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丰镇麦草全量机械还田机插粳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2014-12-23方芳唐志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配套技术高产栽培

方芳 唐志平

摘 要:概述了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镇麦草全量机械还田机插粳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意义,重点介绍了其基质育秧、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机插、大田管理等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麦草还田;机插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安丰镇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125-03

麦草全量机械还田机插粳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其中包括:基质育秧技术、麦草机械全量还田技术、水稻机插技术、大田管理技术。这项配套技术,通过实施麦草资源科学还田、循环利用,大大减轻麦草焚烧、河塘腐烂对大气、水体的污染,减少烟雾引发的交通事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够增加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减少化学肥料投入量,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机插秧、机械统防统治,有效推进机械化作业进程,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粮食高产稳产;促进农村劳动力优化转移,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1 基质育秧技术

1.1 壮秧标准 基质育秧秧龄18~25d,营养土育秧秧龄14~18d,叶龄3.3~3.8栽插,苗高12~18cm,秧苗均衡,根部盘结牢固,提起不散。

1.2 育秧准备

1.2.1 苗床准备 根据育秧规模,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排方便、水源清洁、邻近大田,便于管理和运输的田块作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例1∶90。在播种前10d左右上水整地,精做秧板,秧板宽140cm,沟宽25cm,深15cm,四周开好围沟,围沟宽度和深度都要深于内沟,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播种前2d对秧板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充分拍实,板面达到“实、平、光、直”。

1.2.2 基质准备 667m2机插大田准备水稻育秧基质50kg。装盘前将基质抄拌蓬松直接装盘,基质不可结块装盘,也不需添加肥料和杀菌剂等农药。选择营养土,床土应选择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地土或冬耕冬翻春耖的稻田表层土。选好取土田后,抢晴天用拖拉机旋耕2~3遍后,取表土过筛,使细土粒径不大于5mm。每667m2机插大田备足合格细土100kg。在播种前3~7d采用壮秧剂培肥配置营养土,每100kg细土拌壮秧营养剂0.5kg,拌肥后继续覆膜堆闷,使肥土充分融合。

1.2.3 材料准备 667m2机插大田应准备机插秧专用育秧秧盘30~32张,无纺布4.3m。

1.2.4 种子准备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分蘖性中等偏上、抗倒性好、抗病性强、穗型较大的优质品种。如迟熟中粳品种武运粳24、南粳9108等。667m2大田用种量4.5kg左右,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2d,采用“天歌源”、“亮盾”稻种,凉干后直接播种。也可采用用25%劲护(氰烯菌酯)2mL或12%咪鲜·杀螟丹15g,对水4~5kg,浸稻种3kg,浸种48h以上。

1.3 适期播种 机插秧从播种到机插时间基质育秧应掌握18~25d,营养土育秧应控制在14~18d。倒推播期,“宁可田等秧,切莫秧等田”,一般大麦后茬在5月15日左右播种,5月底前机插,小麦后茬在5月20日前后播种,6月10日左右机插。机插面积比较大的种植户应根据机械型号和数量分期分批播种,每一播期间隔2~3d,确保每个批次播种均能适龄移栽。

