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保持正轨 好于预期
2014-12-19牛方
牛方
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报告,2014年1~6月中国化纤产量稳定,行业效益较今年第一季度有所好转,聚酯新增产能262万吨,上游出现供需不平衡现象,部分大型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协会预测全年产量4350万吨,增长6%左右,利润总额比上年有所增长,运行质量将出现好转。
基本面:稳定+好转
2014年1~6月化纤产量2137万吨,同比增长7.52%。产量增速逐月提高,从1~2月份的0.86%提高到1~6月份的7.52%,超过去年同期增速1.68个百分点。协会表示这一数据说明市场需求在逐渐恢复。
和去年相比,今年化纤主要子行业的开工负荷分化更加明显。涤纶长丝开工率在二季度恢复到接近80%,属于一般水平;氨纶行业持续保持高负荷运行;粘胶长丝和粘胶短纤的开工率基本也位于 80%以上;涤纶短纤和锦纶行业相对较差。
从上图来看,涤纶长丝春节期间开工率降至50%以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切片纺企业几乎全部停车,直纺企业稍好一些。随着下游需求的恢复,涤纶长丝行业开工率逐渐提升,4月下旬至5月底,行业平均开工率达到80%以上,但6月进入淡季,开工率出现下降,目前直纺在70%,切片纺在32%。
在库存方面,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在3月份去库存很成功,到6月底库存处于正常偏低水平,7月又有所回升。锦纶、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的库存持续处于高位,4、5月份虽有下降趋势,但仍然较高。氨纶行业虽然市场行情不错,但由于一直保持较高开工率,因此库存上升趋势明显。
在质效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6月份,化纤行业实现利润总额95.56亿元,同比增长19.53%,比一季度(4.9%)加快14.63个百分点,说明二季度行业经济效益比一季度有明显好转。行业亏损面24.47%,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但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17.43%。
在利润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涤纶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2.32%,比一季度(-15.07%)大幅提高37.39个百分点。氨纶行业效益良好,利润总额大幅增长86.73%。
关注点:市场+管理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初步统计,今年以来,聚酯新增产能262万吨,其中薄膜30万吨,瓶片30万吨,涤纶202万吨,另有8万吨原有聚合产能增配涤纶长丝。下半年,计划投产的聚酯涤纶项目还有200多万吨,但根据市场情况,部分装置可能延期至2015年投产,实际投产可能不足200万吨。
同时在上游,协会表示今年以来PX和PTA供需不平衡,使得市场更加敏感。新产能投产、停车检修、淡旺季预期等任何风吹草动的信息,都能引起PX和PTA市场波动。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PTA产能过剩,而PX严重短缺。
1、2月份,由于聚酯工厂停产较多,PTA价格持续下滑,PX供应面充足,价格也跟随PTA下跌。3月下半月开始,下游需求回暖带动涤纶价格回升,原料价格也探底企稳,但是难改下行趋势。4、5月份,PTA新产能集中释放,市场价格快速下跌。5月中上旬,市场迅速反转。PX强势反弹,PTA在成本压力下不得不上调价格,但涨幅不及PX。5月底,PTA工厂限产报价并改变结算价模式以成本定价,聚酯产品被动跟涨,但下游逐渐进入淡季跟涨力度不足。
涤纶短纤与棉花一直是替代品的经济关系,2012年以来,涤纶短纤与棉花价差持续攀升,而在2014年3月最大价差甚至达到10500元/吨。3月份,受到国内棉花收储政策调整的影响,棉价快速下跌,涤纶短纤与棉花的价差快速缩小,目前两者价差仅在7200~7500元/吨,此时涤纶短纤的价格替代优势不明显,因此对涤纶短纤的市场用量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今年以来化纤行业今年以来先后出现部分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如“龙达集团”——下辖龙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龙达差别化聚酯有限公司、杭州龙达纸管有限公司、杭州龙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杭州龙达运输有限公司、杭州四茂化纤有限公司、杭州晨龙贸易有限公司7家跨行业公司。“赐富集团”——下辖浙江赐富化纤有限公司、浙江赐富医药有限公司、浙江欧亚薄膜材料有限公司、绍兴赐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还在江苏沭阳设立江苏欧亚薄膜有限公司,同时涉矿,在内蒙古锡林郭勒成立西乌珠穆沁旗富顺镍业有限责任公司,其房地产业还发展到了河南以及云南等地。“新民纺织”,2013年8月,东方恒信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新民纺织部分股权,取得控制权。2013年底,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出售化纤和印染业务。
