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调节”中专有名称表述不一致的辨析

2014-12-16李淑丹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9期
关键词:单核免疫调节单核细胞

李淑丹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710119)

中国现行的五版高中生物教材“免疫调节”部分的专有名称不一致现象尤为明显(表1)。这些用法不一的名称,有的是对内涵相同的同一概念的不同描述,如:过敏反应和超敏反应,过敏原和致敏原等。这种不一致是可以被接受的。然而,另有一些不一致的名称,如:吞噬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因子和细胞因子,获得性免疫综合症和获得性免疫综合征等,表征的是两个内涵不相同的概念,在高中阶段的不同教材中将其混用有失妥当,亟须对其不同内涵进行重新界定。

1 吞噬细胞和巨噬细胞

吞噬细胞是具有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和其它外来物质的作用的细胞,它可以分为小吞噬细胞和巨噬细胞两类[2]。两者在来源、形态和生理功能上均有不同。从来源上看,小吞噬细胞主要来自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从形态结构上来看,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核呈多叶状,其分叶的多少可作为病理诊断的指标,细胞质中含有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与炎症反应有关;单核细胞较大,细胞质中无明显的颗粒组分。从生理功能上来看,中性粒细胞主要对抗化脓菌,占体内免疫细胞的50%-70%,是炎症反应的“主力军”,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可以渗出血管壁,游走至炎症部位。但由于其细胞寿命较短,一般仅有2-3天,因此不会长期存在于组织中;巨噬细胞主要对抗生活在宿主细胞当中的细菌,单核细胞移至组织液中成为巨噬细胞之后,由于其寿命较长,可以长期“驻防”于各种组织之中。另外,巨噬细胞还具有呈递抗原的作用,这是小吞噬细胞所不具有的。

2 淋巴因子和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按照其分泌细胞的不同,可以分为单核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和淋巴因子(由淋巴细胞分泌)等种类。由此可见,淋巴因子只是细胞因子的一种。但有一点需要说明,几乎每一种细胞因子都来源于多种细胞[2]。所谓的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也并非都来自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所以目前免疫学方面的书籍很少再将细胞因子划分为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等,而是按照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不同,分为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趋化因子等种类。因此,建议高中生物教材统一使用细胞因子为专业名称以代替淋巴因子。

表1 五个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与“免疫调节”相关的专业名称不一致

3 获得性免疫“综合征”和“综合症”

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系统传染病,人教版写作获得性免疫综合症,其它教材均写作获得性免疫综合征。“征”和“症”虽一字之差,但其含义却有明显不同。“症”指疾病的症状,“征”指疾病的体征。如上呼吸道感染时患者主诉为咳嗽,头痛等,此为症,而其血象检测结果为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异常等,此为征。综合征是医学上的专有名称,指一类继发的、原因比较复杂的、表现多样的症候群[3]。以艾滋病为例,其是由HIV引起的由于免疫系统病变而产生的一群症状,并非某一个疾病。因此,艾滋病的专有名称应确定为获得性免疫综合征。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教科书应当文字表述准确,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得准确知识和思维发展。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专业名称的学习,对于促进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素养的形成意义重大。教师应重视不同版本中生物学专业名称的内涵一致性和准确性,以期促进不同地区学生对于相同内涵知识的一致性理解。

[1]李高峰.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2][英]Ivan M.Roitt,Peter J.Delves.免疫学基础.丁桂凤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3]张敏,张丽君,李晓娟.“症”“证”“征”标准化用法的探讨[J].甘肃中医,2010(3):67-68.

猜你喜欢

单核免疫调节单核细胞
外周血单核细胞miR-1285-3p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密蒙花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石见穿多糖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人参水提液通过免疫调节TAMs影响A549增殖
一种简单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方法的建立
单核细胞18F-FDG标记与蛛网膜下腔示踪研究
单核Ru(Ⅲ)-edta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苯并咪唑衍生的单核钴(Ⅱ)和单核镍(Ⅱ)配合物与DNA和蛋白质的结合反应性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两个单核镍含氮配体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