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弗罗姆爱的理论

2014-12-20缪川逯宇

关键词:生存困境能力

缪川++逯宇

摘 要:弗罗姆关于爱的理论,是在综合马克思与弗洛依德的理论基础上,对西方社会结构和文化导致爱的异化和衰亡所作的批判分析。他提出爱的本质是人内在的积极力量,是给予的能力,是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等因素构成的积极的能力。爱的艺术实践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实现对人生问题的回答。

关键词:弗罗姆;爱;生存困境;能力;努力

中图分类号:B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53-03

弗罗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面对西方传统价值的崩溃,致力于倡导和建立一种人道主义理论,希望藉此来矫治被扭曲的人性和社会。而爱是他人道主义理论的核心。从《爱的艺术》序言中看弗罗姆构建爱的脉络:“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在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上付出努力,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达到的创新人格的倾向性,那么你对爱的任何一种目标都不可能得以实现。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没有虔诚的谦恭和勇气,如果没有博爱的德行,那么你自己的爱的期待也不可能得到满足。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问一问自己:在‘我所见过的爱当中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呢?”上述作者寄希望这本书所达到的目的,可以析离出下面的观点:爱需要付出努力,爱是一种能力;努力是实现爱的理想的途径,能力是爱的本质,真假是陈述爱的现实状况。即当代社会中出现爱的异化与衰亡,对它进行剖析与批判,提出爱的本质,最后通过努力从实践中寻找解决答案。

一、生存困境

弗罗姆认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传统价值的崩溃,出现爱的异化与衰亡,表现在对爱的误解和为摆脱孤独实现结合途径的失误上。

首先,人们对爱的三种认识误区:第一,认为爱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去爱的问题,于是“把自己置于爱的被动地位”[1]。由于对爱的被动理解,他们殚精竭虑,苦心经营,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成为值得被爱的人。但他们追求被爱所采用的各种形式,无非就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具有吸引力”的混合物。第二,认为爱是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换句话说,他们认为爱本身并不难,问题是如何去寻找爱的对象,从而否认爱作为能力的问题。第三,把坠入情网认为是屹立在真爱上。体现在一组时间互为项背的关键词“永恒”与“即时”中,坠入情网是即时性,而屹立在真爱具有永恒性。相应地在理解性与爱上也存在区别,前者只把性当爱,他们想用“狂热的激情来体现爱情的价值”[2]。这种危险的认识又恰恰反应了他们对真爱理解的空白,对性与爱认识上的混乱。

其次,对摆脱隔绝、孤独感,实现结合途径的误区。人类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被隔绝的生存状态当中。人类最深层的需要就是逃脱出隔离的状态,离开他孤独的牢狱,实现与自然、与他人的结合。但结合的途径有许多种,有些结合是不成熟的,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途径是纵欲。依靠酒精、毒品之类形式的纵欲,是一种无理性的纵欲形式,让人在精神恍惚状态中,觉得世界消失,与世隔绝感消除。纵欲更大程度上是性的体验,同样可以导致人出现恍惚状态。但如果纵欲得到一个社会认同,并形成集体行为,参与者还增加一份与群体合一的感受。第二种途径是与团体一致,即与团体的风俗习惯、实际生活方式和信仰相一致。在人类社会中,人们为了达到消除与外在的隔离,主动一致化的程度要远胜于被迫一致化。因为如果达不到一致,“就可能会产生因为不一致而带来另一种恐惧。大多数人都很害怕自己与众人隔绝,也都知道与众不同或者和已经一致的群体疏远会产生何等的威胁”[3]。第三种途径是创造性劳动。不论是艺术家还是工匠的创造性劳动,都是通过天赋把自己与物质结合在一起,以至于使自己与周遭的物质世界达成一致。因此,人也就感觉到在创造的过程中同物质世界一致,摆脱了孤独、恐惧。弗罗姆认为:“创造性劳动中达到的一致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的一致。纵欲所达到的一致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稍纵即逝的一致;一种部落的一致也只是虚假的适应,同样没有一致性可言。”[4]这些途径都不能使人真正摆脱孤独、恐惧,实现真正的结合。面对人类生存的困境,克服进而超越,从而实现人类真正的和谐在于“爱的价值”。