但协会认为,化纤行业运行虽然困难,但并没有到大范围倒闭破产的地步,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正常。以上出现问题的企业,都是把化纤当做融资平台,投资房地产等其他业务,化纤主业没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个别企业的破产也是行业整合的需要。
阶段预测:机遇+转机
上半年,印染费用大幅上涨,化纤有色纤维(含长丝、短纤)销售顺畅,特别是再生有色长丝的利润空间巨大(1000~2000元/吨)。原生上半年也有利润(500~800上下),但是受产品总量阶段性过剩及母粒价格上涨影响,7月份后就大不如前。
7月15日,绍兴18家印染企业停产整治;7月18日起,吴江区、嘉善县对喷水织机及涉锑企业实施停产(7月24日回复50%产能,所有复工的企业必须做到污水中锑的纳管排放浓度小于0.1毫克/升,污水厂排出去的浓度限值是0.05毫克/升,企业可以采取“开二停二”的轮产措施,具体轮产限产方案由各区镇自行制定,并报吴江区环保局备案);7月21日萧山63家企业停产整治。
此类环保事件对化纤下游行业打击巨大,但也孕育着色丝产品新的机遇。
化纤协会预测2014年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势头,纺织行业也有望保持平稳走势,对化纤市场需求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化纤市场已经处于十年来第二低位,不具备大幅下跌的空间。但今年聚酯以及聚酯原料新增产能压力依然很大,市场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全年化纤市场整体可能保持弱势盘整走势,下半年的传统旺季值得期待。
预计全年产量4350万吨,增长6%左右;利润总额比上年有所增长,运行质量有所好转。
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报告,2014年1~6月中国化纤产量稳定,行业效益较今年第一季度有所好转,聚酯新增产能262万吨,上游出现供需不平衡现象,部分大型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协会预测全年产量4350万吨,增长6%左右,利润总额比上年有所增长,运行质量将出现好转。
基本面:稳定+好转
2014年1~6月化纤产量2137万吨,同比增长7.52%。产量增速逐月提高,从1~2月份的0.86%提高到1~6月份的7.52%,超过去年同期增速1.68个百分点。协会表示这一数据说明市场需求在逐渐恢复。
和去年相比,今年化纤主要子行业的开工负荷分化更加明显。涤纶长丝开工率在二季度恢复到接近80%,属于一般水平;氨纶行业持续保持高负荷运行;粘胶长丝和粘胶短纤的开工率基本也位于 80%以上;涤纶短纤和锦纶行业相对较差。
从上图来看,涤纶长丝春节期间开工率降至50%以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切片纺企业几乎全部停车,直纺企业稍好一些。随着下游需求的恢复,涤纶长丝行业开工率逐渐提升,4月下旬至5月底,行业平均开工率达到80%以上,但6月进入淡季,开工率出现下降,目前直纺在70%,切片纺在32%。
在库存方面,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在3月份去库存很成功,到6月底库存处于正常偏低水平,7月又有所回升。锦纶、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的库存持续处于高位,4、5月份虽有下降趋势,但仍然较高。氨纶行业虽然市场行情不错,但由于一直保持较高开工率,因此库存上升趋势明显。
在质效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6月份,化纤行业实现利润总额95.56亿元,同比增长19.53%,比一季度(4.9%)加快14.63个百分点,说明二季度行业经济效益比一季度有明显好转。行业亏损面24.47%,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但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17.43%。
在利润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涤纶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2.32%,比一季度(-15.07%)大幅提高37.39个百分点。氨纶行业效益良好,利润总额大幅增长86.73%。
关注点:市场+管理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初步统计,今年以来,聚酯新增产能262万吨,其中薄膜30万吨,瓶片30万吨,涤纶202万吨,另有8万吨原有聚合产能增配涤纶长丝。下半年,计划投产的聚酯涤纶项目还有200多万吨,但根据市场情况,部分装置可能延期至2015年投产,实际投产可能不足200万吨。
同时在上游,协会表示今年以来PX和PTA供需不平衡,使得市场更加敏感。新产能投产、停车检修、淡旺季预期等任何风吹草动的信息,都能引起PX和PTA市场波动。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PTA产能过剩,而PX严重短缺。
1、2月份,由于聚酯工厂停产较多,PTA价格持续下滑,PX供应面充足,价格也跟随PTA下跌。3月下半月开始,下游需求回暖带动涤纶价格回升,原料价格也探底企稳,但是难改下行趋势。4、5月份,PTA新产能集中释放,市场价格快速下跌。5月中上旬,市场迅速反转。PX强势反弹,PTA在成本压力下不得不上调价格,但涨幅不及PX。5月底,PTA工厂限产报价并改变结算价模式以成本定价,聚酯产品被动跟涨,但下游逐渐进入淡季跟涨力度不足。
