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2012年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2014-12-19周晓剑蒋婷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国化热点全球化

周晓剑 蒋婷

(1.南京邮电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国内就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体系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和探究。特别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日趋规范化、系统化。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社会实践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有了发展和拓宽。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较之从前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和更深入的研究发展。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和《教学与研究》为研究样本,在对近五年(2008-2012年)期刊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进行文献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体、热点研究关键词及热点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来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一、研究主体

本文选用三种期刊做内容分析,可以避免受某一本期刊的影响而有所倾向,从而能够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状况,以求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2008-2012年间《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和《教学与研究》发表的3653篇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趋势。

研究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第一,确定样本。研究的样本确定为三种样本期刊在2008-2012年间刊载的3653篇研究论文。这三种样本期刊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具体数量见表1。第二,确定研究问题。为反映近五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状与热点问题,从近五年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的研究关键词来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热点。对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确定为以下几个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全球化、历史唯物主义、改革开放。

表1 近5年(2008-2012年) 三种样本期刊刊载论文数量统计表 单位:篇

如图1,从近5年(2008-2012年)三种样本期刊刊载论文数量图中可以看出,三种期刊刊载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图1 近5年(2008-2012年) 三种样本期刊刊载论文数量图

二、研究热点关键词

研究关键词分析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三种样本期刊中刊载论文关键词排名前20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表2给出了排名前20并且专指度比较高的关键词。

(1)马克思主义研究关键词分析

从表2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2008-2012年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在热点关键词上排名第一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的核心和纲领,其重要性勿庸置疑,相关的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十二大提出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和旗帜)的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表3中多个关键词反映这一热点问题,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关于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等一系列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1](P35-45)。

表2 近5年(2008-2012年)三种样本期刊刊载论文关键词统计表 单位:个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因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结合中国的国情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来指导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注重理论创新,理论界相应地也日益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视阈和思想维度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最具方法论意味的热点问题。余卫国将其概括为有以下几种理论视阈和思想维度或问题向度:①全球化的理论视阈和“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紧密结合的“双向互动”向度。②总体性的理论视阈和历史性的思想维度。③以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为基础的20世纪中国哲学视阈。④建构论的理论视阈和唯物史观向度。⑤结合论的理论视阈和文化学向度。[2]

第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伟大飞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最新成果,同时又内蕴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的本质要求,即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创新[3]。通过分析学界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文章可以发现,近5年来,前期的论文主要着重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的阐述,后期的论文总数在减少,但偏重于实践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研究。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依据这一理论,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科学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揭示经济规律也是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成功的认识经济规律,便可以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为人民大众谋利益。

(2)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关键词分析

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研究热点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2008-2012年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研究的关键词中,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相同,排在前五位的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研究中的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是研究热点。

第一,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又一大热点。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学界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主要集中2008-2009年间,其主题集中在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与公平正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

第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报告的定义: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杨志华将我国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归纳为六大类型,即均衡发展型、社会发达型、生态优势型、环境优势型、相对均衡型和低度均衡型[4]。

(3)教学与研究关键词分析

《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2008-2012年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全球化、历史唯物主义、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除马克思主义研究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关键词外,教学与研究的关键词排名靠前的有全球化、历史唯物主义、改革开放。

第一,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最合适的时候,摒弃了对全球化发展的是非性辩论,转而研究在全球化发展趋势已经客观形成的条件下,国家、社会、个人如何发展的问题。并秉承马克思主义一贯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对马克思当年没有遇到过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阐释,从而在学理上走在了同时代其他学科的前列,对中国社会在全球化潮流下如何稳步前进的问题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2013全球化与变化中的价值观国际学术会议就以下四个主题展开了讨论:①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的变迁与价值多样;②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冲突与对话;③现代性与文化认同;④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危机与重建。[5]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从自然与历史的有限统一、结构与历史的辩证统一成功地战胜了历史主义研究方法的困境[6]。历史唯物主义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观察人及其活动,能准确地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第三,改革开放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党的17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国改革是一个二重化的过程,一是以“解放思想”为口号的高度灵活性;二是以“发展是硬道理”为口号的高度实践性。在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问题的解决时,理论上的反思恰恰重复了改革过程的那两个特点,高度灵活地、实用地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史研究的热点区域。其中,研究者比较关心的问题有改革开放的缘起、历史主线、阶段划分、思想交锋等问题[7]。

三、结论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和《教学与研究》这三种期刊近五年来发表的文章进行文献统计分析,可以反映出近五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全貌和动态特征。

在研究内容的分析上,通过统计考察研究关键词来进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分析,可以发现,近五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热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全球化、历史唯物主义、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热点受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热点的影响比较大,这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健康全面发展服务的特点。

[1]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 (3) .

[2]余卫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热点问题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 (4) .

[3]高建生.科学发展观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重大启迪[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 (12) .

[4]杨志华,严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类型及其策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 (6) :182-188.

[5]郑伟.“全球化与变化中的价值观国际学术会议”概述[J].教学与研究,2013 (2) :100-103

[6]宋友文.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主义问题[J].教学与研究,2011 (2) :37-44.

[7]沈传亮.中国改革开放史若干前沿问题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1 (8) :61-67.

猜你喜欢

中国化热点全球化
热点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全球化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