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学生审美缺失现象探析

2014-12-20张艳红杨书评

关键词:大众文化

张艳红++杨书评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学生在审美方面存在较多缺陷,审美取向单一、审美趣味较低、审美理想不够完善;同时,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还存在着尊崇本民族文化、排斥他族文化现象,这些对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对此应从课堂、校园环境等方面予以积极引导。

关键词:审美缺失;图像化叙事;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50-03

在近些年的美学教学中,感受到高校学生在审美素养方面有了诸多提升的同时,也不断发现他们在审美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比如不知美到底为何物、不知如何入手把握对象的美,比如审美取向单一、审美趣味低俗等现象,这对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不良影响。

一、审美缺失现象的表现

大学校园毕竟远离社会的喧嚣与骚动,远离社会的现实与功利,这是个能够很好地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净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确实在不断的提升当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面对纷繁的世界、人生以及众多艺术品时,大学生在审美方面的缺陷和失误也鲜明地彰显出来。

(一)审美取向单一,审美趣味世俗化

近几年课堂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通过给学生欣赏各样的图片及影视艺术片段等音频视频形象化地展示各类艺术品,以此来帮助学生感受和欣赏文学艺术。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当说到某部电视剧或影片时,学生大都看过,而说到影视剧改编而来的文学作品时,学生大都不曾真正阅读过纸质文字。视觉文化占据着大众视线的潮流也直接体现在大学生身上,学生们更喜欢以图像化的方式如影视作品去理解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而在欣赏各种艺术品如影视作品时,学生们更喜欢能给人更多视觉享受的作品。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在世界电影史上地位卓著,但学生看片时仍时感遗憾,黑白片总觉色彩单调,引不起观看的欲望。对学生来说,视觉享受的魅力胜过作品的内涵。刘震云是当下很热的一个作家,他的《温故一九四二》被导演冯小刚改编成为电影。但学生在看片后的讨论中直言,如果不是老师推荐,他们不会去看这部片子,内容压抑,令人感伤,学生们更喜欢内容轻松娱乐,画面华丽精致的片子。这样的审美取向使他们在选择审美对象时对流行文化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好莱坞大片、韩剧、欧美流行音乐常常是他们的首选。他们关注唯美浪漫的爱情、赏心悦目的画面、打动心曲的音乐,他们注重的是形式的精美,而不过多关注内容的深度、人性的深度。这使他们错失了欣赏很多精品的机会,他们总是跟着潮流在走,缺少辨识良莠的意识和能力,审美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审美趣味世俗化。

(二)审美理想缺失

审美理想是欣赏者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的理想形态认识,也是审美的最高标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审美理想,它在人们的审美欣赏中占据着重要的指导性位置,决定着人们选择怎样的审美对象、做出怎样的审美判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需求、审美趣味。不能说大学生没有对美的需求和设想,但显然他们的审美理想是不够完善的。“什么是美,美是什么”,这是自古美学家哲学家争论的难题,但美的对象应该会有什么特点,审美中主体应该具有怎样的审美态度这都是大致已有定论的。而因为缺乏审美理想,即便面对上佳的文艺作品也很难获得审美享受,不时还会表现出不该在审美时出现的功利性态度,这更加远离了审美。审美需要的是人与对象的直觉交流,进而达到精神层面的沟通。从欣赏者而言,在审美时当然需要摆脱生活的功利性进入审美状态,缺少真正审美经验的学生们在这一点上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的。具有了审美态度后,若缺少审美理想,即较完善的审美标准,也难以对作品做出准确的把握。这主要表现在对对象的表层感受上,缺少对作品的深层次体会。这在欣赏经典作品时表现得更为突出。课上欣赏经典雕塑《欧米哀尔》时,许多学生直接表现出对这一丑陋女性的厌恶之情,他们把在生活中对丑的态度直接带进了审美中。不曾把对象当做艺术品,自然也不知“丑”有何美可言。什么是真正的美,在他们的头脑里没有清晰的轮廓。油画《梦娜丽莎》美在何处,小说《1942》怎样震撼,他们并没太大的兴趣,也不会去真正思考。审美时缺少真正的审美感受体味,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审美积极性,对美的审视不甚了了。这种状态体现在生活中,就是对美丑现象识别的误区,标榜个性,以丑怪为美,迷失了自我。

(三)审美能力较低,审美视野狭窄

以上两点原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他们的审美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而在民族地区高校中,有不少纯粹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或来自牧区或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区,从小接受的是民族语言教学,接触的是少数民族文化,然而在大的教学环境之下,他们要接受全国性质的高考,所以他们也在学习与普通汉族学生一样的初高中语文、历史等教学内容。也许他们有幸接触到两种民族文化,但他们恰恰在这种学习中出现了很多不好的后果,既对汉民族文化了解有限,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也是限于皮毛。他们在审美方面比较汉族学生明显体现出审美能力较低、审美素养较差的现象。对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诸如鲁迅的小说、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歌甚至毫无印象,这使他们在学习上、审美上明显落后于同时期的汉族同学,这也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非常苦恼的问题。

二、原因探析及解决策略

(一)图像化叙事的影响

文学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人类的传播媒介也经历了口语媒介阶段、文字媒介印刷媒介阶段、电子媒介阶段三个主要阶段。当代是电子媒介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电子媒介强调技术化,艺术借助电子媒介这一介质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受众。视觉文化占据了主流地位,图像化叙事成为最主要的叙事方式,它能提供给观众强烈而丰富的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的感受。这对民众的审美取向产生了主要影响,即从传统的专注纸质文本阅读转向视觉文本阅读,纸质阅读逐年下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从阅读本数来看,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7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喜欢并追逐着图像化叙事为主的文化样式,如影视作品、装帧精美附有大量图片的图书、杂志,能提供视觉、听觉享受的网络。这使当代大学生比以往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文艺作品,视野较从前学生开阔,但这并未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他们的审美仍然主要体现在对图像的表面化解读上。endprint

