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饰与多饰

2014-12-20张晓

关键词:另类定义

张晓

摘 要:“双饰”与“多饰”的定义中,都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作为“双饰”构成要素的先后出现者,可以不是“词”,可以不是“同一个”,可以多于“两”个。“多饰”定义中的“同一个”和“语言形式”所指不够明确,“一语双叙”仍然留有“双饰”和“两”个的痕迹。“同形同音异义”连用为一般类型的“多饰”,“同形异音异义”连用可以视为另一类型的“多饰”。“多饰”与顶真、相向、回文几个修辞格存在兼属问题。“异形同音同义”连用为另一类型的“饰演”。

关键词:双饰;多饰;定义;另类“多饰”;修辞格兼属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60-04

“双饰”与“多饰”的拈出与得到广泛的认可,对修辞格的研究,对语言表达的艺术化,明显具有实际意义。

作为修辞新格,它们也注定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一、“双饰”“多饰”定义的再探讨

“多饰”与“双饰”关系密切,“双饰”为“多饰”的产生基础。

(一)“双饰”定义中的局限性

“双饰”修辞格始创于谭永祥,出自《“双饰”修辞格》(《逻辑与语言学习》1992年第1期)。在谭永祥的其他一些重要著作中,也都可以见到相关的论述:

在上下文里利用词的多义或者修辞义,使同一个词先后表达两种不同的意义,就好像同一个人先后饰演两个不同的角色一样,这种修辞手法叫“双饰”。

……

厦门这个地方实在不错。现在是群贤毕至……怎么把方言工作做好,是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考虑的事。厦门的空气这么好,方言学会的空气也得跟厦门的空气一样好。

(李荣《汉语方言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语文研究》1982年第1期)

第一和第三两个“空气”是指“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第二个“空气”是指的“气氛”,即“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象或景象”。(《修辞新格》1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10)

“双饰”的定义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词”

“词”值得斟酌。从理论上看来,不仅是词,语素和短语也可以先后出现,并且“饰演两个不同的角色”。在“双饰”的论述中,可以见到语素或者短语先后出现的用例。例如:

第二位汪太太过了门没生孩子,只生病。在家养病反把这病养家了,不肯离开她,所以她终年娇弱得很,愈使她的半老丈夫由怜而怕。

(钱锺书《围城》)

“生孩子”的“生”是词,“生病”的“生”是语素;“养家”的“养”是词,“养病”的“养”是语素。

我们食堂样样“刮皮”,只有马铃薯“不刮皮”。

(《语文战线》1983/1)

两个“刮皮”都是短语。

第二天,又上课。几个相当用功的学生兴冲冲地给老师送上了几个答题的卷子。他们说,他们已经做出来了,能够证明那个德国人的猜想了。可以多方面地证明它呢。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哈!哈!

“你们算了!”老师笑着说,“算了!算了!”

“我们算了,算了。我们算出来了!”

“你们算啦!好啦好啦,我是说,你们算了吧,白费这个力气做什么?你们这些卷子我是看也不会看的,用不着看的。那么容易吗?你们是想骑着自行车到月球上去。”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

老师的“算了”是词,“作罢”一类意思,“算”只是语素;学生的“算了”是两个词的组合,“算”为“计算数目”一类意思,是词。两个“算”明显有别。

先后出现的,可以都是语素,可以都是词,可以都是短语,也可以一方是词,另一方是语素或者短语。

2.“同一个”

“同一个”值得斟酌。从理论上看来,并非“同一个词”的同形同音词,完全可以先后出现,自然而然地“饰演两个不同的角色”。在“双饰”的论述中,已经出现同形同音词先后出现的用例。例如:

有“面子”的,拉的没面子;

没“面子”的,拉的尽面子。

(立然辑《拉煤》,《中国青年报》1981-01-18)

“情面”义的“面子”与“粉末”义的“面子”,只是书写形式相同,读音形式也相同,意义方面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应该视为同形同音词。再如:

甲 三十年前,人吃粉丝。

乙 那么现在呢?

甲 现在弄不好粉丝把人给吃了。

乙 这俩粉丝概念也不一样。

(孙晨、马东、姜昆《我有点晕》)

两个“粉丝”是同形同音词。

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安妮日记》等书封面上的广告语,2006-01)

两个“大家”,含义完全不同,也是同形同音词。

同形同音词不是“同一个词”,而是不同的词。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06)中,两个“面子”、两个“粉丝”、两个“大家”都是作为不同条目处理的。

3.“两”

“两种不同的意义”、“两个不同的角色”的“两”值得斟酌。正如《修辞精品六十格》(谭永祥,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11)论述“双饰”时所言,“连用一般以两项为常见”,但就本质而言,既然可以“双饰”,也就可以“三饰”、“四饰”……例如:

我们从敖包回来,到了大蒙古包里,只见二哥他们几个在打扑克。我看了一眼,他们把两副扑克放在一起,打升级,这种玩法叫“双升”。他们在玩着,我们又出了蒙古包。我一看,这里有十几座蒙古包,这里可谓风力发电机的海洋、草的海洋、花的海洋。

(幽谷居士《花的海洋》)

作为喻体,三个“海洋”各有所指。endprint

“你长时间在家休养,老穿军装有什么好?”

