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春林区人工林叶部病害发生情况的探究

2014-12-16张绪强于开文王春水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伊春幼林红松

张绪强 于开文 王春水

(1.黑龙江省桃山林业局柳河经营林场 黑龙江伊春 152514;2.黑龙江省桃山林业局营林生产科 黑龙江伊春 152514)

伊春地区长期流行的人工幼林叶部病害,发生面积达六万五千多公顷,主要有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红松落针病和红松、樟子松叶锈病,及近几年新发现的红皮云杉叶锈病和樟子松红斑病已蔓延流行万灾。

1 主要人工林病害病害发生情况

(1)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该病是由日本落叶松球腔菌(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is Ito sato et Oda)引起的,是落叶松人工林重要病害,被列入黑龙江省检疫对象。多发生在20年生以下的大面积人工纯林,自70年代发现,至今已蔓延全地区各地。被害林分较正常林分每年树高生长降低21.3%,胸径生长下降74.4%,材积生长量平均降低4%左右,严重影响林木生长。这种病害如营造针阔混交林,纯林及时间伐、修枝,改善林内通风条件,基本可以控制危害。(2)红松落叶病。该病是由寄生散斑壳菌(Lophodermium parasiticum He et Yang)引起的,是伊春地区新发现的一种危险性传染病害,近几年在五营、友好、金山屯局严重发生。主要危害10—20年红松纯林,发病率达90%以上;林分密度大,未及时间伐修枝通风不良的林分病情严重。(3)樟子松红斑病。该病由松穴褥盘孢菌(Dothistroma pini Hulbary)引起的,是世界闻名的危险性重要病害,能侵害松类和落叶松等39个树种,在伊春地区主要危害樟子松,是本地区新发现的危险性病害,分布在全地区各地,几乎是有樟子松林就有红斑病的发生,发病率在70—100%,病情指数在20—64。发病后叶上形成红褐色段斑,逐渐枯萎脱落,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4)红皮云杉叶锈病。该病是由杜鹃金锈菌(Chrysomyxa rhododendri de Bary)引起的,是1989年新发现的一种转主寄生锈菌引起的,天然幼壮林和人工林都遭危害,危害面积五万多公顷,发病率33.6—66.8%,病情指数为30.5,分布广泛,从南岔一至到乌伊岭都不同程度发生,但主要集中在五营以北各局,尤其是汤旺河和乌伊岭林业局发生更加严重,此病将成为伊春地区云杉重要的地方性流行病,严重危害云杉林的生长发育。

附表1 伊春地区主要人林木叶部病害种类及分布

2 原因与分析

当林分郁闭后,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适时合理地进行透光伐和卫生伐,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防病措施。我地区朗乡局10年生以下的红松幼林未发生流脂溃疡病,10年生以上的林分需要更充足的光照条件,但由于未及时进行透光伐抑制了红松的正常生长发育,生长衰弱降低了抗病力,遭到弱寄生菌的侵染,发生了流脂溃疡病的为害,20年生以上幼林普通发病,发病率为15—64%,病情指数为10—37.3。

实践证明10—15年生的红松幼林,必须结合上层阔叶树的间伐利用进行透光伐,其强度一般为50—70%,分2—3次逐年透光,使抚育后的红松要成为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就可以减轻或避免红松流脂溃疡病的发生为害。

3 建议与意见

(1)加大营造混交林,加速封山育林,重新创造生物相丰富的混交林结构,造成一种不利于病害发展而有利于林木生长的生态环境。(2)重视营林技术措施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从种苗、造林设计开始,直至上山造林、幼龄林和中龄林抚育管理等一系列林业生产各个环节,始终贯彻病害防治措施,使人工林生态系统达到有病无大害的状态。(3)对已经发病的林分,进行以营林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逐步改善林分的生态环境,提高人工林自然抵御能力,减轻病害的危害。对严重林分采取载针引阔等多种经营方式,逐渐改变林相结构,遏制病害的进一步蔓延。

[1]王金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研究与探讨.中国林业出版社.

[2]李纯.北方林木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

[3]伊春地区森林病虫鼠害普查报告.伊春市营林局汇编.

猜你喜欢

伊春幼林红松
伊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绕口令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伊春地区近60年气温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快乐佳县人
不同比例尺航磁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以伊春森林覆盖区为例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选择红松宝就是选择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