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乐曲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与阴阳和合之美

2014-12-20唐建军

关键词:阳刚

唐建军

摘 要:道家思想在我国流传了数千年,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十分深重的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音乐的美感划分上。中国古典音乐具有阳刚与阴柔两种美感,将两种美感相结合则会形成平和中正的和合之美。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古代乐曲的阴、阳之美,并重点分析阴阳调和在乐曲中的体现。

关键词:阳刚;阴柔;阴阳调和;古典乐曲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15-02

一、引言

阴阳,是我国古人对大自然的看法,古代劳动人民将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事物看作对立关系,并将这种对立的关系统称为“阴阳”,例如,山为阳水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白昼为阳黑夜为阴等等。阴阳观念在古代中国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认同,因此人们将阴阳观念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方面,如历法、医药、数学等,而古典音乐中也同样包含着阴阳观念。乐曲的基调、意象、情感等元素通常可以划分为阳刚、阴柔两种美感。音乐中的阴阳不但相互呈现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可以相互交融,构成和谐的乐曲形象。笔者主要分析音乐中阴柔与阳刚美的特点及区分,并研究阴阳和合在音乐中的体现。

二、阳刚和阴柔的区分及对我国古典音乐的影响

(一)阳刚和阴柔的分类

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中,许多艺术形态、形象、风韵等都可以划分为阴柔与阳刚两种美感。在艺术范畴中,所谓阴柔的就是指悠远缓慢的韵味,所谓阳刚就是指强劲磅礴的韵味。刚柔对立统一的学说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清朝学者归纳了前朝最富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对刚、柔进行了诠释,将阴与柔、阳与刚结合起来。同时,清朝学者将刚、柔视为美感的分类,认为一切美感都具有阴柔或阳刚的特点。同时具有阴与柔这两个特点的风格包括:悠远、沉静、清逸、柔和等;同时具有阳与刚这两个特点的风格包括:奔放、豪迈、悲壮、雄浑等。清朝的学者在对阴柔、阳刚进行诠释时认为,要想达到极致的美感,应将阴与柔、阳与刚进行结合[1]。唐朝名士司空图在其诗歌作品中也曾经提到,像诗歌等富有韵律的文篇大多具有阴柔美或阳刚美的特点。司空图举例说,作品的风格偏向阳刚美通常都具有豪迈、辽远、磅礴等特点,作品的风格偏向阴柔美通常会具有淡雅、婉转、华丽等特点。

古琴是一种高雅的乐曲,是我国封建时期社会名流和隐士抒发情感的重要乐器。我国传统古琴曲大多诞生于儒家文化盛行的封建时期,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乐曲风格偏向阴柔。古琴曲在具有阴柔美的同时还包含着阳刚美。如果乐师在琴曲中抒发忧心惆怅的思虑、凄凉悲怆的遭遇或悱恻缠绵的情感,那么古琴曲调就会偏向阴柔;如果乐师在琴曲中抒发的是对黑暗社会的激愤或是国仇家恨,乐曲旋律体现出的就是阳刚美。阳刚与阴柔在我国古代传统民间歌曲中也有所体现。我国传统民间音乐但凡为歌颂劳动人民的歌曲大多属于阳刚美,曲调高昂热烈,但凡为歌颂婚恋情爱的歌曲一般具有阴柔美,曲调温婉缠绵。

(二)阴柔和阳刚对古典音乐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学者都对阴柔、阳刚这两种风格进行过分类和阐述,由此可见,这两种风格在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基础,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所有艺术作品风格特点的总和:每一篇艺术作品,如诗词、乐曲等在艺术形态与格调上都具有一定特点,而这些特点都包含于阴柔和阳刚这两种类别。

2.阴柔与阳刚相互渗透交融:在艺术作品中,阴柔及阳刚之间并不是相互分离隔绝的状态,而属于相互交融、渗透的关系。由于阴阳和刚柔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将阴柔与阳刚加入到艺术中,令二者相互融合,可以充实传统艺术的内涵。

(三)阴柔和阳刚的来源及在我国古典音乐中的体现

1.乐曲的阴柔与阳刚审美来源于儒道思想。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特点广泛体现于我国古代的各类音乐中,在古典音乐的发展道路上阳刚与阴柔这两种风格特色无处不在。我国在封建时期长期受到儒家与道家两大思想派系的影响,因此儒道思想在古代音乐文化中也有所体现。道家学派认为道法自然,主张淡泊雅正,儒家学派崇尚中庸之道,主张平和中正。在我国的古典乐曲中,阳刚和阴柔是最主要的两大类别,要想掌握我国古典音乐的精髓,首先必须对阴柔与阳刚这两大类别进行研究和了解。

2.阴柔美在古典乐曲中的体现。明朝著名琴师徐青山是虞山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作的《二十四况》中便包含了中正平和与淡泊雅正思想。这部著作反对琴曲节奏过快、琴音虚浮,尤其排斥哀伤悲切的作品,主张淡雅婉转,对后世乐曲创作产生了深重的影响。在徐青山之后,虞山琴派的作品大多富有清微淡远的色彩,倾向因柔美,如名曲《良宵引》[2]。

3.阳刚美在我国古典音乐中的体现。我国古代有许多经典的古琴曲目,其中有一些乐曲的基调明显倾向于阳刚风格。例如竹林七贤中嵇康所作的《广陵散》,阮籍所作的《酒狂》等。《广陵散》在我国古代是一首十分特殊的乐曲作品,这首琴曲是一代名士嵇康在临死之前愤然弹奏出的悲慨之音,抒发了嵇康内心的悲怆与沉痛之情。《广陵散》这首琴曲包含了作者激烈的情感,震撼了无数后人。这首琴曲演奏起来气势惊人,营造的情境磅礴恢宏,乐曲中大量使用“拔刺”指法,使壮怀激烈的情绪直抵人心,《广陵散》是十分典型的阳刚乐曲[3]。

