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2014-12-20刘淑波

关键词:传播启示经验

刘淑波

摘 要:在深刻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今天,本文在充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三方面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传播主体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播;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24-03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面对的是欧洲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关系和发展进程。由于马克思主义集中地反映了时代的本质特点,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很快超越了其创立时期的狭隘地域和民族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

(一)国际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从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最大的作用是启蒙,是给在探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进世界观,指示了一个发展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残酷的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先进分子眼中黯然失色。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又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实际教训中,已经开始看出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苏俄新的社会制度吸引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

(二)国内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传统的大门被英军以先进的洋枪利炮打开,使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古老的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注意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林则徐、魏源等进步先驱,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响亮口号,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和干王洪仁玕发布了旧中国第一个较完整的近代化纲领——《资政新篇》,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此纲领并没有实施。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中体西用”为宗旨的强国方案——洋务运动,即采用西方先进技术的“用”,来维护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的中国封建主义制度的“体”,这就注定了这一方案失败的必然性。清军在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中国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于是他们从制度层面探索中国振兴之路。一是百日维新,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按照英、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在中国实行以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标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力量的弱小和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这场爱国运动只是经历了103天,昙花一现,以悲剧落幕,表明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另一个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把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在中国国土上竖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然而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软弱和政治上的不成熟,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没有成功。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不可能的,必须另外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历史表明,尽管这些运动都提出各式各样的救国方案,采取多种的活动方式,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多方面的原因,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先进的中国人在痛苦中反思,终于认识到,仅仅靠西方政治制度的移植难以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于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爱国运动开辟了道路。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一批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新的先进分子,他们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强大力量,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到工人群众中去开展宣传活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并由此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征

(一)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立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各种思潮和学说十分庞杂,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有各种各样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流派,如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基尔特主义等。为了澄清这种错误片面的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三次比较大的思想论争。一次是与胡适等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针对胡适提出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主张,李大钊撰写《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进行批驳。他指出:宣传理想主义与研究实际的问题“是交相为用的”,“是并行不悖的”。这场“问题”与“主义”之争,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需要,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二次是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论争。1920年9月,针对梁启超、张东荪宣传劳资合作的“基特尔社会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纷纷著文,反驳他们的言论,对基尔特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这是一种改良主义的幻想。在这场论争中,早期的马克主义者把握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肯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三次是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国家和一切权威,反对一切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他们提倡个人主义,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任何组织纪律。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革命的形式、国家的本质等问题,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严肃的批判。经过这场论争,大多数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的青年抛弃错误思想,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在这一系列的思想交锋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正确原则和立场,在中国思想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一些进步青年最终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迅速投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行动中。

(二)具有实践性

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一方面肯定马克思主义“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具有普遍意义;另一方面又强调,“马氏的学说,实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不可以不考虑我们的环境,当人们以一种理论“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时,这种理论“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即在运用中得到发展。为此,主张到工人群众中去进行宣传开展工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革命的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斗争,逐步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同时,一部分工人群众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提高了阶级觉悟,涌现出一批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三)形式多样性

一是利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迅速扩大,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进行传播工作。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此外《新青年》《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建设》等一批报刊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达200多篇。二是翻译有关马克思主义著作。李达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览》三部著作,对国内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全译本。19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工资、价格与利润》。三是利用社团进行宣传。在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社团起了重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1919年,仅北京一地登记在册的社团就有281个。1920年又有增加。例如,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例如,李大钊在理论研究的同时,非常注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李大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拯救中国。在随后的革命实践中,李大钊等一些先进分子一直努力地探索着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当然,由于国际国内形式的影响和理论水平的局限,李大钊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和理解还是初步的,因此没有形成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熟的思想。虽然如此,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化的必然性,同时也给我们以深刻的现实启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它的立场、观点、方法,把他们作为行动的指南,总结中国革命的独创性经验,同时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概括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

(二)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在中国的传播,在向知识阶级作宣传的同时,必须向劳动群众作实际的宣传和教育。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积极向劳动群众传播、灌输马克思主义,并号召知识青年到工人中去、到农村中去,开展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这一经验深刻地告诉我们:当前,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畅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与群众互动的渠道。

(三)传播主体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从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仰,所以他们不怕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干扰和破坏,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积极创办各种刊物、团体,热情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引导了很多的青年投身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行列中。

这就启迪我们,要传播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前进中的各种问题,才能使你的宣讲能够把握正确的方向。如果作为一名理论宣讲者,连自己对马克思主义都不信仰,甚至动摇、怀疑,那是很难把理论讲好的。其次,理论宣讲者的基本功就是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深刻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

——————————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朱乔森.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顾永丰,金功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罗会德.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解读[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5).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张海鹏)

猜你喜欢

传播启示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