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4-12-17马立全
马立全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习惯;培养;质疑;动手实践;
总结;作业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1—0051—01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还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作一项必要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一、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逐步做到想问、敢问、会问。
学生的质疑行为,一般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处及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和动手操作的实践中。
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来获取新知。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联系?对于这个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自制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边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长期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逐渐养成手脑结合、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的习惯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答完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8.解答本题可以用哪些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哪些特殊技巧吗?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那么学生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呢?笔者是这么做的:做作业前要求学生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时要求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教师和家长检查,这一行为容易使学生养成依赖思想。其实做完作业,应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作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和家长长期这样要求,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总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笙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