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性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4-12-17王娟

甘肃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激励性师生关系语文课堂

王娟

〔关键词〕 语文教学;激励性语言;

作用;动机;参与;师生关

系;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2—0050—01

激励性语言是教师借助教学评价,给予学生适时而恰当的激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个体的内因,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励性的语言是活跃课堂教学的兴奋剂,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法宝。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激励性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用好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和需求、动机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这是激励的起点,在遇到能够满足需求的目标时,这些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转化为动机,使人一股脑地行动,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然后达到目标,获得某种满足,激励过程也就完成。然而,动机需要刺激才能不断产生,所以教师应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动机。1.尝试激励法。2.竞争激励法。3.目标激励法。4.榜样激励法。采用这些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激励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当然,当学生有所进步时,教师还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激发其前进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上述提到的多种激励性方法,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二、用好激励性语言,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参与教学活动,但那是一种被动地参与。要知道,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才能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实,每个学生都渴望在课堂上表现自我,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当自己犯错时,也都希望教师能给予原谅,得到改正的机会。所以,教师要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营造轻松的氛围,实行赏识教育,对学生作出鼓励性评价,避免传统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焦虑、抵触和消极情绪。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善于思考,勇于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用好激励性语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有绝对权威,教师的意志决定一切,教学中存在强制、训斥、威胁和鄙视的现象,师生关系疏远、紧张,缺乏心灵的沟通,本来应该充满愉快和成功体验的教学活动变得单调和枯燥乏味。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采用激励性教学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教学中不良师生关系的彻底的纠正。有时,教师用带有激励性的词语评价一个学生,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当然,教师也不能一味地对学生给予表扬,当学生犯错误或出现问题时,教师还应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即运用包含否定因素的激励性语言点出学生的错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手势、眼神、掌声等多种形式去鼓励和评价学生,营造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四、用好激励性语言,营造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

为学生创设出充满情感、激励气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激励,进行积极思考,达到“不治而治”的境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比单纯的语言效果更好。俗话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给学生创设发挥“为师”潜能的环境,使他们由一贯当学生的角色转化为教师的角色,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积极地思考,能够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激活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语文课堂上,个别学生由于知识不丰富、经验不足、思维方法不够正确,以致在课堂上不敢发言,怕说错了受到教师的批评。为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

综上所述,有效地发挥激励性语言可以激活语文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必然充满活力,学生必然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语文课堂教学必然活泼有趣,学生的主体性必然得到真正的发挥。

?笙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励性师生关系语文课堂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