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数学课堂
2014-12-22石伟
石伟
《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解读》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只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格式,预设的目标在实话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的、灵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设定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并不缺乏教学资源,缺乏的只是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的眼光,对于那些非预设性的生成资源,需要及时抓取,开发其价值。正如叶澜教授所言:“突出了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同时也即突出了教育过程的生命性。”因此,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成了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那么面对数学中生成性教育资源,我们该如何驾驭,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看法。
促进生成的能力
有效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对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来讲,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角色,转变新观念,大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对数学教学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所谓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着教学过程中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行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例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在师生共同交往中发生的情境、问题等,如意见的分歧、思维的碰撞、感情的交融等。这些都具有非预期性、再生性、内源性、现时性等特点。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烈。”要促进教学资源生成有如下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主动交流 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不断产生思维困惑,使其在思维压力下,产生寻求答案的强烈欲望,自觉主动向小组其他成员寻求合作与交流。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题,解决数学题 如教学《比的应用》时,笔者先出示这样一道题:“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480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六年级人数相等的6个班,怎样分配才合理?”学生异口同声说:“平均分。”接着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李明与黄华合办股份制食品有限公司,李明出资20万元,黄华出资30万元,两年后盈利150万元,怎样分配利润才合理?还能平均分吗?”学生们纷纷说:“不能平均分了”“对,谁出资多,谁分得利润就多”“平均分,不合理”。笔者顺势引出:“有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的应用》。”在引入这节课时,笔者没有像以前的做法,只去出示一些填空等考查旧知识,再讲解新知;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旧有知识出发,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并向他们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了学习这节课的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在教师设疑激疑下点燃求知欲望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主动学习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设疑、激疑,让学生在设置问题的情境中,被一次次的“为什么”启开心扉,从而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这样,可以促发生成许多教学契机。
慧眼捕捉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或聚或散,或深或浅,或正或偏,生成性资源层出不穷,然而这些生成性资源并不都是有效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力、调控力。要慧眼识金,果断取舍,让有价值的资源渐入佳境,让看似平常的资源柳暗花明,让极易擦肩而过的资源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准备生成资源 要提高教学机智,及时应对课堂变化,前提是吃透教材,细致设计预案。
捕捉细节和意外事件,转变生成资源。能否将课堂意外事件转化成生成资源,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机智水平。适时把课堂细节和突发事件与讲课内容联系与转化,增加课堂趣味性生动性,突破学生吸收知识的固化模式,记忆在意外中学到的知识反而更加深刻。在教《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本想这节课很简单,只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排,什么列,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就行。没想到练习时笔者让位置是(3,4)的学生站起来,一下子站起来两个。说明笔者对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讲解不到位;何不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
师(顺势问学生):他们两个的位置是不是都能用(3,4)表示呢?
生1:对。
生2:不对,(3,4)只表示一个位置。
生3:(3,4),(4,3)它们的“排数”不一样,“列数”也不一样。所以是两个不同的位置。
生4:也就是说用数对确定位置,要数清列数和排数;还要注意顺序,先列数后排数。
用数对确定位置究竟应该注意什么?这一个就事论事、据实而定的数学问题,只靠教师的讲解是缺乏说服力的。因此,利用这一突发事件,启发学生凭借自己刚学的知识对“位置”的合理确定进行了各抒己见的现场争辩,并最终生成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究竟应该注意什么”的数学共识。
此外,利用课堂进展因势利导,扩增生成资源;调节课堂教学偏差,调控生成资源。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或插曲,及时转化调控成教学资源,消除偏差,对教学艺术更是一种升华。
巧妙利用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阐述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积极诱导学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同时,必须加强引导,及时调控,为生成性资源定向导航。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endprint
利用生成资源要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在倡导的“和谐教育”中指出:孩子需要充分表现自己才会出类超群,孩子缺乏“自我表达”就会失去自我认可的信心,从而影响了个体的全面发展。由于利用生成资源开展的教学,很少受到教材、教学大纲等因素的限制,可利用的教学手段、方法更多,所以在利用生成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时应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如:多让学生到讲台上“露露脸”;大胆说出心中的错误答案和解题过程。又如:笔者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根据学生水平,把较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编为一组,进行合作教学,由好带差,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甜蜜,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得自信、好学。
利用生成资源进行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永远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有着学习的需求和欲望。生成资源往往是课本内容的衍生和拓展,教学更具有开放性,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和个性特点,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教学中笔者把课堂交给学生,构建了宽松的讨论平台,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地展示自我,寻找成功。
利用生成资源进行教学时,教师仍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生成资源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理解水平,以他们能够达到的水平为目标,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此外,在课堂组织中,教师要及时调整好课堂气氛。当上课提问学生答错时,要多鼓励,不要羞辱,不能让学生失去再次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对于学生生成的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比较概括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归到符合学习要求的正确轨道上来。学生的错误是一种真实的、有价值的课堂资源,它是一面镜子,可知教学之得失。通过学生的错误,教师不但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还可以从中发现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针对交流中生成的这些错误,教师可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最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分类应用题时的一个小片段。
师:一瓶饮料,小枫第一次喝了kg,第二次喝了余下的,这时瓶内还余0.2kg,这瓶饮料原来有多少千克?
(在解答过程中)
生1:0.2÷(1-)+
生2:0.2÷(1-) ÷(1-)
生3:(0.2+)÷(1-)
生4:0.2÷(1--)
笔者并没有直接对学生的做法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合作交流,从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处理能事半功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掌握了解题方法,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拓展延伸的能力
“学习即成为(becoming),教学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正像《新课标》中所说那样:“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旨在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做实验前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高分别有什么关系?②如果把圆锥体装满沙或水倒入圆柱倒满了吗?此时圆柱的沙或水的高是多少?那么倒几次才能将圆柱倒满?③圆锥的体积怎么计算?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探索、讨论、交流、总结。学生经过亲身试验,激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即v=sh。不仅如此,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等底等体积时,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生成空间观念。这种安排,正如罗杰斯所认为的:“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地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等。以上这些作用,正是学生的智慧发展之源。
教学过程中是开放的,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要敏锐捕捉,充分利用有机地放大,适当地提升,努力建构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尽可能让课堂少留下一些缺陷和遗憾,这样的课堂必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无穷的魅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四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