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协同发展的内涵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系统或者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一目标,通过“1+1>2”的协同效应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或多赢的效果。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就是指区域内高等教育和经济形成一体,开展有序化的整合,合理配置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调整、相互促进、相互协作,系统结构不断优化、系统有序程度不断提升的动态发展演化过程,并且在这种过程中形成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是通过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能够实现单个子系统所无法实现的新结果或新目标,即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最终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达到多赢共赢的局面。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分析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两个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

第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两个系统有效匹配的过程,即系统最优结构的形成过程。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省域高等教育如果严重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会导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因缺乏必要的经济资源的支持,而难以协调、健康发展。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如果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会导致经济发展缺少人才的支持以及高校科研创新成果对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因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才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获得最佳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系统要素间关系为非线性关系。以企业为代表的区域经济要素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高校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则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服务为目标,政府对企业与高校的支持,目的是实现区域知识经济增长,三者所追求的目标不一致,政府与企业和高校之间存在博弈关系。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能否协同发展取决于系统主体要素与外界环境要素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只有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系统主客体要素有效匹配条件下,通过彼此间的非线性作用,实现系统要素间聚合放大和功效倍增,最终实现系统协同效应。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早已有之,但是合作的形式较单一,合作的深度远远不够,远未达到协同发展的程度。要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还存在较大的阻力,同时也有很多动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力

首先,以高校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主体能够为企业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持。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高校恰恰具备了开展技术创新的各种条件,企业和高校合作能够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企业能够为高校提供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支持。高校是科研创新的重要主体,但是科研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而高校资金来源单一,科研经费更是难以保障,企业恰恰可以提供这一条件,高校获得科研所需的经费,同时企业获得技术支持。其次,高校能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支持。因此,高校与区域经济主体之间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互相支持,协同规划,共同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阻力

1.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技术创新合作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技术创新过程在每个环节都存在较高风险,例如研发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技术创新的失败。技术创新的高风险阻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激情和动力;同时对区域内的企业而言,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意味着其投资可能化为乌有,这一因素阻碍了区域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2.高校与区域经济企业之间的合作往往是跨领域合作

以高校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主体精通所研究领域的技术,但对区域市场领域不熟悉,不知道什么样的技术对区域市场领域最为有利,可行性最高。企业拥有大量区域资源,同时对区域市场领域极为熟悉,但对创新技术的领先性及风险性缺乏了解,导致其不敢对技术创新领域投资。

3.信息不对称

高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技术创新主体具有创新项目的研发能力,但缺乏研发资金;企业具备投资经验和资金,两个主体难以形成联系和对接,即使能够对接,企业却对创新技术不了解,难以大胆投资,即使投资也会控制投资规模和力度,可能导致在合作中资金难以有效配置,信息难以沟通和匹配。

4.缺乏政策和法律的保障

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活动如果缺乏政策和法律的保护,研究过程和成果都难以得到保障,研究成果易被剽窃和模仿,最终导致企业难以获得应有的收益。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既存在动力,又有阻力,若要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法律和制度的保障,还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构建全方位的协同发展措施,因此本文提出了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共同推进的系统化的多维协同发展策略。

(一)横向协同

1.目标协同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脱节与割裂,这就要求双方必须达成协同发展的共同目标并为之努力。高校应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理念,打破通常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脱节的教育体制,将教学、科研与生产过程相结合,让高等教育自封闭的学校教育体制转变为开放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体制,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应当重视技术创新,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政府应当整合区域内的有效资源,推动协同合作,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高校、企业必须要在目标上保持一致,达成创新促发展,协同助多赢的共识。

2.战略协同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自主创新确立为新的国家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4]这个发展战略的提出,促使区域经济必须转变传统增长模式,实现以技术创新为主旋律的新的增长模式,高校则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这就使得以培养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站上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因此政府必须思考如何利用高等教育的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达成协同发展的共识。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合作的过程中,特别对有较多利益方参与的合作,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没有制度的保障,合作可能就会流于形式。制度建设可以通过组织行为优化原有规定或者建立新规定,以达到更高的效能。制度建设的水平与机制创新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协同合作成效高低,制度合理也会最大程度地保障合作的有效性。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的主体来看,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学校制度、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和政府层面的制度建设。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中的多个主体要素之间有着协同合作的需求、利益和关系,而这些需求、利益和关系需要一种战略机制来科学、合理地调整与规划。它大致包括以下四种机制:动力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战略协同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战略协同关系

