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日焰火》中黑色背景下的暖意探析

2014-12-20郑正平

关键词:暖意

郑正平

摘 要:近期,由刁亦男执导,廖凡、桂纶镁、王学兵领衔主演的犯罪爱情电影《白日焰火》登顶2014年第64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宝座。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中国向好莱坞经典致敬的黑色电影,影片中黑色电影的黑色元素十分明显,拥有着惊悚、悬疑等“重口味”标签。然而,《白日焰火》却不仅仅只是一部普通的仿照好莱坞经典的黑色电影,而是融入了特殊的中国元素的电影,在其浓厚的黑色背景下,更多的涌动着暖意。本文就《白日焰火》中黑色背景下的暖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白日焰火》;黑色背景;暖意

中图分类号:J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35-02

2014年3月21日上映的由刁亦男执导,廖凡、桂纶镁、王学兵领衔主演的犯罪爱情电影《白日焰火》,刚刚上映就在第64届柏林电影节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熊奖,其男主角廖凡还凭借此影片一举拿下了第6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在国内外获得了极高的赞赏。《白日焰火》也成为继《一次别离》之后,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唯一的一部同时获得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男主角奖的“双熊”影片。《白日焰火》的创作起源于霍桑的小说《威克菲尔德》,由于导演刁亦男独特的思维和视角,才最终呈现给了大家一部如此精彩的影片。

我们都知道,“黑色电影”主要是指归属在犯罪片以及侦探片里的一种特殊风格的电影,往往都较为注重道德层面上的腐化,一般的媒体界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黑色电影应当是好莱坞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前后出品的黑白电影,在当代社会,也总是不乏打着“向好莱坞致敬”旗号的黑色电影,但往往其效果都不佳,而《白色焰火》无疑是这其中较为成功的一部并不算十分标准的“黑色电影”。《白日焰火》是近些年来中国电影界迈向国际的较为成功的案例,具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造诣,虽然外媒对于《白日焰火》多评价其是“黑色电影”,可实际上,它并不算一部完全的“黑色电影”,只能说这部影片偏向于“黑色电影”,并将“黑色电影”中的黑色元素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像《白日焰火》的主海报一样,乌黑的煤矿堆遮住了湛蓝的天空,运煤机还在不断地往下倾倒煤块,而就在这高高的煤堆下露出了一双手,一双带着血但是却紧紧握住的手。从海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白日焰火》在惊悚、悬疑、重口味等等“黑色”的背景下,却有着藏不住的暖意,而又正是这藏不住的暖意,成为该影片脱颖而出的点睛之笔。

一、《白日焰火》影片剧情分析

《白日焰火》是一部中国的犯罪剧情片,讲述因一起碎尸案件而引发的爱情救赎的故事。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在1999年在北方哈尔滨的一个小城发生的一连串的离奇碎尸案,在警方介入调查之后,由于在煤炭车之中发现了由王学兵饰演的梁志军的身份证而断定了梁志军就是死者。这时,由廖凡饰演的刚刚离婚的男主角张自力发现了两名可疑的货车司机,却在追捕货车司机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两名货车司机枪杀了一名警员,而张自力由于防卫过当将两名疑犯当场击毙。这个意外让张自力失去了刑警的工作,被调到了一家煤场当起了保安,并一度失意酗酒,生活萎靡不振。

影片就是以这样一个带有悬疑、惊悚色彩的碎尸案件为开端,逐步展开了它关于男女主角的爱情救赎。五年后,类似的连环碎尸案件再一次发生在这个小城,已经退役的警察张自力在无意间得知了死者都与一个洗衣女工有着密切联系,而这个由桂纶镁所饰演的洗衣女工恰恰就是五年前认定的被害人梁志军的妻子。张自力开始主动地接近吴志贞,想要查清事情的真相,但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外表冷艳孤傲的吴志贞所深深地吸引,最终和吴志贞相爱。一次吴志贞和张自力在滑冰回来的路上被人跟踪,跟踪者杀死了拦路的警察,张自力却根据被杀死的警察留下的车牌号发现了还活着的梁志军。梁志军的被发现将整个影片故事的发展推入了高潮。吴志贞在警方的逼问下供出了丈夫梁志军在当年抢劫误杀他人并抛尸的犯罪事实,而也正是梁志军相继杀死了两名跟吴志贞关系亲密的男子。在吴志贞的配合下,警方将梁志军在抓捕过程中当场击毙。

