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膨大剂在果蔬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对策

2014-12-20王小艳陈玲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危害作用

王小艳 陈玲

摘 要 在果蔬生产过程中,人们为了增加经济收入,通常使用膨大剂提高产量。但膨大剂在增产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负面的作用。讨论膨大剂果蔬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对策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关键词 果蔬膨大剂;作用;危害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2

1 膨大剂作用及化学组成

1.1 作用

膨大剂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俗称“大果灵”,也叫“膨大素”,化学名称叫细胞激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膨大剂不仅能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增进作物的抗逆性和延缓衰老,使农业生产省工、节本和高效[1]。

1.2 化学组成

2 膨大剂在果蔬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膨大剂有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在农产品生产中广泛应用。然而膨大剂的效果及安全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膨大剂的类别、使用时期、区域等有直接关系。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严格标准,一些用户为了增加产量和收益,不按规范操作,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过量且频繁地使用膨大剂,导致果实中的膨大剂残留量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下面就膨大剂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安全性、作用、施用注意事项和生产中存在问题等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膨大剂进一步研究和正确施用膨大剂对的研究提供参考。

2.1 安全隐患研究进展

2012年,徐春波等人在《植物生长激素_膨大剂应用安全性分析》中阐述到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国属于登记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只要是使用剂量在正常范围内,膨大剂是安全的。具体数据澳大利亚化学安全局规定氯吡苯脲ADI(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为0.077 mg/kg[2] 。中国科技工作者等对西瓜的代谢动态研究表明,氯吡苯脲西瓜中代谢较快,半衰期为1.20~1.67 d[3]。使用规定剂量氯吡苯脲水溶液于雌花开放当天或前后1 d 内均匀喷洒瓜胎1 次,施药后 40 d 西瓜收获时,样品中未检出氯吡苯脲残留。赤霉酸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早由英国于1961年开始研制生产。1985年,国内农药生产企业获得我国农药登记[4]。为了保障人体的健康,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农药安全评价规范和准则,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风险评估制度[5]。美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将其列入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的物质清单中,其残留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标准,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6]。澳大利亚化学安全局规定氯吡苯脲ADI(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为0.077 mg/kg

2.2 对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及生理影响研究

2.2.1 质量品质

膨大剂也是植物细胞分裂素的一种,它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促进细胞分裂,扩大细胞体积;促进非分化组织的分化;促进叶绿素合成;防止组织老化;诱导休眠芽生长;打破顶芽优势;诱导单性结果;促进着果和果实的肥大。关于膨大剂对葡萄果实发育的影响,国内外现在研究的不少,很多学者在膨大剂在农产品应用效果上做了很多试验研究,表明花期喷施膨大剂均有明显增加果实单果重和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最明显,不受时间、温度和天气情况的严格制约,吐果速度快,坐果率大幅度提高,崎形果明显减少。但不同品种、不同浓度处理和不同时期喷施的膨大剂对农作物的影响有着差异而且不同植株对膨大剂增大的处理反应不一致,在生长势弱的树体上喷药处理效果均不明显,而在生长势强的树体上喷施果粒的增大效果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只有充分满足树体的肥水条件要求,加强田间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促进作用"。

2.2.2 生理

2012年,郭绍杰,专用膨大剂对红提葡萄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利用C-I 340光合测定仪,研究专用膨大剂对红提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葡萄光合效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使用过膨大剂的红提葡萄,促进了红提葡萄的光合作用,增加了葡萄光合产能,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

2.2.3 负效应

刘兴华在《果实膨大剂对果产的负效应》阐述,蘸用膨大剂影响丰产稳产。会造成树体衰弱,抗性下降,果实畸形严重,商品性降低。由于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加大膨大剂使用浓度,农产品外观被破坏,果子扁平,果面生长倒刺,果心变粗增大,有的甚至出现空心,畸形果增加,降低了果实的商品性。果品不耐贮存,冷库库损增大。

3 膨大剂在农产品生产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由于中草药不是通过直接抑杀病原体来起作用, 因此,不受病原体种类的限制且作用广泛;同时,病原体也不易产生抗药性,但也存在缺乏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防治效果,在不同的病原体感染之间难以把握等缺点。目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喷洒膨大剂,还处于摸索阶段,产品多为粗制型,效果不稳定,添加量难以精确控制。国家已经将膨大剂纳入农药范围,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适量应用,以免因误用、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毒害事件。对膨大剂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合理应用

