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与预防措施

2014-12-16彭丹娥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9期
关键词:药制剂时应药品

彭丹娥

(湖北孝感市中心医院 湖北孝感 432000)

随着制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现利用现代化加工技术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制成中药制剂的现象越来越多[1]。因中药制剂经济实惠、使用方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受电视广告的影响,多数人认为中药制剂为天然药品,不会出现不良反应[2]。但近些年来所出现的中药制剂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对我院近几年来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引导临床治疗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本案对2010年至2014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所上报的260例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地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案研究对象260例均为2010年至2014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所上报的260例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情况。

1.2 方法

统计并分析260例报告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及给药途径。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若P<0.05则表明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及年龄分布可见表1。由表可以看出,女性患者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年龄高于60岁的老年患者及0-12岁的儿童患者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者居多。

所有研究对象的给药途径可见表2。由表可以看出,现静脉滴注是中药制剂临床给药的最主要途径。

此外,通过对药品种类进行分析可发现,导致患者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药物多为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抗肿瘤类及补益类,且其中居首位的为活血化瘀类药物。

3 讨论

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有很多,其中多数为皮肤病,临床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等,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3]。此外,还会牵涉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方面出现反应,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治疗及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表1 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

表2 患者的给药途径

3.1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

通过分析可发现,引起患者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概括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患者本身的因素。本案26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当中女性150例,明显比男性多,这主要由于男女的生理差别而导致的。女性患者较男性身体素质差,且耐药性差,因此容易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0-12岁儿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者居多,这主要与年龄各器官发育未完全有关。临床儿童多患肺炎及支气管炎,用药主要为清热毒类,如双黄连、清开灵等。另年龄高于60岁老年患者也易产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这主要由于老年患者多并患其他疾病,所服用药物较多,且病程长,加上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差,因此容易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第二种,药品的原因。现医院临床使用的中药制剂,尤其是注射剂多为复方型制剂,此制剂成分复杂,而目前国内提取技术有限,因此所提取的中药有效成分无法完全纯化,通常都会混有一些其他杂质,包括淀粉、蛋白质等,而这些杂质会使机体产生抗体,导致患者出现过敏现象。此外,有些中药制剂本身就具有高致敏成分,如双黄连,这些都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而出现过敏反应。第三种,药物的使用。药物使用的影响包括给药剂量及给药途径。若剂量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菌栀黄注射液,若高于常规剂量就会导致患者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4]。此外,本案分析结果表明,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更易使患者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

3.2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针对引发患者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原因,为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从以下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第一,针对儿童患者,若病情较轻则优先选择口服方式给药,避免直接使用静脉用药,以尽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第二,针对老年患者,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必要时可对用药浓度进行监测,以及时了解药物疗效,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第三,医师在临床用药时应严格遵循“中医辩证论治”原则,并按照相关药品的说明书以保证药品使用的剂量及给药方式[5]。同时在使用药物的过程当中还应特别注意药物的联合应用,原则上应单药单用。此外,在问诊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及过敏药物,必要时应在进行治疗前做皮试,以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第四,加大重视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情况,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的质量监控,包括生产及原料,以保证并提高中药制剂的安全性。

[1]杨昌万.27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J].当代医学,2012,18(15):151-153.

[2]王爽,侯立强,王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和预防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7(25):501-502.

[3]李育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结果分析和用药管理对策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79-80.

[4]卓新凤.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的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4,7(01):42-43.

[5]张敏红,章宏法.7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09,7(03):161-162.

猜你喜欢

药制剂时应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装饰石材荒料锯切及毛板制备时应掌握的技能(四)
麦田出现白穗 收割时应这样处理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母猪人工授精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