涤纶短纤与棉花一直是替代品的经济关系,2012年以来,涤纶短纤与棉花价差持续攀升,而在2014年3月最大价差甚至达到10500元/吨。3月份,受到国内棉花收储政策调整的影响,棉价快速下跌,涤纶短纤与棉花的价差快速缩小,目前两者价差仅在7200~7500元/吨,此时涤纶短纤的价格替代优势不明显,因此对涤纶短纤的市场用量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今年以来化纤行业今年以来先后出现部分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如“龙达集团”——下辖龙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龙达差别化聚酯有限公司、杭州龙达纸管有限公司、杭州龙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杭州龙达运输有限公司、杭州四茂化纤有限公司、杭州晨龙贸易有限公司7家跨行业公司。“赐富集团”——下辖浙江赐富化纤有限公司、浙江赐富医药有限公司、浙江欧亚薄膜材料有限公司、绍兴赐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还在江苏沭阳设立江苏欧亚薄膜有限公司,同时涉矿,在内蒙古锡林郭勒成立西乌珠穆沁旗富顺镍业有限责任公司,其房地产业还发展到了河南以及云南等地。“新民纺织”,2013年8月,东方恒信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新民纺织部分股权,取得控制权。2013年底,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出售化纤和印染业务。
但协会认为,化纤行业运行虽然困难,但并没有到大范围倒闭破产的地步,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正常。以上出现问题的企业,都是把化纤当做融资平台,投资房地产等其他业务,化纤主业没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个别企业的破产也是行业整合的需要。
阶段预测:机遇+转机
上半年,印染费用大幅上涨,化纤有色纤维(含长丝、短纤)销售顺畅,特别是再生有色长丝的利润空间巨大(1000~2000元/吨)。原生上半年也有利润(500~800上下),但是受产品总量阶段性过剩及母粒价格上涨影响,7月份后就大不如前。
7月15日,绍兴18家印染企业停产整治;7月18日起,吴江区、嘉善县对喷水织机及涉锑企业实施停产(7月24日回复50%产能,所有复工的企业必须做到污水中锑的纳管排放浓度小于0.1毫克/升,污水厂排出去的浓度限值是0.05毫克/升,企业可以采取“开二停二”的轮产措施,具体轮产限产方案由各区镇自行制定,并报吴江区环保局备案);7月21日萧山63家企业停产整治。
此类环保事件对化纤下游行业打击巨大,但也孕育着色丝产品新的机遇。
化纤协会预测2014年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势头,纺织行业也有望保持平稳走势,对化纤市场需求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化纤市场已经处于十年来第二低位,不具备大幅下跌的空间。但今年聚酯以及聚酯原料新增产能压力依然很大,市场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全年化纤市场整体可能保持弱势盘整走势,下半年的传统旺季值得期待。
预计全年产量4350万吨,增长6%左右;利润总额比上年有所增长,运行质量有所好转。
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报告,2014年1~6月中国化纤产量稳定,行业效益较今年第一季度有所好转,聚酯新增产能262万吨,上游出现供需不平衡现象,部分大型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协会预测全年产量4350万吨,增长6%左右,利润总额比上年有所增长,运行质量将出现好转。
基本面:稳定+好转
2014年1~6月化纤产量2137万吨,同比增长7.52%。产量增速逐月提高,从1~2月份的0.86%提高到1~6月份的7.52%,超过去年同期增速1.68个百分点。协会表示这一数据说明市场需求在逐渐恢复。
和去年相比,今年化纤主要子行业的开工负荷分化更加明显。涤纶长丝开工率在二季度恢复到接近80%,属于一般水平;氨纶行业持续保持高负荷运行;粘胶长丝和粘胶短纤的开工率基本也位于 80%以上;涤纶短纤和锦纶行业相对较差。
从上图来看,涤纶长丝春节期间开工率降至50%以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切片纺企业几乎全部停车,直纺企业稍好一些。随着下游需求的恢复,涤纶长丝行业开工率逐渐提升,4月下旬至5月底,行业平均开工率达到80%以上,但6月进入淡季,开工率出现下降,目前直纺在70%,切片纺在32%。
在库存方面,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在3月份去库存很成功,到6月底库存处于正常偏低水平,7月又有所回升。锦纶、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的库存持续处于高位,4、5月份虽有下降趋势,但仍然较高。氨纶行业虽然市场行情不错,但由于一直保持较高开工率,因此库存上升趋势明显。