由于不同品种,不同浓度的膨大剂对农作物的效果不同,因此,在应用时,选用最适合的膨大剂,以最少的量,达到最佳的效果。此外,膨大剂的应用与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及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膨大剂应用的同时,要加强农作物的管理,提高膨大剂的利用率。

3.2 加强管理,提高农民对膨大剂的认识

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对不合理应用膨大剂现象加以制止。同时,要提高农民对膨大剂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盲目应用膨大剂的后果。

4 应用前景

随着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特别是人们对农产品名、特、优农产品日益增加,膨大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随着对膨大剂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深入,膨大剂逐渐符合人们安全、环保的要求,因此,膨大剂在农产品生产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另外, 针对有些膨大剂对人体损害的未知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其特性、作用机理,筛选出效果更好的膨大剂种类。

参考文献:

[1]刘春香,曹齐卫,于玉梅,等.外源激素及内源激素对黄瓜果实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72-10774.

[2]山本出,深见顺一.农药设计与开发指南:农药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及今后的农药[M].尚尔才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3]屠予钦.农药使用技术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 HASSALL K.Biochemistry and uses of pesticides [M].Houndmills andLondon:MACMILIA PRESS LTD ,1990.

[5] MATTHEWS G A.Pesticide application method.Longman[J].CambridgeJournals,1992,30(4):405.

[6] WORTHING C R.The pesticides manual[M].London:The British CropProtection Council,1991.

(责任编辑:刘昀)

摘 要 在果蔬生产过程中,人们为了增加经济收入,通常使用膨大剂提高产量。但膨大剂在增产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负面的作用。讨论膨大剂果蔬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对策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关键词 果蔬膨大剂;作用;危害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2

1 膨大剂作用及化学组成

1.1 作用

膨大剂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俗称“大果灵”,也叫“膨大素”,化学名称叫细胞激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膨大剂不仅能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增进作物的抗逆性和延缓衰老,使农业生产省工、节本和高效[1]。

1.2 化学组成

2 膨大剂在果蔬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膨大剂有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在农产品生产中广泛应用。然而膨大剂的效果及安全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膨大剂的类别、使用时期、区域等有直接关系。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严格标准,一些用户为了增加产量和收益,不按规范操作,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过量且频繁地使用膨大剂,导致果实中的膨大剂残留量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下面就膨大剂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安全性、作用、施用注意事项和生产中存在问题等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膨大剂进一步研究和正确施用膨大剂对的研究提供参考。

2.1 安全隐患研究进展

2012年,徐春波等人在《植物生长激素_膨大剂应用安全性分析》中阐述到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国属于登记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只要是使用剂量在正常范围内,膨大剂是安全的。具体数据澳大利亚化学安全局规定氯吡苯脲ADI(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为0.077 mg/kg[2] 。中国科技工作者等对西瓜的代谢动态研究表明,氯吡苯脲西瓜中代谢较快,半衰期为1.20~1.67 d[3]。使用规定剂量氯吡苯脲水溶液于雌花开放当天或前后1 d 内均匀喷洒瓜胎1 次,施药后 40 d 西瓜收获时,样品中未检出氯吡苯脲残留。赤霉酸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早由英国于1961年开始研制生产。1985年,国内农药生产企业获得我国农药登记[4]。为了保障人体的健康,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农药安全评价规范和准则,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风险评估制度[5]。美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将其列入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的物质清单中,其残留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标准,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6]。澳大利亚化学安全局规定氯吡苯脲ADI(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为0.077 mg/kg

2.2 对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及生理影响研究

2.2.1 质量品质

膨大剂也是植物细胞分裂素的一种,它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促进细胞分裂,扩大细胞体积;促进非分化组织的分化;促进叶绿素合成;防止组织老化;诱导休眠芽生长;打破顶芽优势;诱导单性结果;促进着果和果实的肥大。关于膨大剂对葡萄果实发育的影响,国内外现在研究的不少,很多学者在膨大剂在农产品应用效果上做了很多试验研究,表明花期喷施膨大剂均有明显增加果实单果重和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最明显,不受时间、温度和天气情况的严格制约,吐果速度快,坐果率大幅度提高,崎形果明显减少。但不同品种、不同浓度处理和不同时期喷施的膨大剂对农作物的影响有着差异而且不同植株对膨大剂增大的处理反应不一致,在生长势弱的树体上喷药处理效果均不明显,而在生长势强的树体上喷施果粒的增大效果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只有充分满足树体的肥水条件要求,加强田间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促进作用"。