这和大众文化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大众文化贴近民众日常生活,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侧重浅层次的信息发布。与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并不追求对问题的深度解读,产品具有娱乐性、通俗性的特点。电子媒介是大众文化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也正是电子媒介使大众文化成为了能被群众接受的最主要的艺术消费对象,大众文化在当下有着无可比拟的主要的位置,这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有关。在此情形下浅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方式。大学生们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大众文化的审美诉求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所以即使面对可称为精英文化的文学艺术经典,依然采用大众文化的感受模式去审视,这对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显然是没有帮助的。

面对以上的审美现实,首先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读图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文字媒介,图像化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形象,这是图像化叙事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它节省了读者的想象力、感受力,但也在削弱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长久阅读后,读者的审美感官能力被弱化,审美鉴赏力自然也会退化。面对视觉文化占据主位这一现实,受众应对的主要策略是提高自身的读图能力,这需要更为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想象力和理解力。这时“读”不是简单地浏览画面内容,还要充分调动起视觉以外的感官如听觉、触觉等,感受画面形象及由之传达的深层信息;不但看到图像,还要理解图像的形式策略、技术手段,进而把握内在的意味传达。这需要教师选择精品,在课堂上运用专业知识加以讲解,对学生的学习和审美给予引导。如曾经大热的犯罪电影《七宗罪》,学生们除了看到一个惊悚的故事外,是否还能够感受到画面设计中阴雨连绵的背景渲染、经典音乐的配乐,是否真正思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身上可能犯过的贪吃、嫉妒等错误或是罪过。具备较高的读图能力,需要慢慢强化学生不仅见形式更见意义的能力,即高级的审美直觉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渐学会区分视觉文化的良莠,其审美趣味就会日趋健康高雅,审美理想在这一过程中会逐渐明晰。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大众文化的特点,与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总体呈现出通俗性、平民性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众文化就是庸俗的、缺少文化品位的。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波普艺术,充满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因素,现在看来,很多作品是值得关注并具有艺术品位的。如波普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安迪·沃霍尔的油画《200灌康柏牌罐头》和《玛丽莲·梦露》,显然不仅是对人或物的简单重复与复制。其次,通过开阔审美视野改变学生审美取向单一、审美能力较低的状况。学生在阅读视觉文本时,随着其读图能力的加强,逐渐对作品有较完整地把握,在此基础上,引导其阅读相关的纸质文本,如由电影而至小说文本的阅读,使其渐渐将兴趣点转向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雅文化。电视剧《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在有趣的情节背后,到底作者有怎样的艺术匠心?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片段,感受小说人物个性,领会丰富内涵,学会思考。比如《西游记》广受欢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还是洋溢其中的童真童趣?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大学生应该更多关注高雅文化,感受和思考有益于社会和人生、甚至人类发展的问题,在专业知识的引领下,通过对其他文化内容的审视,建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育体制之憾

不可否认应试教育在当下学校教育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虽然在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方面,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但这无法从根本上改观以学习成绩、以分数选拔生源的现实,尤其是初考、高考。面对这一现实,直观的数据是中国人出国留学人数在逐年攀升中,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甚至在2013年约有百万高中生弃考。固然这有中国人物质生活提升的原因,但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教育之痛。从教学内容方面看,以语文教育为例,语文教师、家长对学生读书的重视从未冷却过,但学生读书时间有限是一个客观现实。此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引人深思。学习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单元知识点讲解把握、试题练习以不同方式贯穿在教学中,而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之美、文学之美,则不在主要教学范围之内,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应对考试。当学生进入大学后,我们发现,学生学了11年的语文,空有着关于语文的干巴巴的知识,却无法切实感受一篇文章的诗意美感。一篇文章总是被学生解读得生硬、僵化,无非是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而已。应试教育抹杀了大多数学生感受文学魅力的可能。应试教育之弊也体现在音乐美术体育教学上。走过小学后,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接触到艺术了,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校园外面的艺术类兴趣班从来不乏生源。民众认识到艺术对于培养孩子素养的作用,却也在利用这一兴趣为孩子在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中提供又一个砝码。学生们一次次与最佳的审美途径擦肩而过。

所以,对大学生而言,在可以真正充分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的大学校园里,必须面对自己11年教育中的缺憾,多多读书,多多投入艺术的怀抱,全身心感受文艺之美。而最切实可行的改变就是大学课堂,这是大学生丰富自身的最佳途径。现在国学复兴,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比如《〈论语〉研究》《史记》,此外文艺类如《英文电影赏析》《戏剧研究》等(赤峰学院公选课),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用相对专业的眼光去欣赏文艺作品,提高审美素养。其次,调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校园歌手大赛,甚至于迎新送老晚会上的多样节目,都是对学生审美的一次潜移默化的教育。

很难想象,盲目追随潮流在走,不知真正美为何物的人会有怎样良好的素质。大学时代,需要什么,相信什么,追求什么,这些明确以后,大学生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肩负国家社会重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才能成为具有诚信、友善、爱国、敬业的合格公民,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近年来“传统”在大众文化中的“生长”——以“现象级”影视作品为探讨中心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让音乐学习“生命在场”——大众文化语境下儿童音乐审美体验再探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简析中国大众文化
性别化的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北美的中国性别史和城市大众文化研究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类问题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