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障目
2014-12-25王甲佳
移动电商之路非常广阔,天猫或者京东不一定就是参照物。
最近很多CIO都反映,他们的老板想要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遇,并询问怎么做电商。这时候参照的不是天猫就是京东。可传统企业那样玩儿,不是不归路吗?可大家以为那样才算是电商啊。所以我将这类认知的人说是“一叶障目”。其实移动电商之路非常广阔,我们不妨把叶子拿开。
回到上世纪,我1997年做网络营销,那时候互联网刚兴起,没有如今谈的电商平台,我们怎么能一年做二三百万美金的汽车配件出口生意呢?其实就是通过雅虎的搜索引擎找到国外的行业商会网站、政府经贸网站,找到合适的分类目录,将公司和产品内容填上去。到1999年我统计过,我们在国外至少5000个网站上留下过公司资料,让国外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想要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卖的难,买的也难,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的优势就是让它尽量对称。但那一代的网络营销没有平台,需要自己去发信息,自己去找流量,你的劳动才是你的生意流量。
到了1998年,就是当时现在阿里巴巴的前身,前身的前身—中国黄页,这也是马云对中国的一个贡献,当时的口号是你不用去印画册了,那个24小时样本都可以去看,你也不要去参加交易会,这是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当时马云是做这么一个营销的表达。大家自己建站,这在当年是相当伟大的事情。然后在淘宝之前,还有一个叫百胜商机,也是马云操作的,这个时间很短,应该是1999年到2000年间。之后才有淘宝,也有了平台的产生。这个电商之路是马云做的,但同时也犯了一项错误。
什么错误呢?就是大部分人认为,一定是这样玩的才叫电商,其他都不是。其实还有很多的选择,我们自己却放弃了,放弃了很多选择就容易被一些平台所绑架。经过了解有一些大的电商平台,平台上的店铺的掌柜并不挣钱,90%多都在亏钱,他们只能通过广告去获取流量,不投就没有。这类电商平台的逻辑是什么呢?你们是我的供应商,然后消费者是我的客户,不是你商家的客户,是我平台的客户。就像团购网站一样,火爆了两三年,现在基本上没几个了。
我们的理念是把商业还给商人,你买的根本不是流量,而且顾客极少数会转化为真正的根本的流量。刚才提到了马云的两面,一个是确实非常伟大,带着中国企业走出了一条电商之路,但是同时又让我们的企业“自觉”放弃了选择,这非常可惜。而移动电商会让大家有重新选择的机会,特别是这个选择不是说我们从一个平台进入到另外一个平台,而是回到自己的本身来,本身的生意。无论是做买卖,做销售,做市场,都是需要一些工具去支撑.
企业老板现在都知道,虽然现在活的还可以,但是电商,还有不知道的谁,一定正在抢他的生意。都说电商再不做就真的不行了,互联网再赶不上就真的不行,就无商可务了。天猫或京东给我们描绘了一条路,特别是阿里巴巴这种非常具有示范效应,我自己也做平台,和他一样,但是我少了广告费不是更好吗?其实根本上这种电商模式还是要靠流量去支撑的,那你还要去买流量。这好比把传统自己既有的优势扔在一边,再到新的领地重新开始,这是非常可惜的。这也是企业自己做电商,烧了很多钱最后没有效果的主要原因。
原因还是重复了那种模式没有变,流量没有变,所谓的线上的模式,可能不通过淘宝去做,而是自己做百度推广,或者向一些广告联盟去买广告位,那我们自己劳动,把我们公司资讯分发到很多地方去,我还要根据不同的网站,用他的这种表达方式去提供。对于企业而言,你的劳动才是你最好的流量来源,而不是单纯去买,而且你的产品本身还会说话,现在完全自己借助微信这个工具,因为整个垂直化的传播方式基本不适用了,而是星型的传播,今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消息会通过一个节点传播到很多地方。这个前提就可以把商家自己的优势,传统的优势利用起来。
移动互联网的伟大之处是让我们和消费者的接触点可以呈几何级数的上升。基于熟人关系、老客户关系的星状传播,将诸多碎片化的线下流量聚集成你的“私属流量”,移动互联网就是帮助你来汇聚这些,成为企业成长的能量。这一点,CIO们正在越来越全面地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