三、辩证统一的和合之美在我国音乐中的体现

(一)古典音乐中的辩证统一思想

道家开创的阴阳学说集中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思想。在阴阳学说中,世间万物并不是相互分隔撕裂的,也不是绝对独立的,在对立的两种事物之间会有相互交融、相互联系的中间地带,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而阴与阳、刚与柔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乐曲中阴与阳、刚与柔也可以实现相互融合渗透,从而形成一种趋于中性的和合之美。在我国的古典音乐曲目中,除了阴柔与阳刚两种风格之外,还存在着阴阳、刚柔相互渗透的情况,因此部分乐曲作品虽然整体基调倾向阳刚,但并不显得十分刚强壮烈,一些作品虽然整体基调倾向阴柔,但也并未显得十分轻柔婉转。许多乐曲作品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呈现出的是倾向中性的和合之美。endprint

(二)和合之美在音乐作品的体现

下面,笔者结合具体乐曲作品来分析和合之美在我国古典乐曲作品中的体现。

项羽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代传奇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十分富有传奇色彩,数千年间项羽的故事一直是民间学者十分喜爱的创作的素材。在古典音乐作品中也包含着大量关于项羽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琵琶曲《十面埋伏》,这首乐曲描述的是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最后不得不乌江自刎的故事。此外还有同为琵琶演奏曲目的《霸王卸甲》,这首乐曲同样讲述的是项羽的垓下之战,但这首乐曲与《十面埋伏》在立意上存在区别[4]。虽然这两套乐曲都是经典的武曲,但《十面埋伏》主要讲述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的战斗场景,描述项羽如何在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危急境地带领士兵英勇作战,乐曲的旋律十分激昂壮烈,能令人联想到楚汉两军的激烈交战,因此富有阳刚美。《霸王卸甲》在故事情节上与《十面埋伏》相同,同样采用琵琶对项羽沙场点将、列队、出击、交战等情景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但与《十面埋伏》不同的是,这首乐曲中讲述更多的是项羽个人的心情和感受,站在项羽的角度来表达对战役的看法,描述的核心内容是楚霸王的个人悲剧。这首乐曲的主要情感基调是悲哀壮烈,同时还有一代英豪面临穷途末路的悲凉,及霸王别姬的凄婉悱恻。

从演奏手法上看,在琵琶曲《霸王卸甲》中,采用绵绵不绝的轮指控制琴音强弱,令琴音不断由强转弱、由弱转强,这样的演奏如怨如慕,令人听来愁肠百结,通过这样的演奏方式形象地体现出了西楚霸王在四面楚歌的环境中凄恻决绝的内心情感[5]。在这套武曲中包含“霸王别姬”这一段,在对这段情节进行描述时,采用绵长的滑音来表现霸王与虞姬告别时内心的凄恻酸楚。在《霸王卸甲》这套武曲中,既包含了描述战役的激昂曲段,同时也有描述项羽内心情感的哀婉曲段,因此同时具有阳刚美与因柔美。尤其是在《霸王别姬》这以段曲子中,不但表现了战争的壮烈,同时表现了项羽与虞姬依依惜别的愁绪,因此兼具了阴阳和合之美。

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事物具有阴阳、刚柔的对立特点,例如平缓的草原与巍峨的高山,奔腾的江河与涓细的溪流,千年长青的松柏与一岁一枯荣的野草等。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人们往往也会借用自然界中的千种事物万般风景来表达音乐的阴柔与阳刚之美。例如,人们会通过鸟鸣来表达冬去春来,用呼啸的寒风来表达秋往冬至,因此阴阳结合形成的中性和合之美在乐曲作品中会呈现出千万种不同的姿态。和合之美在我国许多音乐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例如我国西部的民族音乐豪迈奔放,很容易让人对阳刚美产生想象,但与此同时西部民族音乐中同样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爱情的歌颂。又如,江南水乡的音乐很容易令人对阴柔美产生联想,但在《梁祝》的套曲中有一段描述的是“祝英台抗婚”的激烈情景,歌颂英台用于反抗父母之命的气魄,体现出江南音乐的柔中有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古典乐曲中,根据乐曲包含的情感、旋律基调以及乐曲的意向可以将乐曲划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种美感。乐曲的阳刚与阴柔美并不是互相分裂、互不相干的关系,相反,在某些情况下乐曲的阳刚美与因柔美可以相互变换、融合,并形成一种新的美感,为听众带来全新的感受,这种调和了阴柔与阳刚的美感即是和合之美。阴阳调和,是我国道家学派提出的观点,将这一观念与乐曲相结合,可以令乐曲呈现出平和中正的状态。

——————————

参考文献:

〔1〕郭树荟.在琴学世界中集合真情与思想——成公亮《秋籁居琴话》读后[J].人民音乐,2010(6):116-117.

〔2〕蔡钊.中国器乐艺术的阴柔之美[J].音乐探索,2010(3):55-56.

〔3〕胡龙.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倾向初探[J].大众文艺,2011(16):12-13.

〔4〕杨永蕾.中国古典音乐中的艺术内涵体现[J].芒种,2012(14):67-68.

〔5〕杨洲.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华民族精神[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80-181.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阳刚
幼儿园阳刚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商丘市某幼儿园为例
趣味绅士
一个人比往常更早醒来
康熙:阳刚雄健
觉醒
分布式电驱动商用车驱动防滑控制
论祝嘉“阳刚”书法美学观
“硬汉子”和“弱妹子”更易得癌
诱人的共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