2.2.2 生理

2012年,郭绍杰,专用膨大剂对红提葡萄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利用C-I 340光合测定仪,研究专用膨大剂对红提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葡萄光合效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使用过膨大剂的红提葡萄,促进了红提葡萄的光合作用,增加了葡萄光合产能,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

2.2.3 负效应

刘兴华在《果实膨大剂对果产的负效应》阐述,蘸用膨大剂影响丰产稳产。会造成树体衰弱,抗性下降,果实畸形严重,商品性降低。由于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加大膨大剂使用浓度,农产品外观被破坏,果子扁平,果面生长倒刺,果心变粗增大,有的甚至出现空心,畸形果增加,降低了果实的商品性。果品不耐贮存,冷库库损增大。

3 膨大剂在农产品生产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由于中草药不是通过直接抑杀病原体来起作用, 因此,不受病原体种类的限制且作用广泛;同时,病原体也不易产生抗药性,但也存在缺乏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防治效果,在不同的病原体感染之间难以把握等缺点。目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喷洒膨大剂,还处于摸索阶段,产品多为粗制型,效果不稳定,添加量难以精确控制。国家已经将膨大剂纳入农药范围,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适量应用,以免因误用、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毒害事件。对膨大剂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合理应用

由于不同品种,不同浓度的膨大剂对农作物的效果不同,因此,在应用时,选用最适合的膨大剂,以最少的量,达到最佳的效果。此外,膨大剂的应用与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及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膨大剂应用的同时,要加强农作物的管理,提高膨大剂的利用率。

3.2 加强管理,提高农民对膨大剂的认识

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对不合理应用膨大剂现象加以制止。同时,要提高农民对膨大剂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盲目应用膨大剂的后果。

4 应用前景

随着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特别是人们对农产品名、特、优农产品日益增加,膨大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随着对膨大剂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深入,膨大剂逐渐符合人们安全、环保的要求,因此,膨大剂在农产品生产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另外, 针对有些膨大剂对人体损害的未知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其特性、作用机理,筛选出效果更好的膨大剂种类。

参考文献:

[1]刘春香,曹齐卫,于玉梅,等.外源激素及内源激素对黄瓜果实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72-10774.

[2]山本出,深见顺一.农药设计与开发指南:农药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及今后的农药[M].尚尔才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3]屠予钦.农药使用技术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 HASSALL K.Biochemistry and uses of pesticides [M].Houndmills andLondon:MACMILIA PRESS LTD ,1990.

[5] MATTHEWS G A.Pesticide application method.Longman[J].CambridgeJournals,1992,30(4):405.

[6] WORTHING C R.The pesticides manual[M].London:The British CropProtection Council,1991.

(责任编辑:刘昀)

摘 要 在果蔬生产过程中,人们为了增加经济收入,通常使用膨大剂提高产量。但膨大剂在增产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负面的作用。讨论膨大剂果蔬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对策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关键词 果蔬膨大剂;作用;危害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2

1 膨大剂作用及化学组成

1.1 作用

膨大剂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俗称“大果灵”,也叫“膨大素”,化学名称叫细胞激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膨大剂不仅能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增进作物的抗逆性和延缓衰老,使农业生产省工、节本和高效[1]。

1.2 化学组成

2 膨大剂在果蔬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膨大剂有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在农产品生产中广泛应用。然而膨大剂的效果及安全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膨大剂的类别、使用时期、区域等有直接关系。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严格标准,一些用户为了增加产量和收益,不按规范操作,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过量且频繁地使用膨大剂,导致果实中的膨大剂残留量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下面就膨大剂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安全性、作用、施用注意事项和生产中存在问题等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膨大剂进一步研究和正确施用膨大剂对的研究提供参考。

