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转归的因素

2014-12-21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内瘤上皮复发率

周 芳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湖北 孝感 432000)

近年来,宫颈癌已成为继乳腺癌之后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每年大约新增46.6 万例患者,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情况更为严重,威胁着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1]。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一类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疾病的总称[2],根据其病理学分级主要分为CINI、CINⅡ、CIN Ⅲ3 级,临床调查发现,其发展为癌症的概率分别可达15%、30%、45%[3]。目前,由于CIN 病情进展较慢,且经临床治疗后可消退甚至逆转,这说明及时诊断和治疗CIN 对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CIN 患者的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但随着液基细胞学及阴道镜等检查的广泛使用,其诊断率显著升高,同时随着CIN 治疗方法的改进,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成为治疗CIN 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选取行LEEP 术治疗的CIN 患者240 例,收集其术前及术后随访的相关资料,以探讨影响LEEP 治疗CIN 转归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5 月至2012 年10 月于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行LEEP 术治疗的CIN 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均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增多等症状,行妇科检查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CIN者;2)经血β-HCG 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外妊娠及病原菌感染患者;3)无LEEP 手术禁忌证[4],且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1 年。纳入本研究的240 例患者年龄为21~62(33.72±9.04)岁;按照阴道镜活检的结果进行CIN分级:Ⅰ级96 例,Ⅱ级114 例,Ⅲ级30 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于月经干净后1 周行LEEP 术,具体操作如下:1)术前禁止饮水,以便排空膀胱,嘱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外阴、阴道进行常规消毒,使用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观察并使用希乐碘溶液标明宫颈表面移行区范围,对病变程度进行评估;2)使用美国Wallach QUANTUMA 2000 型LEEP 刀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选取50 W 功率,切除厚度约6 mm,对宫颈进行电击切割,此过程中要注意电极转动的速度和方向,切割至碘试验区外缘5 mm 处停止并取出电极,锥状切除移行区的病变组织及部分宫颈管,后使用球形电极进行电灼止血,必要时对难止血的患者可进行缝合或使用明胶海绵填塞[5]。手术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同时进行阴道消毒,常规服用抗生素药物以防病原菌感染,或者加服止血药物等,嘱咐患者短期内禁止进行性生活、盆浴以及妇科检查等侵入性操作。

1.2.2 HPV 检测方法

用专用的HPV 取样器收集患者宫颈分泌物,采用杂交捕获试验技术[6](hybrid capture Z,HcZ,美国Dignene 公司)检测样本中HPV DNA 的含量,以HPV-DNA 含量≥1.0 pg·mg-1作为阳性标准。

1.2.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于LEEP 术后进行跟踪随访,术后每4 个月随访1 次,至随访满1 年后,改为每6 个月随访1 次。随访内容包括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观察术后半年内有无出现CIN 复发,若无即为治愈[7]。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的相关情况,具体包括患者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是否吸烟、术前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情况、有无HPV 感染、病变是否累及腺体、手术切缘、病变范围等。

1.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IN的复发情况

LEEP 术前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如表1 所示。术后240 例患者中218 例患者未再次出现CIN,治愈率达90.83%;22 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9.17%,其中Ⅰ级2 例、CINⅡ级11 例、CIN Ⅲ级9 例,均再次行LEEP。

表1 240 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病理结果 例

2.2 LEEP 治疗后影响CIN 转归的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比治愈患者和复发患者的相关资料发现,治愈患者的年龄、术前HPV 感染、手术切缘情况、病变范围、是否累及腺体等方面与复发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前病理结果而言,与CINⅠ级的患者相比,CINⅡ级、CIN Ⅲ级的患者复发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均<0.05);而2 组患者的初次性生活年龄、是否吸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初次性生活年龄、是否吸烟对于CIN 转归无影响。见表2。

表2 LEEP 术治疗后影响CIN 转归的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的逐年升高,每年的致死人数也不断上升,约占女性肿瘤致死人数的10%以上[8],因此,加强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IN 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宫颈癌疾病研究的深入,CIN 的诊断逐渐成为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方法,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手术切除是治疗CIN 常用的根治性方法,包括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术等,但传统的手术疗法并发症较多且不能满足患者的生育要求,因此,LEEP 凭借其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及可保留生育能力的优点,逐渐在CIN 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但LEEP 依然有病灶残留及术后复发的情况发生,影响疾病转归的缺陷[9]。

本研究通过对240 例行LEEP 术治疗的CI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218 例治愈,22 例复发,复发率为9.17%;治愈患者的年龄、术前HPV 感染、手术切缘情况、病变范围、是否累及腺体等方面与复发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病理结果与CINⅠ级的患者相比,CINⅡ级、CIN Ⅲ级的患者复发率显著升高(均P<0.05);而患者的初次性生活年龄、是否吸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复发患者显著降低(P<0.05),表明年龄的增加与CIN 的转归有关,年龄越大的患者越容易出现复发,与孙华盛[10]的报道结果一致,因此,在临床中须重视对于高龄患者的随访。手术切缘阳性患者CIN 复发率较阴性患者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在行LEEP 时对于宫颈切缘的灼烧,使得部分病灶被掩盖,导致病灶残留。彭永排等[11]在对高度CIN 电环切术后复发因素的预测研究中发现,手术病理切缘阳性与CIN 的复发密切相关(P<0.01)。Salani 等[12]对1 278 例CIN 患者行LEEP 治疗后发现,切缘阳性患者的复发率高达19.4%,远远超出切缘阴性患者的复发率。HPV 感染也是导致CIN 易复发的重要原因,本组研究显示,术前感染HPV 的122 例患者中,复发18 例,复发率为14.75%,较未感染HPV 患者的复发率显著升高(P<0.05)。刘素琴等[13]在对术前CIN 的高危型HPV 病毒负荷量与CIN 治疗后复发的关系发现,术前HR-HPV 负荷量与CIN 呈等级正相关,可增加术后CIN 复发的危险性。此外,病变范围、是否累及腺体、病理分级等也对CIN 的复发具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LEEP 术对于CIN 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年龄、术前HPV 感染、病例分级、手术切缘、病变范围等均会影响CIN 的复发,应加强对于高龄、切缘阳性、术前HPV 感染、病例分级较高等患者的筛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CIN 复发率。

[1]郝瑞凤,王培玉.宫颈癌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探讨[J].医学综述,2009,15(10):1495-1498.

[2]邢大宏.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关系及高危因素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09,30(21):2697-2699.

[3]崔满华,许天敏,林杨.宫颈病变的过度治疗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4):301-303.

[4]刘小英.Leep 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28 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10):93-94.

[5]张志红.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 治疗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13):165-166.

[6]高玉华,高岩,汤巍巍,等.高危型HPV DNA 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治中意义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1):1548-1550.

[7]曹旭,吴文芳,姚小艳.LEEP 诊断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4):547,557.

[8]李倩,洪颖,周丽丽.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复发高危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3(3):220-222.

[9]陈颖颖,洪颖.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高危因素的Meta 分析[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0):2707-2712[2014-02-07].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LYD201210035.htm.

[10]孙华盛.LEEP 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56 例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3):3473-3475.

[11]彭永排,周晖,卞丽娟,等.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33(5):619-624.

[12]Salani R,Puri I,Bristow R E.Adeno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uterine cervix:a metaanalysis of 1 278 patients evaluating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conization margin status[J].Am J Obstet Gynecol,2009,200(2):e1-e5.

[13]刘素琴,田瑞云,柳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型HPV 负荷量对治疗后复发的影响[J].实用肿瘤杂志,2012,27(1):52-54.

猜你喜欢

内瘤上皮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