3.组织协同

自我国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以来,[5]区域内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协同合作、创新发展已是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参与合作的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目标、资源以及组织形式都不一致,难以协调和统筹;另外各利益方所掌握的信息也不对称,难以实现信息共享,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实现组织协同。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服务地方办公室、协同创新办公室,专门负责协同合作的事宜,但这尚不能完全解决合作中的组织问题。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体系,首先,应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区域协同部门来负责,统筹规划和协调区域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事宜并进行监督和实施。其次,还要以企业为主导成立区域协同创新联盟,在政府组织的政策支持与监督下协同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最后,各合作利益相关方应当成立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探索和深化协同合作的模式,沟通协调合作中的问题并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最终获得各自的预期收益。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成立这三级组织,实现组织协同,将解决协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信息共享。

4.知识协同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合作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实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最终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其中技术是核心要素之一,因此知识协同成为协同合作过程中的又一核心问题。马永坤认为,知识协同的本质就是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种协同创新主体拥有的现存抑或潜在的知识相互转换以及提升的过程。知识协同解决的是对知识的尊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协同合作过程中知识产权的纠纷问题。[6]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建立知识保护平台,使合作中的各利益方对知识和技术创新充分的重视并树立保护意识。第二,完善协同合作的细节,即在协同合作前协商关于知识产权的所属问题,达成合作意向后签订合同以保护各利益方。

(三)纵向协同

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的主阵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虽然在产学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能体现其明显优势,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为高校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契机,普通高校怎样利用优势资源,与政府、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协同开展技术研究与创新并借此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亟待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里分析的纵向协同就是高校与区域之间互相深入、交叉、渗透过程中的协同发展与合作策略。

1.高校的学科结构应与区域产业结构相衔接

当前,我国正处于区域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资源配置模式转变,高校要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和门类,与区域产业结构相衔接,一方面改善在区域经济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急需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满足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开展产学研合作打下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高校拥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如果能与区域产业结构衔接,则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利用区域优势获得更多的发展和提升机会。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该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以石油化工为主的行业特色高校,它所处的区域茂名市是大型石油化工基地,集聚了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等石油类企业,还是农业大市,盛产各种热带水果和蔬菜,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目前正在大刀阔斧地建设滨海新区,发展港口物流,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茂名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就应当在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及时优化学科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衔接。例如目前该校尚缺少农业专业,应当适当增加农业类相关专业,为地方农业发展服务;还应加强物流专业的建设,以培养现代化物流人才为目标,目前该地区此类人才相对缺乏;完善石油化工类相关专业的实践环节,培养实操性强的人才,除了满足茂名的人才需求,还应辐射到华南其他地区。

2.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不尽相同,人才培养的模式亦不同,这就要求人才培养的模式应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一转型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地方本科院校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以全新视角看待当今的高等教育,针对实现转型发展的国家需求进行根本性变革,立足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承担社会赋予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瑞士的联合培养优秀人才的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瑞士搭建专门的人才培养平台,瑞士ETH Domain研究联合体下的2个联邦理工学院和4个联邦科研院所在教学中合作,除了高标准的教学水平,而且创着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环境,推进教学科研与学科发展。[7]我国地方高校应当根据区域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并行。第二,教学实现理论型与实践型教师共同承担。实践型教师可从企业或科研院所聘用。第三,学分划分为理论知识学分和实践能力学分,同时完成才能获得学位。第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学生每年应到企业开展实操学习,并以完成相应的实操任务为完成当年学业。第五,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不再是以单一期末考核的形式来考核,而是将考核分摊到学校的作业与企业的实践中。第六,培养跨学科人才,完善辅修制和双学位制等。

