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功能优化研究❋
2014-12-25
(湖南图书馆 湖南长沙 410011)
1 引言
随着WEB2.0、手持阅读器、自助借还设施、多重触控演示屏、WEB3.0语义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RFID等新技术的涌现,各种形态图书馆联盟的形成,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其存在形态、管理模式、工作流程和服务内涵也在随之改变,读者需求在日益增长,原有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已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研究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情况,了解图书馆对自动化系统新的需求,分析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并重组自动化系统功能,构建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2 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概况
2.1 国外主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20世纪50年代,美英等国一些图书馆开始研究图书馆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的可行性。60年代末,美国国会图书馆研制成功机读目录(MARC),并在北美得到广泛应用。1978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首次以“图书馆集成系统”(ILS,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作为该馆新研制成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正式名称。1983年,美国又进一步提出了“图书馆联机集成系统”(IOLS)的概念,认为只有在联机交互式系统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目标,这代表了一种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国外多家软件公司与大型图书馆开始共同研发新一代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目前占市场份额较大的系统概况(见表1)。
表1 国外主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1〕
SirsiDynix公司的Unicorn和Horizon系统,主要用户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以及Ex Libris公司的Aleph和Voyager系统,主要用户为高校图书馆,其中A-leph在顶尖的高校图书馆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市场份额较大的还有Innovative Interfaces公司的Millennium系统。
2.2 国内主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我国图书馆现代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起步于1974年,以748汉字信息处理工程为标志。1978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图书馆引进了美国的MARC磁带,并在此基础上于1990年发行了中文书目数据CNMARC,标志我国图书馆业务工作进入了自动化时代。1986年,我国开始以自主开发、引进和联合开发等方式研发图书馆自动化应用软件,以文化部作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下达,由深圳图书馆承担并组织各大图书馆自主开发的ILAS系统为代表。经过近30年的不断研发,图书馆自动化软件不断推陈出新,如今已开发出近百种软件产品,在国内图书馆界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使用较多的有ILAS、汇文、INTERLIB等(见表2)。
表2 国内主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3 传统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不足
3.1 系统仅限于图书馆传统业务的处理
一般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包括采访、编目、流通、连续出版物、书目查询等功能模块,在书目数据库、馆藏数据库和读者数据库的基础上,涵盖了图书馆传统业务的各个工作流程。但是,随着文献种类和读者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系统不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图书馆的要求,如不能很好地管理数字化文献、多媒体文献,不能应用超文本技术,不能实现全文检索、图文检索等等,这些都给读者和图书馆员带来很大的不便利。〔2〕
3.2 个性化服务功能不强
随着网络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图书馆自动化正逐步走入网络化和集群化。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大都只在局域网内使用,很少与因特网互联互通,除了简单的书目检索、读者查询功能外,个性化服务功能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难以满足读者的某些个性化需求。如,无法实现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无法实现文献传递、无法进行RSS订制、无法实现与读者的互动等。
3.3 系统架构具有局限性
目前大部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架构(C/S),这是最常用系统架构,将整个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部分,服务器端负责系统和数据管理,客户端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在局域网环境下,这种模式能较好地适应图书馆各业务流程。但随着图书馆业务的发展,编目数据外包、图书现场采集、馆际互借、书目查询等流程都要脱离局域网进行,而且随着客户端数量的增大,客户端的维护量也越来越大,C/S架构已不能完全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引入脱离客户端支持的浏览器/服务器架构(B/S),将系统核心功能部署在服务器端,图书馆工作流程和读者服务环节仅通过简单的浏览器就能完成。B/S架构不但能降低读者和图书馆员的使用门槛,而且可以减少系统开发、客户端维护的压力。
3.4 与其它管理系统缺乏互联互通
现在应用的大多数行业系统普遍具备相互操作性,即通过各种界面或接口,各系统相互之间能够无缝链接。但是作为图书馆行业最重要的软件,却与其它管理系统缺乏互联互通。我们在工作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导出读者信息、书目信息时达不到预期目标,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与银行卡、短信平台等电子商业技术连接的时候碰到接口障碍;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不能输出财务方面的往来信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无法与商用数据库系统整合互连。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几乎相当于一个信息孤岛,图书馆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使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勉强融合,这使得我们的工作效率很低。〔3〕