1.4 精量播种

1.4.1 铺放秧盘 将塑盘平铺于已整好的秧板上,做到拉绳铺放,将塑盘边缘相互重叠排放。

1.4.2 基质装盘 将蓬松的基质或营养土装盘,盘土厚度2~2.5cm,并刮平盘土。

1.4.3 定量播种 提倡机械播种,粳稻每盘播干种130~150g,湿种160~180g,精播匀播,一般保持每cm2不少于3粒种子,不可漏播和重复播种。

1.4.4 均匀盖籽 播种后轻撒基质或细土盖好种子,刮平并去处多余基质或细土,基质盖籽厚度掌握在0.8~1cm,营养土0.5cm。

1.4.5 盖无纺布 播种盖籽后,用幅宽1.6m的无纺布居中覆盖,用土将无纺布四周压实。

1.4.6 喷淋窨水 秧田面积较大的可采用沟灌窨水,水不上盘面,窨透后及时排水,提倡喷淋窨足盘水。

1.4.7 清理沟系 播种结束后,清理内沟和围沟,开好排水口。

1.5 苗期管理

1.5.1 水分管理 出苗前保持基质湿润,缺水补水。齐苗至2叶期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盘土含水又透气,以利秧苗盘根,切不可过度控水导致根系受伤,也不宜板面长期淹水,不利于秧苗盘根。移栽前3~4d控水促根。

1.5.2 温度管理 出苗前白天基质表面温度在25~30℃,晚上不低于15℃。如播种期早或播种后平均气温低于25℃,建议在无纺布上加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全苗。

1.5.3 光照管理 出苗前尽量遮光以防高温烧苗,出苗后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让秧苗多见阳光。

1.5.4 病虫防治 基质育苗苗期一般无病害、草害不需喷药,重点抓好灰飞虱的全程防治。同时在移栽前1d普用1次药,坚持带药机插。

2 麦草机械全量还田技术

2.1 切碎麦草 在机械收割大、小麦时,用带切碎装置的收割机留低桩(小于10cm)收割麦子,并将收割机的切草刀片间距调整在5~6cm,使90%的麦秸长度小于8cm,这样机械作业,埋草效果才十分理想。

2.2 均匀布草 切碎的麦草要用机械或人工均匀分布在田间,杜绝碎草成条、成块、成堆现象。碎草成条、成块、成堆,不仅影响埋草效果,而且会造成稻种不出甚至成条、成块死苗。

2.3 撒施基肥 撒施基肥是在机械灭茬埋草前,667m2用2kg秸秆腐熟剂+45%水稻专用肥或复合肥30kg+尿素7.5kg拌混后均匀撒施。endprint

2.4 机械埋草还田 在施基肥后,用大中型拖拉机干旋耕1遍,旋耕深度16~18cm。麦田干旋耕结束后,及时上水泡田1~2d(以泡透耕作层、泡软秸秆为宜);薄水泡田(泡田水层要求高处见墩、低处有水);薄水作业(作业水层以麦秸秆触水而不浮不漂为宜),用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整地1~2遍。作业达到田面每cm2露草控制在90根之内),然后漫田等待插秧。

2.5 准备水稻机插 在漫田后,必须淀实2d(淀实目的是防止机插以后出现倒苗和漂秧),并清理浮草,搞好大田平整。高性能插秧机对大田平整的基本要求:一要“田平”。田面高低不过3.3cm;二要“水浅”。3.3cm水不露泥;三要“肥足”。氮、磷、钾等肥料营养元素数量足,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速效肥与迟效肥互搭配;四要“泥熟”。碎草与烂泥混匀混熟;五要“无残茬”,平整过的大田表面无浮草。

2.6 麦草全量机械还田的注意事项 一匀草要到位。切忌不可碎草成堆,否则会成堆发酵死苗,造成严重脱棵现象。二埋草要充分。旋耕深度要达标,灭茬要90%以上,否则增加旋耕次数和深度。埋草作业的水层要控好,否则,水大浮草多,水小作业难。三是增肥要合理。秸秆还田微生物分解作用“得氮耗糖”,需要向土壤增加氮肥,否则会与水稻争氮,影响正常生长。因此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每667m2基蘖肥需增加尿素7.5kg。

3 水稻机插技术

我市机插稻一般大麦后茬在5月15日左右播种,5月底前机插;小麦后茬在5月20日前后播种,适宜的栽插期6月的上中旬。机插面积比较大的种植户应根据机械型号和数量分期分批播种,每一播期间隔2~3d,最迟6月25日栽插结束。

