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意义与时代挑战

2014-12-20王凤珍

关键词:群众路线挑战中国共产党

王凤珍

摘 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法宝,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和生死存亡。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群众路线面临着新的挑战,这要求我们党要与时俱进,认清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的当时代要求,发挥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意义;挑战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70-03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是党的生命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形势下党需要准确把握群众路线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更好地发挥群众路线的作用。

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创造出来的理论,是被实践检验了的正确的理论,是实现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它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开始号召开展群众运动。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1929年9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他在信中指出:“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1]《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指出:红军的任务除了打仗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设政权等重大任务”。

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做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强调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关心群众,依靠群众,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支持我们党。这就明确了群众路线的政治意义和作用。194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这就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确立。

1956年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根据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面临的新形势,对群众路线包含的意义作了新的概括,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3]。1981年6月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简明地将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这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要思想,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更是把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并于2013年6月在全党范围内开始启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群众路线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法宝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群众路线都是党长期贯彻落实并被实践证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制胜法宝。

(一)党通过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赢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抱着救国救民的目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特别是在异常艰苦的抗战时期,党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改善百姓的生活。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不仅顽强地抵御外侵,还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当时根据地最大的问题是粮食短缺,但经过党和根据地人民的共同努力,各根据地的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如1937年的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是1260000石,到1944年粮食产量增加到1750000石。与此同时,畜牧业、棉花的产量也在不断增长。这就基本上能够满足老百姓对衣食需求,温饱问题得到了保障[4]。这一时期,各根据地在社会救助、教育普及、医疗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前有攻击后有突袭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改善百姓的生活放在心中,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积极谋取群众利益,人民群众在战争中不顾一切拥护我们党,最终赢得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党通过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推动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没有忘记群众的力量,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

农民占中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土地问题是农民的根本问题。为解决土地问题,1950年6月30日,党领导的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公布实施后,中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房屋和牲畜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土地问题的解决,使广大农民群众更加拥护和信任中国共产党,也更加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作任务由革命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群众路线的范围也应有所变化。毛泽东指出,在即将到来的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面前,“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5]。正是根据新形势扩大群众路线的范围,党不仅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农民阶级,还向其他阶级学习,听取其他阶级的意见和建议,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历史任务,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党通过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把群众拥不拥护、愿不愿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3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做到改革开放依靠人民,改革开放为了人民,致力于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实现共同富裕。

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践证明,尊重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了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顺利进行。

三、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群众路线的价值功能削弱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

首先,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远高于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群众享受的发展成果也不同,人们的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教育水平等都是不同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群众利益的不平衡,这样就会使人民产生不满,他们对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其他的经济政策的关心度和支持度就会下降。若这种不平衡性长期持续下去,党所依靠的群众力量就会逐渐减弱,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威胁。

其次,我国各阶层利益分配和收入不平衡。比如固守土地的农民、城市农民工以及城市中下岗失业者,他们在社会利益的新的分配格局中被弱势化。而各类明星、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着高标准的薪资报酬。这种收入不平衡将导致人们的居住环境、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等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阶层固化。也就是说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地位构成趋于稳定,底层人员向上流动受阻[6]。而阶层固化最大的问题是使下一代对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失去信心和动力。一旦形成凭借单个人无法改变命运的社会环境和风气,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群众是创造世界的主体力量、群众是社会的真正主人等等这些论断都无法让下一代信服,人民对群众路线还能否为党的执政合法性提供价值功能提出质疑,因而党就会面临失去群众力量和基础的危险。

(二)政治体制不健全使群众路线难以切实贯彻执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不断推进,但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还不够完善。不少党员干部滋生了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不正之风。面对从未有过的物质诱惑,许多党员干部的权力意识发生了变化,找不准自己的权力坐标,将手中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党内腐败现象开始滋生。

与此同时,不完善的监督机制又加剧了贪污腐败的滋生。近年来,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官官相护,官商勾结,不少地方贪污腐败的发案率居高不下,腐败问题局部高发率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伤害了党群关系,党的群众路线难以贯彻落实。

(三)思想观念、利益要求多元化使群众路线的工作难度加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政策观念、公平竞争观念和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等都在不断增强。但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国外资产阶级的腐朽没落思想文化也趁机而入。再加上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助新形式沉渣泛起。当今社会,人们价值取向日趋多元,思维意识日趋活跃,精神世界日趋复杂。也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不同社会阶层在经济地位、社会角色、职能分工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利益要求日趋多样化。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为群众工作加大了难度。但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和方法上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行动上没有探索出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反而有少数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甚至陷入了种种误区。有些党员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做群众工作应以经济手段为主体,甚至有人提出“有钱能使鬼推磨”、“人民币可以解决一切矛盾”等观点,使群众工作难上加难。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时期,我们既要明确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更要认清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党只有紧紧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团结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历史作用,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

参考文献:

〔1〕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3〕朱红勤.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历程的特征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张静如.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J].前线,2013(8).

〔5〕栾雪飞.论毛泽东的执政为民思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6〕张雪梅.群众路线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对策解析[J].求实,2013(1).

(责任编辑 张海鹏)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挑战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