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原人文精神与传播的内在同一性

2014-12-22贾士秋

南北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传播

贾士秋

【摘    要】弘扬中原人文精神需要以传播为载体形成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合力,中原人文精神与传播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即:传播是一种文化、中原人文精神是传播的产物、传播是形成中原人文精神认同的机制。

【关键词】中原人文精神  传播  内在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0.183

人文精神是特定社会群体在特定区域长期生产生活形成的一种精神质素,这种精神质素的价值在于给社会个体提供精神依赖,同时又给社会生产和运作提供价值观、信仰及智力支持。

在此基础上的中原人文精神,有学者认为:“它包含兼容并需、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具有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所倡导的敬岗诚信、劳动致富、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营造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中原人文精神是新时期河南发展的形象和精神面貌。”[1]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强调:实现中原梦,一定要弘扬中原人文精神。

中原人文精神与传播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弘扬中原人文精神需要以传播为载体,形成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合力。尤其在当下媒介融合发展趋势这一大背景下,弘扬中原人文精神亟需要传播理念的再造和传播路径的创新。但现有弘扬中原人文精神的很多路径往往有失空泛,其原因就在于忽略了传播这一维度在其中的角色和功能,或者说将传播这一指向淹没在了口号中,而没有认识到作为文化的中原人文精神与传播之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

一、传播是一种文化

传播是人类日常的遍在行为,也正因为其如此司空见惯才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演变的角度看,传播是人们存在的一种方式,或者说人类经由传播才得以形成。对此,施拉姆写道:“我们是传播的动物:传播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它是形成人类关系的材料。它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我们的感觉和我们的信息渠道。”[2]由此,可以看出传播之于人类的基础性意义。

人之所以要传播,其实质是要消除生存与发展的“不确定性”,这种对“确定性”的寻求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还包括对精神层面即意义的寻求,以获得心灵的庇护。库利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指出:“传播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3]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传播是一种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认同韦伯“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的观点,认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4]文化是人类的确定性存在,构成了人类栖居世界的“背景”。而这种“背景”的形成则有赖于传播,如果没有传播(人类生存日常的符号互动)以及依凭传播进行传承,文化将难以形成。

从传播行为本身看,其进行需要一定的“载体”,在宽泛的意义上讲,传播载体就是符号。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形式乃是人自身创造的真正的中介,借助于这些中介,人类才能使自身与世界分离开来,而正是由于这种分离,人类才能使得自身与世界紧密地联结起来。这种中介物的特性表征着人类全部知识的特性,它同时也是人类全部行为的典型特征”。[5]符号既是载体,又是意义,通过符号化的互动,人类才脱离野蛮的蒙昧状态走向文明。

符号是载体和意义的结合体,其实质就是文化。就此,怀特写道:“文化是一个连续统一体,是一系列事件的流程,是一个时代纵向地传递到另一个时代,并且横向地从一个种族或地域播化到另一个种族或地域。”[6]而这正是传播的状态,因此传播是一种文化,反之亦然,二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这也是传播与中原人文精神的内在同一性。

二、中原人文精神是传播的产物

“人文精神”(humanism)是源于欧洲14世纪以来的一种哲学或社会思潮。英国哲学家布洛克归纳了人文主义的三个特点:“集中焦点在人的身上”,“每个人都有人的尊严,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对思想十分重视”。[7]在西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是一面旗帜,张扬了人的理性,对中世纪黑暗统治进行了批判,是支撑西方文化的主脉。在一般意义上讲,人文精神关注人性、重视人的理性、崇尚人的尊严,追求人的终极价值,思考人类的命运和痛苦,具有超越意义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同样可以追溯到人文精神的源头。在我国文化中具有“元文化”意义的典籍《易经》中就有关于“人文”的阐释:“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将社会领域里的“人文”与自然界的“天文”相对比关联,涵括了自然和社会运行的规律,张扬着当时人类的理性和主体意识。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祖地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河南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塑造了文明健康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中原文化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正统,是华夏文明的文脉正根,既包含原创的中原文化,又包括创新了的外来文化,是集古今华夏文化之精华的根源性文化。

如前所述,文化是经由传播而形成的历史积淀,并且变动不居是其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根源。因此,中原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的集中体现,其形成及传承有赖于传播的持续进行。在此意义上,中原人文精神是传播的产物。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背景,中原人文精神同样渗透在各个层次的传播活动之中。

三、传播是形成中原人文精神认同的机制

人类生存对文化或意义的诉求,实际上是在谋求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以获得“确定性”并实现自我。而弘扬中原人文精神的意义也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认同,为河南振兴、中原崛起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为认同诉求的中原人文精神,其认同形成同样依托传播这一重要机制。

“认同”(identity)意味着“身份”、“同一”等含义,其指向“个体”及社会对某种意义的寻求和归属。“认同”意味着社会个体的自我定位和存在意义的确证,是对“我是谁”的诘问和索解。泰勒在描述认同的意义时写道:“知道你是谁,就是在道德空间中有方向感;在道德空间中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是好的或坏的,什么值得做和什么不值得做,什么是对你有意义的和重要的,以及什么是浅薄的和次要的”。[8]吉登斯指出,“认同”是人寻求自身本体性安全的产物。在他看来,所谓“本体性安全”是指“对自然界与社会世界的表面反映了它们的内在性质这一点的信心或信任,包括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基本存在性衡量因素”,[9]是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在社会中顺利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们只有确定了惯常的物质环境和意义情境,才能获得这种“本体性安全”。一旦这种确定性被打破,人们所依赖的这种“本体性安全”就会丧失,人们也就随之陷入本体性焦虑状态,个体的无意义感和人生的失重感随之产生。

“认同”是一种身份、一种意义或一种文化,为人们提供心灵的庇护,保证社会个体的“本体性安全”;同时,“认同”也是寻求身份、追逐意义以获得自我确定性存在的行为和过程。认同总体上可以分为有机联系的两个层面即“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就“个体认同”而言,认同主体在谋求认同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寻求自身历史的前后一贯和统一,以获求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灵状态;同时也在自我归类、自我定位中追寻横向的“类的确定性”。在这一层面上,“个体认同”实际上就是个体的自我形成。而较高层面的“社会认同”实际上是特定社会群体追寻一个共享的意义世界或文化背景,在这一文化背景的对照或衬托下获得群体的认同身份。

就此而言,中原人文精神作为认同诉求的对象,对个体的河南人而言意味着一种身份的寻求;同时,作为一种集聚中原文化的精神特质,中原人文精神也是河南人追寻意义确定的过程,是河南实现中原梦的文化背景。

而要使中原人文精神能够成为一种认同诉求,必须以传播为支撑,正是有赖于传播,人们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才能够实现。自我认同强调主体的能动建构,在自我建构过程中,主体展开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对此,泰勒指出:“一个人不能基于他自身而是自我,……而只有在其他自我之中,……或者在与某些人的对话关系中,我才是自我”。[10]社会认同亦然。

综上所述,弘扬中原人文精神需要从传播的角度切入,以传播为其重要机制,以认同为视角,谋求有效传播路径,才能够实现对中原人文精神现状的超越。

参考文献

[1]李琳.新时期中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学理论,2013,(8).

[2]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Cooley,Charles Horton. Social Organization: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Charles Scribners Sons.New York,1929.P.45.

[4]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

[5]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怀特.文化的科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1998.

[7]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8]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9]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0]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传播
优酷网自制剧的传播及受众战略研究
以影像为载体的河南非遗文化传播探究
电视如何借力新媒体提升传播力
读图时代下的传播活动图片化热潮
微信朋友圈传播体育信息的特点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