故事发展到这里,看起来就结束了,可是张自力却觉得这件事另有蹊跷,他又找到了还在经营一家名为“白日焰火”的夜总会的大衣主人的妻子,最终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吴志贞在当年是洗衣工人的时候曾经损坏了一件大衣,遭到了大衣主人的勒索和强奸,吴志贞反抗并最终杀死了大衣主人,而梁志军为了妻子抛尸并隐姓埋名地过了五年。

作为一部悬疑片,《白日焰火》的剧情起伏回转,拥有着悬疑片该有的足够的看点和卖点,故事层次也十分鲜明,每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物的出现,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画面的定格,实际上都推动着整个影片的发展和深入。

二、《白日焰火》中黑色背景下的暖意

(一)剧情:浓重的黑色却掩盖不住生活的本真

整个影片的故事都发生在1999年的哈尔滨,导演选择了这样一个具有俄意式风格的城市作为影片的开展地,却并没有突出哈尔滨的华美与繁荣,而仅仅是将其作为一个冷漠、衰败、残破的偏远小城,街道逼仄,房屋老旧,人烟稀少,仿佛是一个被遗忘的、停止了发展和前进的城市。导演在关于这座城市的表现中,有意地避开了城市“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场景,将重要的戏码基本都安排在了浓厚的夜色下,昏暗的路灯、破旧的建筑、冰冷的空气,无一不透露出一种衰败的阴冷气息。在这样一个被遗忘的城市里,在这样一个已经彻底坍塌腐朽的世界中,出现什么样的丑陋和罪恶都不足为奇,所以影片中后来的煤堆中的碎尸、普通的面馆里走出来的人的惨白而诡异的眼睛,那些出现在人们各自的记忆中混乱的、罪恶的记忆,仿佛都顺理成章,仿佛都可以被原谅。

可《白日焰火》却又不仅仅是这样。在这个肮脏而浑浊的世界里,依然有尽忠职守的警察在艰难地捍卫着所剩无几的正义,尽管他们渺小如尘土,尽管他们在这片以嗜血为生的土地上被压抑、被扼杀,他们依然在用自己卑微的躯体挡住横飞的子弹和罪恶。这个复杂故事里的种种因果,仿佛画了一个圆圈,走到终点恍然发现又是起点。影片在最后才将镜头回归到了这个城市最平常的生活场景上:张自力和一群老朋友在酒桌上热闹地碰着酒杯,一如他几年前的简单,仿佛那些燃着鲜血的过往、那些绚丽却内敛的爱恨只是白日的一场过分美丽的烟火,凄艳之后也只留下了袅袅余烟。导演最终还是没有将影片展现的过于黑暗,仍是留给了大众一些生活的本真的展现,也正是这些本真,让影片更像一场激烈的梦,仿佛从未发生,却又感受得那么真切。endprint

(二)爱情:黑色背景下的爱情如白日焰火

影片对于张自力和吴志贞的爱情场面始终没有过多的描写和展现,只是简单的几次出游。这样暧昧的展现并不足以满足大众的情感需求,可是作为一部商业悬疑片,却更加符合这部影片的格调和定位。就像在这个一片荒凉的城市里出现的带着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气息的吴志贞一样,他们的爱情仿佛也并不激烈,只是带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暧昧。如若爱过,他们的爱一直以欺骗为基础,张自力为了查明碎尸案的真相而爱,吴志贞起先一直选择逃离,在真的爱了之后,却又为了最后的一丝保命的念头而爱。他们的爱就像缠着纱布的伤口,表面上无关痛痒,可撕开纱布,便是鲜红的血肉淋漓;如若不爱,他们虽放纵冷漠,可骨子里却又有着掩盖不住的一身傲气,又怎么肯仅仅是为了目的而蛰伏。他们的爱以鲜红的血为基础,来的更加猛烈又难以割舍。

