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探

2014-12-20郑金彪张玫

关键词:新探创业培养

郑金彪++张玫

摘 要:创业型人才指的是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能够自主创办、发展、壮大企业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商机识别能力,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和能力;同时,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创业课程、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比赛、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来实现。

关键词:创业;人才;培养;新探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57-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同时,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些都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做出调整和创新。创业型人才概念的出现,正是这种现实要求的结果。为了探究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不少学者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不过,从当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来看,培养创业型人才仍然任重而道远,仍然需要对此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就此作一思考和总结,以求方家指教。

一、创业型人才的内涵

创业型人才的内涵丰富,反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因而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刘文伟和何崚认为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质,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开拓性、创造性地工作,并随时准备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才”[1]。与刘文伟和何崚的看法不同,韩利辉认为“创业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创业家才能,善于发现机会并通过创办企业、动员和组织生产要素的生产性努力,以抓住利益机会实现自己理想和追求的人员”[2]。肖红伟则认为“创业型人才是潜在的创业人才,他们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具备了一定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能够发现创业机遇并有勇气敢于承担风险去抓住机遇的人,而不管其目前在不在创业或将来会不会创业”[3]。连小敏和阮秀庄与肖红伟的看法相似,认为“创业型人才,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有两个维度: 一类是培养能通过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商机的创业者,即企业家;另一个是非创业人群中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具备创业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相应的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的人才”[4]。而郑其绪和程曦认为“创业型人才就是指那些具有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独立开拓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服务的人”[5]。李涛和郭宗和与前面连小敏和阮秀庄看法基本一致,认为“创业型人才的界定应该建立在广义的创业概念之上,只要能够发扬创新创业精神,创造事业新业绩、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都是创业型人才,既包括企业创办者,也包括企业内部创业者和岗位创业者”[6]。

综上所述,创业型人才并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具备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能够创办企业的人才,还指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开创一番事业的人才。不过,创业型人才这一概念的提出,当初主要是为了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当前各高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培养具备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能够创业企业的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创业型人才就是指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能够自主创办、发展、壮大企业的人才。

二、创业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与研究型、应用型人才不同,创业型人才在素质和能力上的要求更高更多,主要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商机识别能力,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事业上取得较大成功的人,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创业型人才也不例外。创业活动是一个较为复杂、充满未知数的商业冒险活动,在这过程中,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随时都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或挫折,也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或矛盾,因此,要想取得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行动、敢冒风险、敢于拼搏、勇于承担责任,能够很好地去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或挫折,去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矛盾。

同时,创业活动从准备到启动,需要创业者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和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其中包括调查分析市场前景、布置创业场所、购置创业有关物品,在创业过程中要积累和运用一定的人脉关系;一旦创业失败,这些损失将无法挽回,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无法承受这种压力的。而创业活动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很多时候需要多次尝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比如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经过多次失败、挫折也不气馁,最终取得成功。所以,面对暂时的困难或失败,创业者只有能够坚持不懈、不屈不挠、顽强努力,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二)敏锐的商机识别能力

商机识别能力亦称商业敏感性、商业嗅觉,指的是能够发现、识别一个潜在的具有一定市场前景、商业价值的机会的能力。商机识别能力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极为重要,一方面,如果没有敏锐的商机识别能力,即使你有很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欲望,做了很多很充分的准备,你也不一定能取得较大成功,因此,可以说,敏锐的商机识别能力是一个创业者成功的前提;另一方面,整个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如果一个创业者没有很敏锐的商机识别能力,就很难在这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发现商机,找到突破口,很难认识、抓住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技术、新手段中蕴含的机会,自然很难取得创业成功。所以,敏锐的商机识别能力是一个创业者成功的保证。

(三)很强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每一个创业成功的人所必备的能力之一,这是因为创业活动是一项实践性活动,创业者发现商机,并因此而做好创业计划,最终是需要去筹备、去行动、去拼搏才能变成现实的,仅仅停留在脑海里想象和设想是不可能获得创业成功的。特别是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竞争对手多如牛毛的今天,创业者要面对的问题及其解决难度均比以前更多更大,对创业者的实践能力也就有了新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对已经做好的创业计划能够迅速有效地执行,并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很好地解决问题。endprint

(四)很强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7]。创新与创业密不可分,创新是创业成功的有力武器和坚强支撑,不仅可以使创业活动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可以使创业活动发展壮大,出奇制胜,迅速取得成功。与此同时,创业活动的启动、发展也在推动新技术、新手段、新物品的发明和创造,促进科技更新,从而促进创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创新能力是创业型人才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三、创业型人才培养途径

创业型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但其实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获得。高校作为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创业型人才。

(一)建立完善的创业课程

创业课程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基础,是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的主要渠道。一门好的创业课程往往能影响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和态度,或许还会影响到大学生自己的人生规划。因此,建立完善的创业课程对培养创业型人才来说极为重要。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通识性课程、专业性课程和技能性课程。其中通识性课程重在打下大学生的创业基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讲授时间可安排在大一下学期。专业性课程则是有针对性、专门就某个领域的创业活动而设置的课程。这就需要根据高校下面的院系专业的特点,设置有专业特色、符合本专业实际情况的创业课程。当然,也可以设置跨专业、跨学科的创业课程。讲授时间可安排在大二学年。技能性课程主要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业技能,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数据与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建设与管理能力等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讲授时间可安排在大三学年。

(二)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和有力保证,是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发明者和实施者。但是,当前各高校对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是特别重视。导致承担创业型人才培养任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总体素质不高。为了能够很好地培养创业型人才,各高校必须要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吸引高学历、高职称、富有创业教育经验的教师,积极参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其次,聘用在创业教育上有着丰富经验的校外教师,充实这个师资队伍;再次,可以广泛发掘校友资源,聘请在创业上已经取得成功的校友回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从而使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师资队伍多元化、精干化,实现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目的。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比赛

创业比赛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给学生讲授创业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且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比赛,比如开展创业计划项目比赛、创新创业比赛、商机识别大赛、网络创业大赛、创业知识比赛等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比赛,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并以此积累一定的人脉关系。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参加这些创业比赛,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四)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还离不开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创业文化是指与创业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中包括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如何来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定期创办创业文化节、创业故事会,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展览、创业知识竞赛等途径来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

参考文献:

〔1〕刘文伟,何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

〔2〕韩利辉.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2).

〔3〕肖红伟.论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09(6).

〔4〕连小敏,阮秀庄.大陆香港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5(z1).

〔5〕郑其绪,程曦.创新型人才与创业型人才内涵及外延比较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6〕李涛,郭宗和.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

〔7〕吴怀宇,程光文,丁宇,龚园.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探创业培养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珍珠港事件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