2.1 安全隐患研究进展

2012年,徐春波等人在《植物生长激素_膨大剂应用安全性分析》中阐述到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国属于登记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只要是使用剂量在正常范围内,膨大剂是安全的。具体数据澳大利亚化学安全局规定氯吡苯脲ADI(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为0.077 mg/kg[2] 。中国科技工作者等对西瓜的代谢动态研究表明,氯吡苯脲西瓜中代谢较快,半衰期为1.20~1.67 d[3]。使用规定剂量氯吡苯脲水溶液于雌花开放当天或前后1 d 内均匀喷洒瓜胎1 次,施药后 40 d 西瓜收获时,样品中未检出氯吡苯脲残留。赤霉酸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早由英国于1961年开始研制生产。1985年,国内农药生产企业获得我国农药登记[4]。为了保障人体的健康,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农药安全评价规范和准则,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风险评估制度[5]。美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将其列入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的物质清单中,其残留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标准,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6]。澳大利亚化学安全局规定氯吡苯脲ADI(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为0.077 mg/kg

2.2 对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及生理影响研究

2.2.1 质量品质

膨大剂也是植物细胞分裂素的一种,它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促进细胞分裂,扩大细胞体积;促进非分化组织的分化;促进叶绿素合成;防止组织老化;诱导休眠芽生长;打破顶芽优势;诱导单性结果;促进着果和果实的肥大。关于膨大剂对葡萄果实发育的影响,国内外现在研究的不少,很多学者在膨大剂在农产品应用效果上做了很多试验研究,表明花期喷施膨大剂均有明显增加果实单果重和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最明显,不受时间、温度和天气情况的严格制约,吐果速度快,坐果率大幅度提高,崎形果明显减少。但不同品种、不同浓度处理和不同时期喷施的膨大剂对农作物的影响有着差异而且不同植株对膨大剂增大的处理反应不一致,在生长势弱的树体上喷药处理效果均不明显,而在生长势强的树体上喷施果粒的增大效果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只有充分满足树体的肥水条件要求,加强田间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促进作用"。

2.2.2 生理

2012年,郭绍杰,专用膨大剂对红提葡萄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利用C-I 340光合测定仪,研究专用膨大剂对红提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葡萄光合效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使用过膨大剂的红提葡萄,促进了红提葡萄的光合作用,增加了葡萄光合产能,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

2.2.3 负效应

刘兴华在《果实膨大剂对果产的负效应》阐述,蘸用膨大剂影响丰产稳产。会造成树体衰弱,抗性下降,果实畸形严重,商品性降低。由于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加大膨大剂使用浓度,农产品外观被破坏,果子扁平,果面生长倒刺,果心变粗增大,有的甚至出现空心,畸形果增加,降低了果实的商品性。果品不耐贮存,冷库库损增大。

3 膨大剂在农产品生产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由于中草药不是通过直接抑杀病原体来起作用, 因此,不受病原体种类的限制且作用广泛;同时,病原体也不易产生抗药性,但也存在缺乏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防治效果,在不同的病原体感染之间难以把握等缺点。目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喷洒膨大剂,还处于摸索阶段,产品多为粗制型,效果不稳定,添加量难以精确控制。国家已经将膨大剂纳入农药范围,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适量应用,以免因误用、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毒害事件。对膨大剂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合理应用

由于不同品种,不同浓度的膨大剂对农作物的效果不同,因此,在应用时,选用最适合的膨大剂,以最少的量,达到最佳的效果。此外,膨大剂的应用与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及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膨大剂应用的同时,要加强农作物的管理,提高膨大剂的利用率。

3.2 加强管理,提高农民对膨大剂的认识

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对不合理应用膨大剂现象加以制止。同时,要提高农民对膨大剂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盲目应用膨大剂的后果。

4 应用前景

随着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特别是人们对农产品名、特、优农产品日益增加,膨大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随着对膨大剂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深入,膨大剂逐渐符合人们安全、环保的要求,因此,膨大剂在农产品生产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另外, 针对有些膨大剂对人体损害的未知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其特性、作用机理,筛选出效果更好的膨大剂种类。

参考文献:

[1]刘春香,曹齐卫,于玉梅,等.外源激素及内源激素对黄瓜果实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72-10774.

[2]山本出,深见顺一.农药设计与开发指南:农药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及今后的农药[M].尚尔才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3]屠予钦.农药使用技术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 HASSALL K.Biochemistry and uses of pesticides [M].Houndmills andLondon:MACMILIA PRESS LTD ,1990.

[5] MATTHEWS G A.Pesticide application method.Longman[J].CambridgeJournals,1992,30(4):405.

[6] WORTHING C R.The pesticides manual[M].London:The British CropProtection Council,1991.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危害作用
平衡车的潜在危害
网络的危害(三)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