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对人的“规约”—刍议规范和约束人之行为的物的设计
2014-12-24刘胜杰
陈 焕,刘胜杰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美术与传媒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众所周知,人类生活在一个拥有法律道德规范的制度体系里面,遵守和执行社会制度,是人类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人类社会的每个成员并不全都是拥有着高度理性、能够自觉自愿地去遵守社会规范,而是经常会有很多坏习惯,甚而至于有违社会群体利益,这时就需要外在的制约因素来规范和约束个体的不当行为。这种外在的制约在道德规范当中称作“他律”。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有自律性和他律性,自律是指人的自我道德约束;他律则是指外在的、社会环境对行为个体的规范和约束。[1]他律宏观上依赖于道德伦理和法律制度,微观上则与我们的日常物品息息相关。他律性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物之间。物在很多环境里为人类担当着“执法者”的角色,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当然,我们也知道,物本身并不具备主观性,物只是客观存在,因而物对人的“规约”作用是通过人来主导实施的,而这个作用过程,正是通过设计得以实现的。
一、“规约”人的物
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懂得在城墙周围开凿护城河作为城墙的屏障,通过增设这样一道防线,来防止敌人的长驱直入。这种防御手段在现代仍有类似的应用,如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梵·高美术馆新馆外部空间的设计中,在外墙和地下庭园的四周设置了低矮的“溪流”栏杆,使人们不能接近,以防止人们在建筑上胡乱涂鸦等破坏行为。[2]这与护城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物来规约人的行为,有效地阻止了“入侵”。
随着当代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丰沛的物资和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设想成为了可能,物对人的规约作用更是横跨各个领域,我们可以在自己身边找寻到更多的例证。
道路交通领域: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混杂着各种交通方式的交通系统使道路交通环境日益复杂,维持正常的交通秩序仅仅依赖于交警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红绿灯的创造缓解了交警的工作压力,但并没能够发挥出让所有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作用。因此,伴随而来的电子监控摄像头,为约束违规行为增加了强制性,驾车者在安装了电子眼的路段就不会肆意去闯红灯,从而使违规现象得以大幅减少,而道路隔离带的出现则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规范人们各行其道,减少事故的发生。
公共生活环境:如用不同颜色的垃圾箱(黄色和绿色)来提示人们对垃圾进行分类,区分手中的垃圾是否可降解;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席”通过应用与其他座椅不同的颜色(通常是醒目的橙色),来提示人们主动让座。此外,还有在公共环境中随处可见的标语—“禁止吸烟” “请勿随地吐痰” “请勿泊车”等,以及其他提示人们减少不当行为的图形和文字标语,以此唤起人们的公共道德意识和对他人的关爱之心。
日常工作环境:有些企业和部门用指纹扫描仪或者是脸形识别器作为员工签到制度的“执法者”,以此规约迟到早退现象,提高员工的自觉性。与人机语义相关的一些设计,通过在机械机器等操作界面的设计中应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和指示符号,防止和避免人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操作习惯不当、疲劳等因素引起的错误和不规范,提高员工的安全和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是利用物来规约人的行为的有力证据。
二、具有“规约”作用的物的设计形式
上述例证看似纷呈多样,实则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为便于理解,本文依据物对人的规约作用程度的强弱,将其设计形式分为两类。
(一)示意型设计
示意型设计主要是从视觉方面吸引或示意人们去注意应该怎么做,此类设计形式也可以看做是语义层面的他律,通过应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和符号,常以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传达方式(也包括物品本身的语义特征)来“规约”人的行为,如红绿灯(色彩)、老弱病残孕专席(文字与色彩)、请勿随地吐痰(文字)、禁止停车(图形)等等。这种类型的设计特点是其作用程度较弱,常常带有规劝、劝说、提醒的意味,没有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不具备“执法者”的作用。因此,经常会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况,像闯红灯、不让座、随意停车等行为时有发生。
(二)强制干预型设计
相较示意型设计,强制干预型设计则是为约束违规行为增加了强制性,通常会作为示意型设计的进一步措施。这种类型的设计特点是其作用程度较强,区别于单纯的视觉传达—仅示意人们去注意怎么做,它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存在,不仅会在视觉上示意人们去怎么做,而且是不得不自觉遵守规则。如道路交通标线就是示意型设计,它的作用仅在于提示驾车者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但却无法确保无违法越线的驾车行为发生,而各种形式的道路隔离带则属于强制干预型设计,限制驾车者仅在自己的路线内行驶,使其无法违规越线(如图1所示)。
图1 道路交通标线和道路隔离带
