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4-12-24吴美丽苏宁陈曦

北方经贸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额信贷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吴美丽 苏宁 陈曦

摘要:微型金融如何与传统的金融体系兼容互补,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微型金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民族地区特殊的区情找出微型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民族地区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以促进我国民族区域微型金融的可持续性,实现民族地区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微型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0-0182-02

微型金融服务的区域分布就我国现状观察,民族地区区情特殊:粗放型的劳动力规模大,个体劳动技能和素质普遍不高;地区资源丰富,利用率低;经济发展落后及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的严峻问题。从过去民族地区的发展来看,仅靠一味的国家转移支付及扶贫捐助只是一种授之以鱼的状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做到可持续发展;其次,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扶贫是一种无利润回报的能够解决一时困难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单向行为,因此相对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与之相比,微型金融的目标和出发点确立在扶贫助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采用商业性的操作方式和发展道路,因其微型且灵活多变,可以很好地结合民族地区特点,确保其利用资金犹如车轮滚动一般,启动了即可在外力的推动下可持续运转。

一、我国微型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自1993年在借鉴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微型金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开始进行微型金融小范围的项目试验,希望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微型金融扶贫方式。近二十年来,微型金融已在我国扶贫领域和农村金融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基本格局已形成。

我国的微型金融体系发展较为波折,在经历了1997年前后农村基金会的关闭,2000年左右的国有商业银行县域网点大幅撤并和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后,我国微型金融体系建设在2005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微型金融机构方面,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 398家,贷款余额7 535亿元,前三季度新增贷款1 612亿元。

二、民族地区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民族地区是一个相对比较区域化、地理化的概念,在行政区上划分为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份。而微型金融机构在我国起步较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并不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也需要我们超越前人从实践中不断总结。

(一)制约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因素

1.贷款定价的非自主性。在实践中,小额贷款是微型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在民族地区村镇开展小额信贷的大部分微型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农村基金互助机构、典当、阿里巴巴互联网金融等都被限制不能吸储,完全靠自有资金作为支撑,这直接导致它们的覆盖率较低,并且完全依靠政府优惠政策为生,极度缺乏自身经营的可持续性。当前微型金融较低的利率水平,体现了微型金融的扶贫目的,却不能很好的帮助微型金融机构解决持续盈利的问题。合理的利率应该是一种能够有效补偿机构管理费用、成本、贷款损失以及资金损失及合理利润并且满足客户利益需求的工具。

2.微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受约束。微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对其可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由于国内部分微型金融机构不具备法律地位,不能吸收低成本的储蓄,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捐赠和软贷款,资金来源单一。但捐赠资金或补贴资金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且数额一般较小,难以保证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批发资金或商业资金才是微型金融机构稳定、持续的资金来源。另外,融资渠道的制约还限制了机构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拓展。

3.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我国目前对发展微型金融模式处在摸索试验阶段,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来界定其法律地位,也没有系统的监管框架对微型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监管。以央行为首的“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对我国金融业的风险起到了良好的防范监管作用。但是,微型金融机构庞杂、归属不统一、所覆盖的客户群多为城镇弱势群体,在农村覆盖的地区大都在县域以下,微型金融机构所在地区监管部门的缺失,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环境混乱而不规范。

(二)制约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

1.微型金融产品结构缺乏创新。民族地区微型金融作为最贴近农村的、面向贫困和低收入人群的微型金融组织,了解其本地区目标客户需求,设计合理的、适合他们的金融产品对于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到期还款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储蓄业务,我国还没有放开,失去了大量的客户也错失了有效约束贷款者还款的手段。而保险业务才刚刚起步,并未进行各种业务的交叉使用和金融创新。

2.机构规模较小。扩大微型金融机构的用户规模可以降低单位成本、增强机构抗风险能力,也是每个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努力的方向。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很多微型金融机构现有的规模都比较小,一般来说一个机构的目标客户仅有100多家,与国际上成功的微型金融机构相比相差甚远,无法形成微型金融服务的规模经济效应。况且,很多微型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临时从其它单位抽调而来,往往并不具有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自身的工作任务都比较重,这种人员不稳定和业务水平偏低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农户获取微型金融服务的信心和积极性,成为影响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不利条件。