张自力和吴志贞,他们都是深陷在罪恶与欲望中的挣扎者,张自力一出场便是带着一身的颓废和放荡,而吴志贞却有着异于这座城市的妩媚和美丽。他们的组合无比的诡异却又契合,可这样沾满鲜血的两个人,却也有着跟普通人无异的、对生活对爱情最纯真的渴望。他们也会去约会看电影、滑冰,他们也会去坐摩天轮,他们也会在摩天轮到达最顶端的时候忘情地拥抱。影片的最后,吴志贞平淡地说着她对生活的诉求和对爱情的愧疚,而张自力却是选择了亲手的断送,他在白天的楼顶,燃放起了火焰为爱送行。一个人许是为了良心的安稳,许是为了所谓的正义,连情感都可以出卖,让人在悲叹之余更觉得凄凉。

(三)展现:生命的厚重和人性的蠢蠢欲动

整个影片的镜头展现风格一直都带着沉重的意味,在这种压抑之下的爱情也好、背叛也罢,似乎都有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美国独立电影网站Indiewire在评价这部影片的时候认为:“在纯粹的本能反应层次,《白日焰火》很好地实现了合成过程,但它的节奏有点奇怪,较难把握,开始很快、很圆滑,后面又很慢、有些附庸风雅。而影片最终使人灰心,刻意地模糊了一开始看起来很有潜力的黑色电影框架。”影片的整个故事看起来似乎并不难懂,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了,所谓的悬念和惊悚只不过是借用镜头的丰富的表现力,而导演和编剧却为这个简单的故事撑开了一整个庞大的表演的空间,从故事背影的设置,到最后爱恨落败的收尾与润色,一直被压抑的黑色罪恶和情感似乎一直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宣泄的出口,可事实上最后在白日燃起的焰火却正是这部影片所绽放的唯一的一抹白色。

看似压抑看似黑暗,可细看便会发现,导演在整部影片的展现中并没有过多地展现所谓的“重口味”,碎尸、杀人等足够血腥和黑暗的场面似乎都被一笔带过,在弱化了这些真正的黑暗之后,所突出的所谓的“黑色”其实只不过是我们脑海中所强加给这部影片的。影片中还有大量的嘈杂的背景音,洗衣店里轰隆轰隆的滚筒、小孩放鞭炮的轰鸣,这些杂音并没有被弱化,反而被突出,成了整部影片当中最真实也是最贴近生活的“留白”,恐怕这也是导演想要给我们展示的在厚重的生命和丑陋的人性下,生活其实还残留了一丝空白。

三、结语

《白日焰火》这部影片的成功不仅仅源自于剧情的跌宕起伏、人物的个性鲜明和人物之间爱情和仇恨的交融,还包括了其独特的视角和展现手法的极大成功。周黎明在评价这部影片的时候说:“《白日焰火》很容易做成廉价恐怖片,但编导刁亦男采用了黑色处理,传承了黑色的批判精神,又自成一体,既不同于经典的黑色片,也不同于宁浩那种色彩浓烈的黑色张狂。它更压抑,从某个角度讲也更荒谬,就像是大白天放焰火,是不合情理的。但现实本来就不合情理,所以,稍微超现实一点反而更接近现实。”从影片整体上来看,整个剧情和人物在经历了徒劳无功的绽放之后,终于回归到了自然和原始,就像焰火,拼尽一生力气,换得那一刹如白昼的绽放,却在顷刻间又消失殆尽。《白日焰火》作为一部黑色影片来说,或许是不完整的,虽然其中到处充斥着黑色元素,但却也有着掩盖不住的暖意,而正是这些黑色和暖意的融合,让这部中国式的黑色经典获得了如此的成功。

——————————

参考文献:

〔1〕胡黎娜.中国电影中的黑色元素探析[J].当代电视,2012(4).

〔2〕《白日焰火》:中国式黑色电影的璀璨之光[J].中国日报网,2014-2-16.

〔3〕邓钦.《白日焰火》:非典型的黑色元素[J].中国文化报,2014-3-15.

〔4〕张彬.论黑色电影的艺术魅力[J].视听纵横,2008(6).

(责任编辑 孙国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暖意
意聊
中国力量为何成 法兰克福车展中的一丝暖意?
等雪来埋我
果实红了
中国红 暖意过节
词语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