“好看,好笑,好洗,好自我欣赏。”

(自拟)

问答中的这些“好”,有语素,有词,涉及“好处”、“令人满意的性质在哪一方面”、“值得”、“容易”、“便于”等多个意义。

由此看来,有“双饰”,也有“超双饰”,“双饰”只是某类表达方式之一种,最为常见之一种。

因此,“双饰”这一名称有斟酌之必要。

(二)“多饰”定义中的局限性

修辞学的研究成果中,又出现了“多饰”:

在连贯性语流中,利用语音、语义或语法手段,使同一个语言形式先后表达不同意义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一语双叙。(谭学纯、濮侃、沈孟璎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1,58页)

“多饰”理论中凝聚着“双饰”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同一个”

“多饰”的定义中仍有“同一个”,至少包含以下几种现象:

一时髦女郎向一养牛专业户示爱,男人说“我没有四十八条腿”,女人说“可你有这么多的腿”。

两个“腿”为一个词,它们理所当然属于“同一个”。

他的目光“恰恰”射中了她……在“恰恰”的舞步里失去的或许比得到的更多……

两个“恰恰”,前一个为副词,后一个为名词。二者同形同音,而意义方面毫无相同之处。它们明显属于不同类别,不应简单认定为“同一个”。

酷哥与酷吏

两个“酷”,前一个为音译词,后一个为语素。二者同形同音,而意义方面毫无相同之处。它们属于不同层级,不应简单认定为“同一个”。

如果存在这么多不同的个体都可以概括以“同一个”,那么,“同一个”的含义难免显得过于模糊。

2.“语言形式”

“多饰”的定义中以“语言形式”代替了“词”,免去了一些局限,但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

他媳妇不生病,只生孩子。

两个“生”分别为语素和词,不在同一层级,不宜毫无区别地统称为“语言形式”。

老王每次作报告,自我感觉都很好。听众也叫好:好晕,好睡觉。

四个“好”依次为形容词、语素、副词、动词,不在同一层级,又分属差别明显的类别,也不宜统称为“语言形式”。

如果存在这么多不同的个体都可以统称“语言形式”,“语言形式”难免失去明确的含义。

3.“一语双叙”

“多饰”这一名称中没有“双”,似乎免去了“两种不同的意义”所带来的限制,但从别名“一语双叙”中仍然可以见到“双饰”和“两”个的痕迹。

如果去掉“一语双叙”这一别名,让“多饰”成为这种修辞方式唯一的名称,有助于相关理论的严密化。

二、“同形异音异义”连用

一个个具体的语言组合材料,都有书面形式、读音形式、意义内容即形音义几个方面,如果让先后出现者在这几个方面既存在相同之处,又存在不同之处,以相互区别对应,可以得到多种表达方式。其中一些成员较为特殊。“同形同音异义”的组合材料相互区别对应,即为“多饰”;变“多饰”的“同音”为“异音”,即“同形异音异义”的组合材料相互对应,则为一种既相似又有别于一般“多饰”的表达方式。例如:

不打折,打什么折,打什么折(zhé),我要打折(shé)。

(孙清河《出气公司》)

打折(zhé)”与“打折(shé)”形体相同但读音形式并不相同,是运用同一形体表达不同意义。

乐乐乐乐乐乐乐

朝朝朝朝朝朝朝

(北京故宫太和殿联)

先后出现的“乐”,先后出现的“朝”,读音不止一个,意义随之不同,是以同样的形体表达不同的意义。

同形异音异义的组合材料先后出现,在书面上,也是同形异义者连用,与“多饰”相同。这种组合更难于出现,可以视为另类“多饰”。

三、“多饰”兼属其他修辞格现象

“多饰”与其他修辞格的区别要素是“同一个语言形式先后表达不同意义”。符合这一要求的修辞格不止“多饰”一种。

出现两次或者多次,才有可能“多饰”。一些修辞方式,同样以组合要素出现两次或者多次为特征。

(一)顶真

顶真的基本格式为“甲乙丙,丙丁戊”,“丙”至少出现两次,分别为“甲乙丙”之尾与“丙丁戊”之首。先后出现的“丙”可以变换含义。例如:

(但是)天下的乐趣都是烦恼带来的,烦恼使人不得不希望,希望却是一包医百病的良方。

(梁遇春《第二夜的青春》)