二、爱的本质

弗罗姆认为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成熟回答,关键是由爱的本质所决定的。爱是人内在的积极力量,是给予的能力,是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等因素构成的积极的能力。爱的积极力量展示出来是“在保留自己应有的人格尊严以及独立的个性条件下的结合”[5],而不是个性丧失、不完整的共生结合。“共生结合”是不成熟的爱,他们之间相互需要,相互依附,相互牵制,以失去人的尊严为代价,结合的过程都不具有自身应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完整性。成熟的爱是建立在平等与自由的基础之上,保持自己个性条件下拉近与他人情感上距离的结合,具有创造性的能力。它是内在灵魂深层的力量,内在丰富生命力、创造力的表现;是在保存自己完整性、个体性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幸福和发展的结合。因此,它是给予的能力,是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等基本因素构成的积极的能力。

给予,对于建设性的人格来说是能力的最高表现。在给予中,个体体验到自身的力量、丰饶、能力。给予不仅在物质领域,也属于人类人性领域。“并非那拥有许多的人才富有,而是那能给予许多的人”。因为“拥有”极可能是在物质上富有,而精神上是贫穷的。当个体能将自己生命中活生生的东西给出去,他的喜悦、兴趣、关怀、了解、知识、幽默,还包括忧愁、痛苦,给出他生命中一切表现,那么给予所体现出的能力是积极、蓬勃而富有的。给予还表现出“爱能生爱”的积极层面,它意味着让别人也成为给予者。除了给予的要素外,爱的积极性还“含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就是: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6]。

关心,在母爱中表现得最为典型,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还可以延伸到与劳作对象之间的关系上。“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作是分不开的。你为你的爱而付出劳作,你同样也爱你劳作出来的成果。”[7]关心自然会牵动到爱的另一个因素——责任感。爱的责任是出于自愿的行为,是对另一个具有生命意义的客体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和反应。对另一个人表现出来需要的回应,是为了被关爱生命的成长。这种责任是把对方当作不再是远离自己的个体,而是生命的一部分。这种责任是建立在对他人负责就像对自己负责一样的基础上。爱的第三个因素是尊重。关心一个人,就要承认被关爱对象的个体独立性、个性完整性,要让他依照自己的本然去发展。“尊重这个词的实际意义就是指客观地正视对方的全部,并容纳对方独有个性的存在。还会努力地使对方能健康成长和根据自己的意图自行发展。”[8]一句话,尊重就是按一个人所是的样子与他结合。缺乏这种让人成为他自己的关爱,责任心将变成控制欲、占有欲。而了解是尊重的前提,要尊重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这个人。只有了解了对方,才能尊重对方。“为爱情所持的责任感和关心程度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那么一切都只会是盲目的,抑或是空洞的。”[9]因为了解的内涵,就是指深入事物内部,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认识他人与自身。关心、责任感、尊重和了解四者在爱的意义上永远是相互依存的。爱的本质,即成熟的爱,是在保存个体独立性基础之上与人的结合,是积极地、创造性地与他人结合的能力。

三、爱需要努力

弗罗姆不仅探讨了爱的理论,而且还深入地阐述了爱的实践。他把爱看作是一门艺术。像音乐、绘画等艺术一样,爱的艺术需要学习。要求人们拥有该门类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付出努力。

(一)爱的艺术实践的基本要求

首先,用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在这里并不像实践一门特殊技巧的艺术所要求的基本规范,如学习音乐、绘画被要求每天坚持练习一定的时数,而是指“贯穿一个人的一生的规范”。[10]因此,对规范的理解不能是他律的,当作外部强加于自身的勉强实行的事,应把它当作自愿形成的自我意志的磨砺。

