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激励问题研究
2014-12-20张海芳
张海芳
健康的身体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全民健身中体育教师和社区指导员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和教育新一代具有较高体育素质、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强健体魄的新世纪人才的重任,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是摆在体育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我国高校目前在体育教师的激励管理机制、方法、方式上问题重重,致使管理效率低下,这样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和工作的积极性。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激励的必要性
1.高校体育教师特殊职业的需要
体育教师的职业需要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的需要和心理满足。通过对大量教师的调查发现,当被问及体育教师职业最具有吸引力的因素是什么时,41.4%的教师选择“工作稳定”,22%的教师选择有“寒暑假”,16%的教师选择“受人尊重”,7.3%的教师选择“工作对象年轻”,仅有5%的教师选择“经济条件好”;当问及体育管理的领导者首先要为体育教师做什么的问题时,29%的人认为“改善福利待遇”,在各种看法中名列第一,14%的人认为“创造展现教师能力的机会”。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对待遇的理解不在于物质利益,而在于精神利益,而管理者并未对此问题有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的不对称性,是导致激励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2.体育教师工作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Abraham Maslow:Theory of hierarchy of needs),个体的需要是逐级上升的,当任何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下一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虽然没有一种需要会得到完全满足,但是只要它大体上得到满足,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所以了解个体的需要处于哪个需要层次,才能进行有效激励。同时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两个级别:高级和低级。生理和安全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主要通过外部使人得到满足(例如通过报酬、工会合同和任职时间等内容);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要通过内部(个体内在的内容)使人得到满足。
通过现场调查和邮寄问卷的方式对高校体育教师的需要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主要目的在于了解高校体育教师选择这项职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得到的资料如下:
表1 高校体育教师的需要层次调查
高校体育教师对于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种高级层次的需要占了60%以上,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需要的低级层次上。因此,对于体育教师的激励手段和方式要与体育教师的需要相适应,否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挫折倒退心理,转而诉求于较低层次的需求,结果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对于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产生不利的影响。
3.高校体育教师的激励方式、方法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的地位、待遇等问题,我们走访了高校的200名体育教师,100名非体育专业教师和70名学校领导,访谈表明体育教师对自己工作比较喜欢和满意,自我效能感较高,但普遍认为在同等条件下相对在学校的地位较低,例如在同等情况下,职称评审较难、待遇较低、专业不被重视;而领导和其他教师对体育教师的职业比较认可,他们羡慕体育教师工作比较轻松,而往往忽略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高校体育教师的管理层与体育教师对于激励的认识存在着极强的不一致性。管理层认为,在改善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方面不懈努力,同时对体育教师在精神方面的激励给予一定的关注,但是,由于现实情况的制约,他们对于体育教师所急需的物质奖励、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因素关注得比较少;而高校体育教师则认为,受到尊重以及实现自我抱负和理想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因素,尽管在物质方面管理层也做得不错,但是不满情绪也无法避免。这种认识上的错位和偏差,是教师对管理层使用的激励因素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这表明,我们的体育教师职称制度与体育教师的工作本身相去甚远,这对体育教师职称制度的存在价值与现有地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体育教师的职业需要与工作需要中,他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并不是我们假设的那么高,也不是管理层所理解的那么高。这个调查结果虽然不能掩盖教师收入低这一事实,但是可以说明另外两个事实:其一,教师在选择这个职业时已经考虑到了收入低这一现状,对于这一事实已经有了心理承受能力;其二,教师的职业需要和工作需要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精神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管理层认为他们对于教师的物质利益负的责任过重,但是同时,他们对于教师其他方面的需要理解和了解得不够,由于其权限问题,他们能激发教师工作动机的兴奋点比较困难,最大的问题在于对现在的职称评定与职务晋升程序的改革上。想让教师的工作充满积极性,获得可持续发展,不断发挥教师在精神层面的兴奋点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激励方式、方法对策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和教育新一代具有较高体育素质、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强健体魄的新世纪人才的重任,21世纪中国能否继续成为体育强国,体育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是摆在体育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体育教师工作的特点和现实中在激励方式和手段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对体育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努力贯彻“人本管理”思想。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是如此。人本管理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师管理活动的核心理念,高校在体育教师的激励管理中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方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丰富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激励的强化功能。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组织是由很多人组成的一个协作系统,高校也不例外,不仅在高校内部,同时高校教师也与社会的诸多方面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学校内部,人际关系会影响到个体的身心健康和行为,工作效率乃至整个组织的效率;就学校外部而言,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沟通信息,调配资源的功能,对于教师个人目标和学校整个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应该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达到互相沟通、信任,互相合作的境界,产生1+1>2的效果。
