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调查及分析

2014-12-23毛婷婷梁昌莲

关键词:艺体暴力行为暴力

毛婷婷,梁昌莲

(1.晋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2.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以语言为媒介对某一事件中的特定对象发表具有煽动性、攻击性、侮辱性的不当言论,或公开其隐私并影响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并对他人人格、精神和心理造成伤害的过激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大学生作为上网人群的主力军,如何认识和有效应对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便成了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1-4].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被试选取山西省三所大学为样点学校,在三所样校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年级、性别和学科性质,随机抽取240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1份.

本研究使用《网络语言暴力问卷调查》调查表,共25题.主要针对大学生对典型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和对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看法进行调查.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山西省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

山西省大学生呈现网龄长,上网时间长的特点.在本次随机抽取的221 名在校大学生中,对大学生的网龄、上网时长作了统计.其中,7.2%的大学生网龄在2 年以下,37.1%网龄在2 年以上4 年以下,30.8%网龄在4年以上6年以下,24.9%网龄在6年以上.其中48.4%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2 小时以上4小时以下.由于大学生长时间“生活”在网络世界中,因此接触网络语言暴力的机会就多,有可能参与到网络语言暴力中.

2.2 山西省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现状分析

2.2.1 山西省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暴力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有73.7%的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是不理性甚至非常不理性的行为.但是其中也有55.7%的大学生有过网络语言暴力行为,68%的大学生在两周或更长时间内有过攻击行为,其主要的攻击对象有演艺明星、奇闻怪谈和重大新闻事件.主要攻击行为是恶搞调侃、粗口脏话和匿名(或用他人的名字)恶意留言,攻击的地点一般为博客留言区、QQ 群和BBS.本次调查还了解到,88.9%的大学生攻击的对象为不认识的人和没有经历过的事.

2.2.2 山西省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

网络语言暴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本次调查所列的12种表现形式中,山西省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手段见表1.

表1 常见网络语言暴力行为Tab.1 Common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大学生通过粗口脏话侮辱、谩骂他人,过激性恶搞调侃和匿名恶意留言等方式对当事人进行攻击,对当事人造成身心伤害,构成网络语言暴力.虽然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但仍热衷于网络语言暴力行为.

2.2.3 山西省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成因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它与网络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有着密切关系.引起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最常见原因见表2.

表2 常见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起因Tab.2 Common causes of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首先,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被各种新奇的网络事件所吸引,从而参与到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除此之外,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为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因此大学生可以毫无顾忌,甚至是无缘无故地对他人进行攻击而不担心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同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着密切关系,大学生思想活跃、热情,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相对缺乏社会经验,这就导致了一些大学生没有进行鉴别就对“自己认同的人或事表示支持”,对自己不认同和支持的人或事进行攻击.加之大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较弱,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会在“情绪不佳”时恶语相向,造成网络语言暴力.

其次,同网络环境的开放性、隐匿性和虚拟性有紧密的联系,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构成了新的挑战.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得各种信息不经过滤而出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而大多数的网站都不需要采取实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种无拘无束的语言环境使得大学生肆无忌惮的发表任何言论而不考虑后果和负面影响.

第三,媒体的煽风点火是大学生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的原因之一.网络媒体为增加所谓的“卖点”,追求点击率,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常常不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发布一些具有煽动性标题的文章或具有情绪性的言论来吸引网民的眼球.大学生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容易失去了理性思考而实施语言暴力.此外,网络管道监管的缺失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2.2.4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暴力的现状

大学生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的人数众多,而男女生之间又有显著差异.

男生与女生在是否有过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方面有显著差异(见表3).大学男生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要显著多于女生.究其原因,一是男女生的性格特征不同,如男生在冲动、自信、外向的方面强于女生,而女生在克己、忍耐、谨慎等方面优于男生;二是男女生上网的目的不同,女生上网则更倾向于聊天或购物,男生更多的是为了玩网络游戏,而网络游戏更多涉及暴力画面和语言,这就更容易诱发了男生去参与网络语言暴力事件.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差异性Tab.3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differ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2.2.5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暴力的现状

受所学专业的影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的情况不同,调查结果显示学科性质与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有显著差异.

由表4 得知,艺体类大学生同理工类和文史类大学生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有着显著差异,艺体类大学生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均值和标准差均高于理工类和文史类大学生.

表4 不同专业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差异性Tab.4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major

艺体类大学生由于其专业学习的特殊性,使其情感丰富细腻,个性张扬偏激,感性思想强于理性约束[5],而普通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追求个性方面的欲望不如艺体类大学生强.因此,他们比普通人文学科的大学生更容易参与到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

3 结论和建议

山西省大学生能够意识到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是不理性的,但是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的人数众多.其次,山西省大学生的网络暴力行为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媒体的大肆宣扬有密切的关系.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参与到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中,艺体类大学生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的行为比理工类和文史类大学生的行为更显著.

针对这一现状,建议健全网络法制,实行网络实名上网;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从提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网络法制、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上网意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远离网络语言暴力行为.

[1]崔岚.高校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整治与网络法律意识地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232.

[2]郭爱涛.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1):76-80.

[3]旷芳.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成因及引导策略探析[J].学理论,2012(4):49-50.

[4]李宪玲.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5]俞红蕾.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对大学生的影响[J].教书育人,2012(10):56-57.

猜你喜欢

艺体暴力行为暴力
反性别暴力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暴力”女
高中艺体特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如何深化艺体教育创办特色学校
星湾学校:艺体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暴力云与送子鹳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