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2014-12-24慕丽云
慕丽云
(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河南 郑州 450000)
浅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慕丽云
(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河南 郑州 450000)
事业单位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体制之一。当前,事业单位在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经难以适应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十八大以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启动,进入了提速攻坚的历史时期。本文认为,影响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问题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现行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问题,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关键环节,必须通过改革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充分调动改革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我国事业单位种类繁多,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聚集地,优质的人事管理制度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对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事业单位的各项改革中,人事制度改革启动最早,经过近些年的努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取得明显进展,如公开招聘、聘用制、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普遍实施等。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日渐显露,必须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决。201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为新形势下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进行了安排部署,提供了制度保证,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
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在我国其从业人员数量仅次于企业,是我国的第二大社会组织。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人事管理阶段。建国后至1993年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并不存在独立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而是与国家机关同属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1993年起,国家决定推行公务员制度,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制度管理之中,之后事业单位才成为有一定独立性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这一阶段,在行政事业一体化的事业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活动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事业单位缺乏用人自主权,人事管理缺乏科学分类,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以及单位内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被统称为国家干部。由于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种种制约,致使其实现的社会职能与社会发展对其应当承担的职能要求之间产生较大差距。
第二阶段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启动阶段(1993~2010)。1993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为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政策规定。2000年,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明确了聘用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2005年出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2006年出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这一阶段,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国家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初步构建了事业单位人事分类管理框架的基础,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攻坚阶段。2011年以来,国家加大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和力度,确定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作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快速启动。2011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强调要运用法治手段,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规范管理制度,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为建立系统性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奠定坚实基础,也进一步增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在动力。
2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不断深化,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聘用制在全国全面推行。从2002年起,在事业单位开始试行聘用制,到2010年已经在全国普遍建立起聘用制度。二是公开招聘的实施,逐渐规范了事业单位进人环节,推进了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转换。三是岗位管理逐步展开,为推动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迈出了新的步伐。四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全面实施,推进了体现岗位绩效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充分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五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已在部分省市试点推行等。
然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体制机制的重要转变,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从总体上看,由于事业单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这些改革是局部的、不彻底的,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行政性、事务性管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基础,如在推进聘用制和实施岗位管理中,不少人还认识模糊,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聘用合同还没有真正成为确定人事关系的依据,岗位设置不规范、不科学,人员任用、管理和绩效考评缺乏可操作性等。同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滞后,也影响和制约了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在2014年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聘用合同、奖惩及争议处理等人事管理主要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都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做出了部署。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建立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动态人事管理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树立全面实施人才战略的新理念,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显其才,建立起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不同岗位要求的人事管理制度。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
一是全面推行聘用制。坚持将聘用合同作为人事管理的基本依据,通过合同内容规范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人事关系,加强对聘用合同的日常管理,规范合同订立、变更、续订、解除等重要环节,完善与聘用制度相关的各项政策规定,切实加强合同用人机制建设。
二是实行公开招聘,把好人员“入口关”,要把公开招聘作为新进人员的基本选拔方式,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把加强宏观管理和单位自主用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用于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招聘办法,推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规范化、科学化。
三是实行竞聘上岗,将其作为事业单位内部人员选拔、尤其是重点岗位人员选拔的主要方式。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个人自荐、民主推荐、组织推荐等方式,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运用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等方法,完善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四是强化绩效考核,严格人员使用管理。依据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采取单位内部评议与服务对象评价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形式,采取个人总结、绩效分析、民主测评、综合评价等方法,加快建立一套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并将其作为调整岗位、工资依据,将聘期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续聘的重要依据。
五是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也需要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构编制、社会保障和财政体制等领域的改革相配套进行,稳步推进。同时,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凸显,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事业单位权益保障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1]宋大涵.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2]吴德贵.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3]陆学艺.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杨敏.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D630.3
A
1671-0037(2014)04-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