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另一面———体恤民情
2014-12-23刘照云
刘照云
陆机《辨亡论》指出:“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人怨。”陆机是东吴丞相陆逊的孙子,东吴灭亡时已二十岁,他说这话当有闻见体会。不过从史料看,曹操虽称得上奸雄,但还不同于历史上那些只知残虐百姓的暴君。他有时还是很能体恤下民疾苦的。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军阀兼并,群雄竞逐,兵强者胜,兵弱者亡,曹操又新失兖州,受到吕布的攻击,经濮阳之败,折兵损将,正需要补充兵员。但这一年蝗虫起,百姓大饿,以至人相食。曹操并没有在这时扩充军队让百姓养活,加重百姓负担,而是“罢吏兵新募者”。后来,他靠很少的兵力,用奇谋打败了吕布。
曹操还采用枣祗、韩浩的建议,实行屯田。最初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许下,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开芍陂屯田。贷给农民牛畜田地,用官牛的收谷按官六客四分成,用私牛的对半分成。屯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军粮,但也使一些无牛畜田地的农民生计有依。租税直接交官,不受地主的额外榨取,军粮也不是全部由农民负担。《魏书》说当时遭荒乱,军队没有粮谷,“饥则寇略”。实行屯田积谷,有一定的军需来源,曹操的军队应该可以不再随意寇略百姓。这对百姓有益,也是史家早有评论的。
募民屯田也采用农民自愿的办法。《三国志·袁涣传》记载,刚开始募民开屯田,一些人不乐意,纷纷逃走。袁涣对曹操说:“百姓安土重迁,应该顺从他们自己的意思,乐意的就招募他们,不乐意的不要勉强。”曹操听从了袁涣的意见,结果,“百姓大悦”。这也说明他是体恤民情的。
袁绍统治冀州,放任豪强兼并,结果租赋负担全落在贫弱的下民身上,他们常常卖掉家财,还不能交纳租赋。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消灭袁绍,九月就下令“重豪强兼并之法”,明令每亩纳田租四升、每户出绢两匹、绵二斤,不再额外多取,不准豪强藏匿不交,而让贫弱的百姓多交赋税。同时明令,免除河北人民当年的租赋。结果,“百姓喜悦”,这又是一个体恤民情的例子。
曹操还考虑到连年征战,很多吏兵死亡不归。他们的家里失去劳力,生活困难,甚至无法生存,流离失所。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就下令,死者家里没有基业无法自存的,官府供给他们的粮食不能断绝,长吏要经常去存恤抚循他们。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他又由此想到其他百姓。这一年刚刚遭受瘟疫,百姓已很贫困,加上军兴在外,垦田损少,曹操很忧虑,便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失去劳动力,又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由公家供养他们终身。这也是体恤民苦的一项措施。
曹操还写诗对汉末百姓遭受的痛苦深深同情。著名的有《蒿里行》,后六句这样写:“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伤时悯乱,苍凉悲楚,感情是很真挚的。
曹操能体恤民情,是因为他懂得民为邦本的道理。他是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深知如果老百姓被逼得没有活路。一旦起来造反就会有摧毁一切的力量。他也深知扫平诸侯,成就王霸之业,首先要收揽人心。
曹操恤民惜贫,和袁绍一类人不一样。郭嘉比较曹操袁绍二人,提出十胜十败之议,其中第七条就说,袁绍眼见到有人饥寒,会表示同情体恤,但没有看见的就不予考虑;曹操就不同,对目前小事有时会忽略,但对恩加四海的民生大事,虽然看不见却没有考虑不周的。郭嘉认为这就是仁胜。
郭嘉的意思是说,曹操不是只顾眼前,装模作样,而是采取实实在在的政策法令,从长远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这确是曹操恤民的特点,是他高于袁绍、衰术之辈的地方,也是他能打败强手、统一中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三国演义》里也都有反映。嘉靖罗贯中本尤为突出,后来的毛宗岗改本虽然删掉一些,但仍保留不少这类描写。
比如,写曹操统军伐张绣,见一路麦子已熟,老百姓却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割麦。曹操便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比如,官渡一战曹操大败袁绍,又引军到仓亭。作者先写当地百姓“箪食壶浆”欢迎他们,又借父老之口说,老百姓对袁绍早已怨声载道,盼着曹操军来就可望太平。而曹操则先对军士惊扰乡民深表不安,接着又号令三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
再比如仓亭大胜,众将劝曹操急攻冀州,作者写曹操说:“现在田里正种着庄稼,恐怕会荒废农民的生产,待秋收以后再来攻打也不晚。”这一处,嘉靖本还与众人说:“如果体恤下民,必然误了大事。”曹操却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如果废其民,纵得穿城,有什么用呢?”
《三国演义》是有抑曹操倾向的,毛本尤为明显。但在这些地方,对曹操的明达远见、体恤民情却能如实而写,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是很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