3.信贷风险问题。民族地区的微型金融机构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做好提前处理和较为准确的预期信贷风险的问题,微型金融机构应该在贷款成立的初期就做好对贷款申请人资格的信用审查工作,这就可以极大地降低日后可能发生的坏账率。通过间接调查总结发现,微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往往产生于以下几个原因:双方的信息无法对称;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农业生产的风险相冲突;村镇本身的金融环境不是太好,人们综合素质水平较低。

三、对民族地区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外部:政策环境方面

1.利率市场化。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微型金融机构,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利率市场化来实现自身盈利和持续发展的,并且他们执行的必要利率一般比商业金融的贷款利率高。2011年1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明确表示,“十二五”规划期间,利率市场化会有显著进展。随着微型金融的发展与成熟,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民族地区微型金融机构现有的贷款利率,根据民族地区内各地区的不同发展特点,既要保证借贷资金切实流入到低收入人群手中,又要保证不让服务对象还贷利率过重。灵活的利率政策是实现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逐步放开小额信贷的利率限制,允许微型金融机构对小额信贷实行风险定价和差别定价的自主定价权。

2.融资渠道多元化。在现行的融资政策下,微型金融机构主要靠借入资金和捐赠资金来维持其业务的开展,并且有的借入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补贴资金的性质,这种情况不利于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在民族地区,国家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和补助,因此,微型金融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自身必须培育新的融资渠道。首先可以吸收社会的闲散私有资本,有助于提高机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强制储蓄,不仅可以增加微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还可以提高微型金融机构对储户的信用了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贷款过程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最后,可以引入外资,不仅可以弥补资金缺口,还可以学习国外的管理方法,提高微型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

3.完善微型金融的监管体系。微型金融应实施有效的监管而不是生硬的审慎监管。在试点情况下,不要“一棍子打死”,更不要妄下论断,在具体的监管政策上要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对于中国的微型金融机构要根据其所从事的业务采取分类监管方式:如果是村镇银行,有吸存业务,外部效应比较大,政府一定要审慎监管;像一些NGO 组织,包括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不吸收存款的,可以采取一种非审慎性 ,或者一种有限监管的形式。另外,除了分类监管,还应鼓励监管的创新和多样化,对于微型金融,可以考虑中央和省级政府双层监管。

(二)内部:微型金融自身的运作机制

1.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微型金融要想得到永久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通过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来提高服务质量。微型金融要根据民族地区这些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产品,拓宽金融服务的品种和范围。例如,新疆地区是产棉大省,在南疆各地州金融服务相对缺乏,好多农户对资金需求相对较多,微型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农作时间来制定贷款,播种时间贷款,收获季节还款。

2.扩大覆盖面以实现规模经济。对成功的商业化微型金融机构的覆盖面和商业化可持续性效果的分析表明:商业化微型金融的覆盖面与客户数量应达到相当的规模才能进入盈利与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而对大量的国外关于成功的商业化微型金融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商业化微型金融的覆盖面规模要做到净资产在1亿美元以上,客户数量在1万名以上,且具体的目标对象应该以“那些能够满足自己日常需求、得到初级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有一定资产的家庭,和有相对稳定收入来源和生计来源,即使遇到小危机,也能够应对定期的还款”的个人为主,逐步向更广泛的农户及个体经营者覆盖。

3.建立全面风险控制系统。首先,针对自然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可控难度大的风险所带来的微型金融风险问题,我们可以建立针对目标客户的有效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其次,针对内部的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要严格微型金融机构的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同时加强员工业务技能培训及岗位轮换,提高业务操作技能,培养业务熟练,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最后,是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问题。在力所能及时进行吸储,根据伊斯兰金融,我们可以发现有一部分的少数民族拥有资金资源,却没有存到银行,阻碍资金的流动和使用效率。我们建议建立符合当地条件的微型金融机构,必要时可以吸收民间资本缓解资金压力。

参考文献:

[1] 吴晓灵.发展小额信贷促进普惠金融[J].中国流通经济,2013(5):1-11.

[2] 肖 肖.民族地区微型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

[3] 吴汉洪,苏 睿.边境贸易对广西产业发展的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13(1):163-172.

[4] 钟海燕.城镇化、工业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广西民族研究,2013(2):134-141.

[5] 贾 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新突破——评余远辉《跨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J].广西民族研究,2013(1):200-202.

[责任编辑:文 筠]

猜你喜欢

小额信贷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的研究
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作用探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四川小额信贷公司风险评估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