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4-12-23胡春花
胡春花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及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课堂作为实施教学的前沿阵地,课堂管理效果直接影响教学实效性。由于信息技术课与常规课程不同,其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环境,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本文对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课堂管理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课程管理是教师为保证课堂高效有序进行,协调课堂中人和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1]。常规课的课堂教学组织严谨有序,有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教师的精心教学设计,师生之间实现情感上的互动与共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与常规课相比,其学科特点及特定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学生发生不良行为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学科,课堂秩序的混乱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加强课堂管理,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势在必行。
一、信息技术课堂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通常将信息技术课作为“副课”, 将信息技术课作为放松、减压的趣味课程,思想和行为怠慢,尤其是上机操作课,课堂秩序更混乱,课堂纪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受学生年龄特点的影响,当面对与教室完全不同的机房时,学生好奇好动,其生理及心理的特点都给课堂管理带来困难。心理上的不重视,很难使学生有严肃的学习态度,将信息技术课等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学生将“娱乐情绪”贯彻整个课堂,上课迟到、早退,打游戏、看视频、QQ聊天,躲在显示器后吃零食,随意更换位置等纪律散漫情况严重。
2.教学环境为学生“犯错”提供温床。
信息技术课时少,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了解,学生在心理上处于松懈状态,潜意识对信息技术课堂纪律不重视和不遵守,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机房这特殊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犯错”提供温床,机房是实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场所,它与教室是完全不同的教学环境。学生面对显示器的遮挡及网络的诱惑,与在教室中学习心理上相比,思想松懈,完全放松,精神处于激活、放松状态,表现活跃,不由自主地讲话、喧哗、摆弄设备[2]。
3.教师课堂管理方式不科学。
传统课堂管理教师往往采用管、卡、压的方式使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但是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渗透,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课堂管理的要求。近年来,虽然信息技术教师多为正规科班出身,专业素质大大提高,提高教学质量。但由于任课教师多数较年轻,没有班级管理经验,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及课堂驾驭能力存在不足。信息技术课时较少,师生之间的接触与了解较少,教师难以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一纸空谈。信息技术课不受重视,信息技术教师人微言轻,课堂管理办法及奖惩制度不能得到贯彻与落实。过于严厉或过于放松的管理方式都不利于良好课堂纪律的建设。
二、信息技术课堂管理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1.转变师生观念,培养学生自律意识。
要管理好课堂,首先就要转变师生观念,摒弃将信息技术课作为娱乐课的观念,转变对本学科的态度,避免思想层面对信息技术课的怠慢。逐步使课堂管理步入正轨,教学计划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能为了课堂氛围活跃,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质量、专业素质同样也影响着课堂管理,如果授课水平较低,乏味无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教师在学生面前无法树立威信,学生也会“专拣软柿子捏”。教师要转变观念,认真钻研,不断充电学习,拓宽知识面,与时俱进,提高自身魅力。此外,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学生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改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加强自身管理,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明确课堂管理制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信息技术课虽然具有其自身特点,但在课堂管理制度上与常规课应保持一致。要建立严格的课堂管理制度,约束学生行为,不仅体现信息技术课的特色,而且对常规课中学生迟到、早退等现象的约束在信息技术课中仍然适用。要使学生明确机房与教室一样,都是学习的场所,不是聊天、娱乐的场所,不是“茶室”也不是“网吧”,明确机房守则,明确自己的行为违反规章制度后所要承担的责任。要坚持常规课的各项纪律要求,对于违反纪律的现象一律严肃处理、严惩不贷。要明确本学习期的学习目标及期末成绩评定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意识到只用制度约束和管理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自动、自发、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
3.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管理好学生,就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与认识。课堂教学要对学生心理需求进行分析,从学生的兴趣、愿望出发,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信息技术课课时较少,师生间的沟通不多,而学生认为老师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反而大胆、放肆起来,自觉性较差,如果教师准确叫出每个学生名字,尤其是课堂上经常捣乱、纪律性较差的学生,那么课堂管理也就成功了一半。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功课掌握较好的特长生,教师要学会将其培养成自己的“心腹”,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优势,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不留给他们捣乱的时间,抓住学生的心理,确保全员参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强化课堂管理效果,确保全员参与,就要合理安排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能力较差的学生有事干,能力较强的学生进一步探索,确保课堂教学有序、高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肖伟东.浅探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6).
[2]陈丽红.新课程下有效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