再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公共厕所里常见的标语“来也匆匆,去请冲冲”,这就属于文字性的示意型设计,这个标语的规约作用之弱,一目了然。即便是某商场厕所标语“便后不冲,财路不通”,这样“才华横溢”的标语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而公厕冲便方式的数度改进更是体现出了对于如厕者道德意识的无能为力,“拉绳式—按钮式—脚踏式—红外感应式”的演进历程,这一演进历程所体现的其实是对人类道德意识高度的让步。红外感应式冲便器仅成为减轻清洁工工作强度和便于管理的工具,而对人的道德意识的提升作用则是弱化了。
那么,对于示意型设计的“软弱”,我们真的就无能为力了吗?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在一期电视专访节目当中,蒙牛一位高管谈到她参观日本一家食品车间里的经历。这家食品车间里的卫生间执行了严格的消毒标准,如厕者要经历三个程序:解手—冲洗—消毒。这里的冲洗是指如厕者的手部和工作靴、鞋的冲洗。如果如厕者只执行了前两个步骤就要出厕所,这时厕所门是坚决不会为你打开的,它会监控并提示你必须要执行完消毒程序才被允许出去返回车间。这个案例完全称得上是强制干预型设计。在特定的行业背景下,一些涉及他人人身安全和生命保障的场合,这类设计的强制性就体现出非常的高效和必要。如果把这样严格的程序转化应用于日常公厕环境中,以此来规约便后不冲厕的行为,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但过于严厉的约束和管制会对人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与无所适从感,甚至会让人感觉“很暴力”。
虽然示意型和强制干预型设计有其作用程度强弱的区分(也可视为语义指令的强弱程度差异),但二者的存在有其合理与必要之处。判断采用示意型设计还是强制干预型设计,不是单纯依据其规约作用的强弱,而是要充分考虑到适用环境与使用对象的区别,要注意规约到怎样的尺度,强制干预是“刚性需求”还是“弹性需求”,避免过犹不及。
三、具有“规约”作用的物的设计特点
如前文所述,具有“规约”作用的物广泛存在于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界面设计等领域,区别于普遍意义的设计,具有规约作用的物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唤醒意识,让人反思自己的行为
这是物对人最基本层次的规约作用,即通过相关的设计引发人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省,从而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行为。利用物来规约人的行为,其设计本意就是通过外在的他律,促进人的自觉性,进而形成内在的自律,所谓自律其实完全是他律强制的一种内化,是变被动为主动的一个过程。[3]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孕专席”的橙色椅子,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为什么这几个座椅和其他的颜色不同,进而引发人们去关注让座这一道德问题。
(二)易于理解,是约定俗成的规范或符号
无论是示意型设计还是强制干预型设计,无论采用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还是利用物品本身的语义表征,实现物的规约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能让人接收和正确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这就要求设计对象物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述:“你要这样,你只能这样。”具有视觉上的合理性,避免语义的含糊性和不确定性,能够让人意会,以引导人作出恰当的反应。
(三)利用物的参与性和客观性来减少冲突、提高效率
相较作为“执法者”的人,物具有客观性—既不会训斥,也不会反驳,只是静静地在那里。这种“无声的语言”比任何有声的说教和训斥更能产生效果,“此时无声胜有声”,其规约作用更具柔性。比如把指纹扫描仪作为工作机构签到制度的“执法者”,它的优势在于管理者可以不在场就能有效地解决迟到早退问题,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支出,同时也避免了在人管人的情景下,有可能激起的抵触心理、不满情绪或进而引发的人际冲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强制干预其实既非强迫又非自愿,是一种居于无形和有形之间的制约力量。[4]
(四)减少或阻止不当行为的发生
唤醒意识是基本层次的要求,如果光有意识没有行动这个规约作用就无从谈起。能够减少和阻止不当行为的发生,是规约设计的根本目的。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规约的尺度,采取恰当的设计手段,利用物的介入来对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约束,用设计赶走不文明、不当行为,以此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
以工具理性的眼光看,设计是满足人功利需求的工具,设计所创之物则是人体各种功能的延伸。如,挖掘机是手的延伸,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汽车是脚的延伸等。[5]从社会道德意识的角度出发,设计也可以成为提升人的道德意识的利器,设计所造之物也应具有对人的行为的他律作用。无论是人的生理局限还是道德意识的缺失,设计都应能够有所作为,产生积极的作用。
[1] 金筱萍.论道德的他律与自律[D].武汉:武汉大学,2003:14-21.
[2] 黑川纪章.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覃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4.
[3] 王世鹏.道德约束力的他律与自律[J].理论与当代,2007(8):30.
[4] 徐平.造物之门[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19-20.
[5] 李天白.设计艺术中的价值理性[J].艺海,2009(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