2.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正确的价值观
事业心是人们忘我地投身于其事业的主观信念,教师希望能在平凡而艰苦的教学和训练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干,为体育事业作贡献。有了这种事业心,他们才能够起早摸黑,废寝忘食,不辞辛劳地忘我工作,并以苦为乐,焕发出常人一般难以想象的工作积极性。
正确的体育职业价值观是决定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它取决于教师对职业的认识程度,只有通过人认识活动的独特作用,才能给人工作积极性的发生和发展,人的事业心和积极性是与其工作认识成正比的,即对体育工作价值认识越深刻,焕发出的工作热情就越高。
3.充分了解体育教师的需求
在研究人的行为中,对人需要的了解是最重要的内容,因为人从事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为了满足其某种需要而激发出行为的驱动力,调查中我们发现体育教师的需要内容大致分为物质待遇、工作条件方面的需要;希望被社会和学生尊重的需要;发挥自身特长,培养人才的需要等。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处于需要的层次不同,不能在这个问题上“一视同仁”,而应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物质方面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目前体育教师工资太低,它必然会影响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对于物质层面需要的满足是最基本的。
4.增强对体育职业热爱的教育与宣传,提倡为崇高事业献身的精神
在实践中,有很多方法可以采用,以此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服务。尤其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还需要坚持正面的思想教育,要从体育院校学生抓起,提高教师对体育工作意义的认识,使其不断体验到体育工作的任务意义和价值。
5.运用目标管理的科学方法,建立适度的目标导向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抱负水平
只有教师认为实现目标有实在意义,且极有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才有动力去接近目标。要指导教师进行自我形象设计,注重引导教师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让教师在不同层次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得到发展。
6.改善教师工作条件,提高福利待遇
目前许多学校体育设施差,它很大限度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发挥,对体育教师计算工作量,获得比赛成绩的奖励等都应给予合理的解决,消除教师不满意的情绪。
7.提倡精神奖励手段,激发教师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首先领导者要将体育摆在学校教育应有的位置,对体育本身的重视就意味着对体育教师工作的尊重,其次学校管理层要多与体育教师接触,了解学校体育工作和他们的具体困难,理解教师的工作性质,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心理关系。人的社会化发展对心理和精神方面的追求要高于物质上的,物质的奖励只能使人产生满意的情绪,精神奖励则能起到激励与满足的作用,激发出更强的事业心。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管人心。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约束固然重要,要想使教师释放能量,情感管理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好途径。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和支配的作用。积极的工作态度,愉悦的情绪能使人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使教师受到温暖、感化和激励,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否则,消极的情感,则抑制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教书育人,要用真挚的、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在学校管理中,作为管理层也需要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化激励教师。可以说,学校管理是“三分管理七分情”。更重要的是,实际管理实践中要尊重、信任教师;关怀、体贴教师;理解、宽容教师。
结束语
事物的发展变化要有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但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但任何外部力量都必须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驱力,才能最终形成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因此,实现教师由被动接受式培训向主动参与式培训转化,激励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激励管理的重要工作。教师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教师对自身培训和提高的认识。应加强对教师的形势教育,帮助教师认识构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潮流,作为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引领时代潮流,加速自身的知识更新,形成自主发展的责任感。学校运行机制对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促进教师自主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规范、科学、灵活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又一有效途径。其中包括有效的成就激励机制;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的用人机制,彰显优者之精神,鞭策劣者之败绩,弘扬选人用人之正气;科学的评价调节机制,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呈正相关,建立自评、互评与考评相结合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的调节和激励,将有效地激发教师发展的主动性。
[1]吕静宜.高校教师激励体系剖析与建构[J].高教探索,2005,5.
[2]郑开玲.试论激励理论与高校教师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
[3]郑玉刚,周曙光.地方普通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7,7.
[4]班杜拉.社会学校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5]郭占基,何先有.自我效能理论与教学实践[J].心理科学,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