3.1 精确栽插 本地选用的高速插秧机,行距是固定的30cm。只有调整株距,才能符合我地合理基本苗要求。适宜株距为12cm,栽1.85万穴/667m2。

3.2 调节秧爪取秧面积 栽插穴苗数符合计划栽插苗数,按照7.5~8.5万/667m2基本苗要求,取苗数应掌握在3~5苗,平均4.3苗。

3.3 提高安装链箱质量 要放松挂链,船头贴地,插深合理均一,控制栽插深度为2.0cm左右,有利于高产;栽插过深,活棵慢,分蘖发生推迟,分蘖节位升高,地下节间伸长,群体穗数严重不足;栽插过浅,容易造成漂秧。

3.4 调好田间水深 水层太深,易漂秧、倒秧;水层太浅易导致伤秧、空插。一般水层深度保持1~3cm,利于清洗秧爪,又不漂不倒不空插,可降低漏穴率,保证足够苗数。

3.5 提高机插质量 行走规范,接行准确,减少漏插,提高均匀度。做到不漂秧、不淤秧、不勾秧、不伤秧。

4 大田管理技术

4.1 增加基本苗 种子出苗、秧苗活棵返青、大田分蘖与麦草发酵腐烂(腐熟分解)同时进行。为了降低麦草腐熟对出苗率、成秧率、发生分蘖的影响,播种或移栽要增加用种量或基本苗,以确保适期够苗。在适期播插情况下,机插30~32盘秧苗/667m2,基本苗7.5~8.5万株,以减小株距、增加穴数来增加基本苗(防止包心苗)。

4.2 水浆管理 一要及时露田。栽后3~4d,秧苗活棵后及时露田2~3d,通气增氧(栽后如果阴雨天气,要排水露田,不能惜肥不排水)。二要及早开沟。露田期间要及早开好丰产沟,便于分蘖期水浆管理。三要保水化除。栽后7~8d(露田后)及时灌3~4cm浅水层化除和施分蘖肥,并保水4~5d。四要间隙灌溉。分蘖期坚持浅水灌溉,阴天以露为主,通气促根。五要当苗数达到穗数苗70%~80%时开始搁田、早搁。

4.3 前期增氮、增锌 麦草还田,前期麦草腐烂有“得糖耗氮”过程,中后期有“养分平衡释放”的特点,因此,前期增施速效氮肥十分重要。一般基肥加分蘖肥的氮肥用量占总氮量的70%左右。机插稻分蘖肥不能1次追施过多,以防伤苗。同时,为降低麦草还田田块发生僵苗的风险,在漫田后,每667m2增施锌肥2.5kg作面肥(要用鱼塘消毒的七水硫酸锌,而农用硫酸锌、多效锌等含量低、效果差)。根据我市的地力水平与目标产量,粳稻一般667m2总用纯氮量20~24kg,一般施氮肥比例为基肥:分蘖肥:穗肥4∶3∶3。其中,基肥一般667m2用45%复合肥30kg+尿素7.5~10kg,栽后5~7d(于栽后3~4d露田期间)结合除草施第一次分蘖肥,一般667m2施尿素5~7.5kg,再5~7d后看苗再施尿素7.5~10kg,促花肥(倒4叶)667m2施45%复合肥10kg加尿素5kg,保花肥(倒2叶)667m2施尿素5kg,最关键的是看苗施好穗粒肥,后期过肥田块穗粒肥适当少施,过瘦田块穗粒肥适当多施。

4.4 注意事项 病虫草防治,与其它没有区别。特别提醒:麦草全量还田成功与否,关键在埋草还田阶段和大田前期管理。埋草还田阶段切草要细、布草要匀、泡草要软、埋草要充分。大田前期,大量麦草还田以后,在腐烂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气体(硫化氢、甲烷等)对水稻根系和分蘖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前期及时露田、增氧、排毒十分重要。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配套技术高产栽培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东江本地早快速投产配套技术研究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
徐薯22号种植配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