4 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功能优化的思考
4.1 与多种资源管理系统高度集成,实现资源的统一检索
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主要管理的是纸质资源,随着数字化资源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需要将数字资源的管理和服务纳入自动化管理范畴。正如美国自动化系统专家Marshall Breeding所说,当前,对来自不同系统不同格式的多类型资源的揭示、集成和整合成为图书馆核心任务之一,这也是未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主要分为书目、摘要、全文等文本资源,声音、视频、图像等多媒体资源,其中书目资源主要是传统的自动化系统所建,全文资源和多媒体资源主要来自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或采购的商用数据库。这些数字资源具有多样性、异构性、分散性等特点,其管理、揭示和使用要比纸质资源复杂得多。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应是多种资源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把纸质资源和数字化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各类型资源的统一检索,使读者不需要登录不同的平台就能“一站式”检索出所需要的资源,并且感受不到这些资源来自哪个资源系统、使用哪种特殊的检索方法、采用哪种阅读工具才能打开。〔4〕
4.2 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实现移动图书馆功能
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正以远超互联网的速度被公众接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16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5〕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应与时俱进,大力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移动图书馆应具备以下功能:提供图书借还信息提示等短信服务;提供书目检索、资源检索、预约续借等服务;可根据读者的使用习惯和阅读喜好,发送新书通告、活动预告等定制信息;在图书馆的阅览室,读者可利用手机扫描条码,快速查找到书架上需要的图书;读者可以扫描电子图书借阅机上的二维码,迅速将需要的电子图书下载到手机中;应提供与读者的互动服务,如微博、微信、点赞等,读者随时可以推荐需要采购的书刊,以及向图书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3 支持各类图书馆联盟,实现文献共享和传递
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有限,而文献正以几何倍数急剧增长,任何单个的图书馆都无法完全满足读者的所有文献需求,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界的文献共建共享协作组织迅速兴起。对各类型的图书馆联盟,自动化系统开发商都必须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从文献的共建共享到读者信息服务。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能将图书馆联盟中各成员馆所有资源整合成一个统一的知识管理和服务平台,在这个统一的平台上,各成员馆能进行资源的联合采编,读者能进行统一检索,不管读者检索到哪个成员馆的资源,系统均能自动将需要的文献传递到读者的邮箱。〔6〕
4.4 引入“云计算”的理念,将系统架构在云环境下
随着数据量的增长、数据格式的增多、软件的升级,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需要越来越高的硬件支持,这对于经费有限的中小图书馆来说,简直难以承受。这时,云计算的理念开始引入图书馆自动化领域。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网络把多个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系统,并借助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把这种计算能力发布到终端用户手中。SaaS为用户提供直接可用的应用软件,PaaS为用户提供自主开发应用程序的平台,而IaaS为用户提供更底层的接近于直接操作硬件资源的服务接口。在云环境下,图书馆可以以更便捷经济的方式获得海量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它可以使图书馆脱离硬件环境限制,将更多的经费和精力投入到读者服务等核心工作上。〔7〕在云环境下,图书馆之间更容易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提高图书馆文献保障率和读者服务质量。国外已经有这样的尝试,如OCLC和Ex Libris等公司提供的不再是单一的服务器托管服务,而是为用户提供一个集大数据量运算和存储为一体的高性能计算机的集中地,Serials Solutions公司也正在筹建这样的数据中心。〔8〕
4.5 支持关联数据,促进图书馆资源的深度发现
关联数据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新一代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应将每一条书目数据都发布为关联数据,使互联网上的读者无需登录图书馆的OPAC系统,只需要通过简单的HTTP协议就能访问书目记录,这样能使外界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同时,书目数据还可以跨平台关联到图书馆的其它数字资源,如电子图书、学术期刊、学位论文、音视频资源等,将读者的视角引向更海量的信息资源,从而有效促进图书馆资源的深度发现。〔9〕
5 结语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应与系统开发商紧密联系,积极参与到系统研发中,构建以读者为中心、技术领先、可整合各类资源的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信息环境下的读者不断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提升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能力。
1.Marshall Breeding.Automation Marketplace 2013:The Rush to Innovate.〔2014-04-08〕.http://www.thedigitalshift.com/2013/04/ils/automation-marketplace-2013-the-rush-to-innovate
2.杜吉梅.现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分析.现代情报,2009(10):173-175
3.鄂鹤年,Jane Burke.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现状和未来.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4):69-73
4,8.包凌,赵以安.国外下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实践与发展趋势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3(9):58-65
5.CNNIC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03-20〕.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4/201401/t20140116_43823.htm
6.李欣.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新变化.情报资料工作,2011(4):61-63
7,9.王新筠.图书馆集成系统发展趋势研究.新世纪图书馆,2013(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