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

2014-12-21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强的松紫癜肝素

邵 莹

(洛阳市交通医院药房,河南 洛阳 47100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症状有皮肤、黏膜的自发性出血,血常规检测可见血小板减少,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原因,根据病情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2 种,急性多见于儿童,成年女性则多为慢性[1]。血循环中抗血小板抗体的存在是导致慢性ITP 的主要发病原因,它可以使得血小板受到破坏,导致血小板急剧下降,当血小板过低时则出现紫癜症状,血骨髓象检查可见骨髓中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并且幼稚化。临床上常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对此病进行治疗,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治疗后达不到理想的效果[2]。笔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应用于ITP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1 月至2013 年6 月洛阳市交通医院收治的ITP 患者64 例,均符合第三届全国血液学会制定的ITP 诊断标准。其中男34 例,女30例,年5~67 岁,平均34.6 岁;病程0.5~18 年,平均4.6 年;血小板计数(20~42)×109L-1,平均(32.16±5.5)×109L-1。64 例患者均有皮肤紫癜症状,伴随症状:月经过多4 例,鼻腔出血5 例,牙龈出血3 例,黑便6例。将64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强的松(杭州美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 mg·kg-1·d-1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生产)于腹部脐旁进行皮下注射治疗,2 次·d-1,2 500 U·次-1。均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治疗后每3~4 d 复查一次血常规,并密切观察注射部位以及全身出血的状况。比较2 组治疗后1、2、4 周的血小板变化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疗效标准:显效为血小板计数上升≥100×109L-1,持续时间达2 个月以上;有效为血小板计数上升(≥50~<100)×109L-1,持续时间达2 个月以上;好转为血小板计数上升(≥20~﹤50)×109L-1,持续时间达2 个月以上;无效为血小板计数无法升至正常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小板计数

观察组治疗后1、2、4 周血小板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 ,×109 L-1

表1 2 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 ,×109 L-1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19 例,有效10 例,好转2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0.6%(29/32);对照组显效9 例,有效11 例,好转4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62.5%(20/32)。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抗体的形成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这使得血小板的形态及其功能受到损伤,而容易被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使其在体内的寿命缩短[3]。血小板的减少使得人体正常的凝血功能受到了影响,有可能会引起皮肤、黏膜的自发性出血现象。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输注血小板治疗是过去对ITP 的常规治疗方法,但有部分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使用这些方法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并且这些难治性患者往往血小板过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出血,甚至导致重要脏器出血,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低分子肝素可以使巨核细胞血小板系统增生受到刺激,从而使得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以及骨髓中巨核细胞的数量上升,并可以对巨核祖细胞增生以及巨核细胞的成熟产生刺激作用;血小板Ⅳ因子(PF4)是一种调控血液细胞生长的重要因子,它可以对巨核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发育起到负调控的效果,低分子肝素可以抑制PF4 对血小板发育的这种负调控作用,从而使得巨核细胞的发育加快。强的松可以使血小板抗体产生受到抑制,同时也可以对抗体与血小板结合起到抑制作用,从而阻止了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吞噬,血小板的寿命延长了,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也受到了限制,患者的出血症状也被控制了;同时强的松还可以刺激骨髓造血,使毛细血管的脆性降低,达到改善出血症状的效果[4]。

本研究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以及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1、2、4 周血小板计数均较对 照组显著 上升(P<0.05),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表明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应用于ITP 的治疗,不仅可以促进血小板的产生以及发育,同时还可以增加血小板的寿命,对出血症状进行有效的控制,治疗效果显著。

[1]张立群,陈懿建,罗金莲,等.他莫昔芬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女性难治性ITP 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0):1671-1673.

[2]张媛媛,许华,陈治珍,等.中药配合激素治疗小儿慢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 癜29 例[J].陕西中 医,2010,31(3):303-304.

[3]刘兵,陈惠仁.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与单独应用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比较[J].河北医学,2013,19(9):1302-1304.

[4]林庆志,邓伟国.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102.

猜你喜欢

强的松紫癜肝素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强的松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及强的松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