3.以政府为主导实现区域资源合作与共享

区域内每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他们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创新人才和技术研发的优势,但缺少科研资金,企业可以提供这些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政府则能够提供开展技术创新的环境,并且在其中起到连接和服务的作用,推动协同合作的顺利开展。如果政府能够将区域内各个组织的资源进行整合,将形成一个庞大的资源网络,区域内各组织均可获得创新资源,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取多方支持,并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最终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所起的作用应是协调者、监督者、服务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而并非是主导者和决策者。

4.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导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我国大部分的科研创新人才和力量都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毫无疑问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的主要生力军,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积极主动开展产学研合作,而政府和企业为其提供科研创新所需的资金和资源并实施研究成果的转化。目前,我国的高校产学研合作已经初具规模,根据2010科技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0年高等学校R&D人员全时当量占到全国总量的11.3%,高等学校基础研究人员已占到全国基础研究人员总量的69.1%,R&D经费占到全国总量的8.5%,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已占到全国总量的55.4%,2010年高校基础研究经费为179.9亿元,比2009年增加34.4亿元,增长23.7%,高出全国基础经费增速3.7个百分点。高等学校R&D经费中来源于企业的经费逐年增加,来源于政府和企业的经费分别为60.1%和33.2%,企业经费已超过全部经费的1/3。2010年,专利申请数达到79332,比2009年增加17753件,增长28.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8294件,比2009年增加10329件,增长27.2%.2010年高等学校专利授权数为43153件,比2009年增加15206件,增长54.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9036件,比2009年增加4625件,增长32.3%,2000年至2010年高等学校专利申请和授权以及专利申请所占比重情况如图2所示。[8]

图2 高等学校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统计(2000~2010年)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迅速,其中高等学校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专利申请量的比重均超过60%,由此可见高等学校是科研的主要阵地和核心力量。目前由于合作的动力、形式以及政策支持都较为有限,制约了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高等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笔者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已有的产学研形式的基础上应抓住机会加强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多渠道融资,多方协同,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快速发展。当前,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在根据自身利益和需要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或企业成为战略伙伴关系,以谋求更多的合作和发展机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新的运作模式。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一模式运用到产学研合作当中,在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形成一种产学研战略联盟,基于信任和需要,联盟成员间共享资源创造利益,形成长期性、战略性的协同发展关系。

5.以企业为主导多方协同发挥科技园区的作用

建立科技园区的目的是把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的具有技术含量和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应用到企业中,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创造出经济和社会效益,让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同时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大学科技园区94家,孵化企业达到7369家,孵化企业收入206.7亿元。[9]数据显示,科技园区起到了一定的孵化作用,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收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还有很多园区存在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孵化效果不明显、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我国应以企业为主导、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中心,支持多方协同提高科技园区的利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其创新和孵化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较为成功的园区,例如清华同方科技园、浙江大学科技园和江苏科技园等,但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是美国硅谷科技园区,硅谷的成功,离不开在这个地区聚集的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8所研究型大学、9所社区大学和33所技工学校和约有33万名各类专门高技术人才。还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风险投资机制、现代人力资源机制、专业化生产方式、自由创业机制、产学研合作制度等,都是硅谷地区成功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所在。这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设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0]

四、结论与展望

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二者之间协同发展的动力是高等教育能够为区域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同时高等学校具有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优势资源,而企业拥有科研所需的资金支持,两者合作可以有效配置资源,互惠互利;但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以及跨领域合作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严重阻碍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因此,需要从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两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策略,横向上达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目标协同、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知识协同,纵向上高等教育要在学科门类和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深度,有效利用区域内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园区的功能。如果能在以上几个方面做出切实的行动和努力,高等教育将顺利完成改革,区域经济也将获得成功转型,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将形成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董泽芳,黄玉钊.广东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0-94.

[3]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5):100-118.

[4]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S].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5]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6]马永坤.协同创新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机制的建构[J].华东经济研究,2013,(2):52-55.

[7]廖日坤,周辉.瑞士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3,(7):7-13.

[8]科技统计报告(2010)[S].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9]程凌华,李亨.中国火炬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41.

[10]陈益升,李国光,湛学勇.我国国家科技工业园区协调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产业,2004,(10):34-38.

猜你喜欢

协同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分割区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