前面一个“希望”,指“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为动词;后面一个“希望”,指“心里想着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的某种情况;愿望”,为名词。

六月六看谷秀

春打六九头

头上擦的本是桂花油

油了裤

油了袄

油了我的花枕头

(评剧《花为媒》)

“六九头”与“头上”的“头”,一个指“起点”,一个指“头部”;“桂花油”与“油了裤”的“油”,分别为名词的构成部分与独立的动词。

刘戡戡内乱,内乱未戡戡先死

徐保保宝鸡,宝鸡不保保成仁

(佚名)

“刘戡”与“戡内乱”的“戡”,一个是名词,为人名,一个指“用武力平定(叛乱)”,为动词;“未戡”与“戡先死”的“戡”,分别同于“戡内乱”与“刘戡”的“戡”。“徐保”与“保宝鸡”的“保”,一个是名词,为人名,一个指“保护;保卫”,为动词;“不保”与“保成仁”的“保”,分别同于“保宝鸡”与“徐保”的“保”。endprint

一个成于顶真方式的组合,如果先后出现的“丙”含义不同,与“多饰”就会出现兼属现象:是顶真,也是“多饰”。

(二)双向

双向的基本格式为“甲乙丙丁戊甲”,“甲”出现两次,分别处于整个组合的最远处,即两端。两个“甲”可以含义不同。例如: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两个“惶恐”分处一个组合之首尾,前一个为“滩”名之局部,后一个指“惊慌害怕”。两个“零丁”分处一个组合之首尾,前一个为“洋”名之局部,后一个指“孤独;缺少依靠”。

相思树底说相思,

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两个“相思”分处诗句首尾,前一个为树名之局部,后一个指“彼此思念”。

田间的诗深入田间

(《中国青年报》1958-04-05)

两个“田间”位居组合之两端,前一个为诗人的名字,后一个指“农田里”。

一个成于双向方式的组合,如果位于组合两端的“甲”含义不同,与“多饰”就会出现兼属现象:是双向,也是“多饰”。

(三)回文

回文的基本格式为“甲乙丙,丙乙甲”,“甲”、“乙”、“丙”各至少出现两次。先后出现的“甲”、“乙”、“丙”,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例如:

女人的世界和世界的女人

(周必忠书名,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9-05)

两个“世界”,一个指“领域;人的某种活动范围”;一个指“地球上所有地方”。

群众运动,运动群众。运动群众的人自己也被运动。

(古华《芙蓉镇》)

前一个“运动”,意义为“政治、文化、生产等方面有组织、有目的而声势较大的群众性的活动”,是名词;第二个“运动”,临时获得“折腾”一类意义,是动词。

除夕歌,歌除夕,

几人嬉笑几人泣:

富人乐洋洋,

吃肉穿绸不费力。

穷人昼夜忙,

屋漏被破无衣食。

(陈独秀《丁巳除夕歌》)

前一个“歌”为“歌曲”,后一个“歌”为“歌唱”。它们分别属于名词与动词。

一个成于回文方式的组合,如果先后出现的“甲”、“乙”、“丙”含义不同,与“多饰”就会出现兼属现象:是回文,也是“多饰”。

四、又一种“饰演”

“双饰”是一种“饰演”,还有其他形式的“饰演”。

在语言组合中,可以让不同的形体,相同(或相近)的读音,表达同一个意义——异形同音(近音)同义。例如:

毛 你就是一艘轮船啊——

胡 怎么回事?

毛 舰。还是古代一种兵器——

胡 怎么回事?

毛 剑。到最后你就是那菜市场里大甩卖啊——

胡 怎么讲?

毛 更贱。

(尚敬等《炊事班的故事》)

“舰”、“剑”、“贱”读音相同,因而成为临时同义词,或称语境同义词。

金鸡报晓鸡年到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抓住机遇

主动出击

急流勇进

家家有积累

人人有积蓄

恭喜发迹

鸡年大吉

(李用祥、朱积敏、原建邦《鸡年说鸡》)

在这个组合中,最为特殊的是连续出现“鸡”、“机”、“击”、“积”、“急”、“迹”、“吉”等字,它们读音相同或者相近,意义上都与“吉”相关——在汉语传统文化中,“鸡”有时可以代“吉”,另外几个字凭借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条件而与它们成为语境同义词。

变“多”为“一”,犹如多人对应一个角色,这也是一种富有个性的“饰演”。

“多饰”是“一”饰“多”,一形对应多义;这种方式是“多”饰“一”,多形对应一义。

两种“饰演”属于同一更大的族群。

——————————

参考文献:

〔1〕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另类定义
永远不要用“起点”定义自己
定义“风格”
另类殉道者
见识伦敦“另类小偷”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另类演奏家
另类交通工具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