在质效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6月份,化纤行业实现利润总额95.56亿元,同比增长19.53%,比一季度(4.9%)加快14.63个百分点,说明二季度行业经济效益比一季度有明显好转。行业亏损面24.47%,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但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17.43%。
在利润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涤纶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2.32%,比一季度(-15.07%)大幅提高37.39个百分点。氨纶行业效益良好,利润总额大幅增长86.73%。
关注点:市场+管理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初步统计,今年以来,聚酯新增产能262万吨,其中薄膜30万吨,瓶片30万吨,涤纶202万吨,另有8万吨原有聚合产能增配涤纶长丝。下半年,计划投产的聚酯涤纶项目还有200多万吨,但根据市场情况,部分装置可能延期至2015年投产,实际投产可能不足200万吨。
同时在上游,协会表示今年以来PX和PTA供需不平衡,使得市场更加敏感。新产能投产、停车检修、淡旺季预期等任何风吹草动的信息,都能引起PX和PTA市场波动。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PTA产能过剩,而PX严重短缺。
1、2月份,由于聚酯工厂停产较多,PTA价格持续下滑,PX供应面充足,价格也跟随PTA下跌。3月下半月开始,下游需求回暖带动涤纶价格回升,原料价格也探底企稳,但是难改下行趋势。4、5月份,PTA新产能集中释放,市场价格快速下跌。5月中上旬,市场迅速反转。PX强势反弹,PTA在成本压力下不得不上调价格,但涨幅不及PX。5月底,PTA工厂限产报价并改变结算价模式以成本定价,聚酯产品被动跟涨,但下游逐渐进入淡季跟涨力度不足。
涤纶短纤与棉花一直是替代品的经济关系,2012年以来,涤纶短纤与棉花价差持续攀升,而在2014年3月最大价差甚至达到10500元/吨。3月份,受到国内棉花收储政策调整的影响,棉价快速下跌,涤纶短纤与棉花的价差快速缩小,目前两者价差仅在7200~7500元/吨,此时涤纶短纤的价格替代优势不明显,因此对涤纶短纤的市场用量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今年以来化纤行业今年以来先后出现部分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如“龙达集团”——下辖龙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龙达差别化聚酯有限公司、杭州龙达纸管有限公司、杭州龙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杭州龙达运输有限公司、杭州四茂化纤有限公司、杭州晨龙贸易有限公司7家跨行业公司。“赐富集团”——下辖浙江赐富化纤有限公司、浙江赐富医药有限公司、浙江欧亚薄膜材料有限公司、绍兴赐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还在江苏沭阳设立江苏欧亚薄膜有限公司,同时涉矿,在内蒙古锡林郭勒成立西乌珠穆沁旗富顺镍业有限责任公司,其房地产业还发展到了河南以及云南等地。“新民纺织”,2013年8月,东方恒信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新民纺织部分股权,取得控制权。2013年底,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出售化纤和印染业务。
但协会认为,化纤行业运行虽然困难,但并没有到大范围倒闭破产的地步,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正常。以上出现问题的企业,都是把化纤当做融资平台,投资房地产等其他业务,化纤主业没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个别企业的破产也是行业整合的需要。
阶段预测:机遇+转机
上半年,印染费用大幅上涨,化纤有色纤维(含长丝、短纤)销售顺畅,特别是再生有色长丝的利润空间巨大(1000~2000元/吨)。原生上半年也有利润(500~800上下),但是受产品总量阶段性过剩及母粒价格上涨影响,7月份后就大不如前。
7月15日,绍兴18家印染企业停产整治;7月18日起,吴江区、嘉善县对喷水织机及涉锑企业实施停产(7月24日回复50%产能,所有复工的企业必须做到污水中锑的纳管排放浓度小于0.1毫克/升,污水厂排出去的浓度限值是0.05毫克/升,企业可以采取“开二停二”的轮产措施,具体轮产限产方案由各区镇自行制定,并报吴江区环保局备案);7月21日萧山63家企业停产整治。
此类环保事件对化纤下游行业打击巨大,但也孕育着色丝产品新的机遇。
化纤协会预测2014年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势头,纺织行业也有望保持平稳走势,对化纤市场需求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化纤市场已经处于十年来第二低位,不具备大幅下跌的空间。但今年聚酯以及聚酯原料新增产能压力依然很大,市场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全年化纤市场整体可能保持弱势盘整走势,下半年的传统旺季值得期待。
预计全年产量4350万吨,增长6%左右;利润总额比上年有所增长,运行质量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