其次,必须集中精力去学习和实践。集中精力,专心投入对于掌握任何一们艺术都是必要的。专心投入需要训练“待人接物时一定要避免与对方毫无意义的闲聊”,“还要避免与那些三教九流的人交朋友”。“学会聆听”,“充实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此一时、彼一时的东抓一把西扯一阵”[11]。但在现当代社会中,专心投入又是极端困难的。弗罗姆甚至认为,“愿意专心投入的人似乎比能自觉的遵守规范的人还要罕见。”[12]这是由于现当代文明提供了一种非集中的、涣散的和浮躁的生活模式导向。即人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一心多用。正因为在现实当中人们什么都想要,导致什么都分一份心。什么都分一份心,便导致什么都不能专心。

此外必须持之以恒,并以极大的兴趣去关注。任何一门艺术都不是一蹴而就。持之以恒要求耐性、持平之心,戒绝浮躁。“一个不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的人是很难做到专心投入的。”[13]但吊诡的是,浮躁正是整个社会步入工业文明时期沉淀下来的产物。在弗罗姆看来,除了工业沉淀因素外,经济价值是另一个原因。“人的价值也是由经济价值所决定。不论什么事物,能对经济是好的必然对人也是好的。”[14]这种逻辑也导致人们普遍认为时间是一切。如果不能很快地处理事情,失去了时间就是失去了一切,于是耐性失落。但毕竟掌握一门艺术不能急于求成,它需要耐性,还需要对这门艺术给予极大的兴趣关注。

(二)爱的艺术实践的特殊要求

克服自恋与以客观地、理智地、谦恭地态度积极地看待他人和事物是爱的实践成功的两个特殊要求。首先获得成功的爱最主要的条件是“克服自恋”。因为,在弗罗姆看来,自恋是仅从自身出发,以利害的观点去感知外部世界。这种倾向是人的一种态度,具有这种态度的人“总是认为真实的东西仅仅是存在于自身的体验之中。外部的一切事物的真实性都值得怀疑”[15]。而客观性与此相对立,客观性是对人和事物抱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所谓客观性就是按照事物或人本来面目和发展的眼光实事求是地分析解释。”[16]它以现实为基础,与外部现实有着强烈的联系,要求人们深入现象去体会本质。养成客观深入思考的能力就是培养理智的能力,而支持以理智思考问题的基础是态度上的谦恭。也就是说,要获得客观性、理智的能力需要谦恭的态度,摆脱自恋。于是,对于爱的实践,能否成功,就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能否排除自恋的情绪,二是能否不断培养自己的谦恭、客观性和理智。”[17]相应地,爱的艺术实践需要努力,主要方面就在于此。

此外,爱的艺术实践要以信仰为基础。弗罗姆认为爱的能力不仅取决于个人自觉摆脱自恋情绪的能力,“同时也取决于他从母系和家族的眷恋中解脱出来的能力,还取决于他在世界和自身的关系中是否能形成同步创造性倾向的能力”[18]。信仰作为爱的艺术时间的基础,支撑着这些能力的培养、产生过程和觉醒过程。信仰可以分成两类:合理性的信仰和非合理性的信仰。合理性的信仰是确信的信念,它是根植在一个人的思想或情感体验中的一种坚定的信念,是根植在人世间创造性的智力和感情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对自我思想或情感体验能力的自信,同时他也相信他人,乃至全人类都有不断发展的潜力。随着人类不断观察、思考,自身体会的增加,信仰程度也随之提高。同时,合理的信仰需要靠人的勇气、冒险精神的支持,也需要有遭遇各种挫折和厄运的心理准备。而信念与勇气是可以从自己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培养起来的,在不断审视、分辨缺乏信念、勇气的地方努力。

弗罗姆关于爱的理论,是通过综合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对当代西方社会进行的批判研究。他试图运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去分析西方社会利己主义、人类生存的困境、西方爱的异化等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并以利益交换的观念为基础的全部西方文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他运用弗洛依德精神分析,从心理领域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爱,认为只有爱才是解决人类困境的最佳途径,这证明他未能彻底摆脱弗洛依德的影响,也说明他的唯物史观不够彻底,导致不能真正揭示社会经济关系和以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对人与人的爱的制约或决定作用[19]。

——————————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弗罗姆.爱的艺术[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19〕李国华.弗罗姆关于爱的理论述评[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生存困境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幽默是一种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努力拓展无人机飞行能力
论被拐卖女性的生存困境
买卖婚姻中“挥刀女性”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