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课程教学中文化融入的思考
2014-12-20张树光
张树光
摘 要:语言反映文化,文化通过语言得以表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同时也是两种文化的对译。因此,本文提出了翻译课程教学在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应该重视和传播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翻译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现状;接着阐明了翻译课程教学中文化融入的必要性。最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翻译课程教学中文化融入的途径和方法。希望本研究对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翻译;教学;文化;融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66-0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程度的日益深化,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大,对翻译人才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以语言知识技能为基础的翻译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要求。传统的翻译课程教学模式遭受巨大冲击,人们对翻译课程教与学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知。翻译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交流,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翻译完成的不仅是语言模式转换,同时也是文化模式的转换。如何在翻译课程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是翻译教学能否走向成功地关键。
一、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现状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翻译作为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外界交流的直接媒介。因此,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的对外交流而言,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然而,传统的翻译课程教学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以词、句、语法为主的翻译训练占主导地位,将语言与文化割裂开来。由于英语文化知识的欠缺,导致学生对翻译材料的理解不够准确,翻译过程中意思表达不够得体。
语言不仅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语言所反映的是不同民族的心理思维、历史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形式之间很自然地具有信息通道,而不同的文化形式则可能产生文化障碍,阻塞信息通道的畅通。在两种语言进行对译的过程中,如果不考虑语言文化背景,有些地方便难以理解。在我国翻译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文化信息输入欠缺、对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视不足和培养力度不够,根本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既定目标。
二、翻译课程教学中文化融入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脱离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根植于其所属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带着该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烙印和社会气息。不同语言文字包含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对其文化的了解。充分感受目标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翻译的质量。脱离文化语境的单纯语言基础知识训练,不能称之为成功的翻译教学。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而且也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翻译水平高低的评判标准,不仅取决于译者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表达,而且取决于其对原作所承载文化因素和文化蕴涵的正确解读。翻译资料往往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文化因素渗透于语言的方方面面,提高翻译水平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感知性。教师要注意讲解各种表达法的文化内涵和外延联想,教会学生从文化内涵来分析理解文本,并且使他们逐渐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及语言表达上的不同,提高跨文化意识。
在翻译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渗透文化知识,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促进学生内化语言和领悟文化。适当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知识,将枯燥单一的英汉翻译练习与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机结合,以此来丰富和完善翻译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层理解,使学生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和理解本族语和目的语,还可以培养其文化鉴赏能力及提高文化敏感度。只有翻译课堂教学服务于实践,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社会培养语言知识熟练、文化知识广博的复合型人才。
三、翻译课程教学中文化融入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巧妙解读文化信息
充分利用翻译课程的教材,借助一些翻译材料,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将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起来。素材中大多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师可结合翻译教材的设置、根据翻译内容的需要适当地融入文化知识讲解,如:介绍英语国家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历史变迁、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饮食习惯、气候状况、宗教信仰等,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让其适当了解西方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性及价值观等文化信息。
翻译课程提供的素材,语句优美,语言地道,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师可适当地穿插翻译理论及技巧的讲解,巧妙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掌握适度的翻译技巧既是翻译能力训练的基础也是重点所在。翻译时注意词汇的文化意义,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直译可以保持原作的风格,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保持原文形式。意译通过对原文深层意蕴的理解,用不同于原文的表达方法,表达原文的意思。在翻译训练过程中适当地引入词汇的文化信息,介绍相关的神话、典故和寓言等方面的背景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输入文化背景知识,加强英语思维培养
每个社会和群体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习俗,文化的差异导致语言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了更好地用英语与人交流,我们应该导入文化教育,将英语思维培养与翻译课程教学相结合。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学会应用英语思维,就可以摆脱母语思维定式对英语表达的影响。培养和使用英语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易地了解英语国家人们进行交流的规则和习惯。
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促使学生将语言与文化相联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国外新鲜事物的了解,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鉴于此,与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的翻译实践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英语国家人的思维方式。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能够逐渐用英语思维思考和表达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日久天长,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并熟练运用英语思维习惯,形成瞬间条件反射,在英汉两种思维中自由切换,原本杂乱无章的语言规律和结构方式变得清晰流畅起来,英语翻译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endprint
(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感受中西文化差异
在翻译课程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借助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文化输入,创造一个特定文化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机会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异国文化氛围。与其教师枯燥地讲授,不如利用相关的电影、电视、幻灯片等架起文化的桥梁,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背景知识的小短片,不但能提供给学生最新最生动的语言与文化信息,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和电视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并与我们的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
翻译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各种视听媒体、网络和广播电视的优势,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探究新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录像和图片介绍英语国家文化信息,让学生感受异国文化背景下同龄人的生活和学习,能够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使学生产生了解更多信息的渴望。使用案例分析法,列举由于英汉文化差异引起的有趣故事,生动而具体,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也有助于他们超越文化障碍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增强文化知识积累
翻译的过程是一个精研细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理解原文时,不但要理解原文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字里行间传递的文化信息。由于理解与思考的深层次性,需要学生掌握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翻译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大量实践的结果,知识的内化过程在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输入的社会文化知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内化,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乃至整个交际能力都无法得到进一步提高。仅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培养能力的需要,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
在英汉两种文化的对比和学习中增强文化知识的积累,就会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敏感度,对要翻译的材料有更深层次、更精确的体会。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接触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感受和拓展文化,以此来增强其文化修养。教师可介绍一些英语学习的网站,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简单的外国名著,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和文化,提醒学生在平时阅读中主动发掘和积累文化背景知识。组织与文化有关的专题讲座或趣味性的知识竞赛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化交流,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增强文化知识积累。
翻译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以语言为媒介实现跨文化交际。站在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角度,文化输入在翻译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传授翻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必须要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和蕴含文化信息的解读。通过文化融入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只有充分发挥教材优势,积极营造文化氛围,适度输入文化知识,学生才能在提高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以更精确更地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
参考文献:
〔1〕陈葵阳.从建构主义观点谈翻译课堂教学[J].中国翻译,2005(3):78-81.
〔2〕丁小凤.关于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1996(2):23-26.
〔3〕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47-49.
〔4〕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56-58.
〔5〕马冬虹.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6〕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11-17.
〔7〕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J].上海翻译,2006(3):37-40.
〔8〕杨学云.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文化导入研究[J].外国语文,2010(4):127-130.
(责任编辑 姜黎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