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分级培训模式探索
2014-12-16周久顺刘兆炜
刘 影 周久顺 刘兆炜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610041)
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是健康知识、观念和行为的传播者,其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全民健康素养的提高。据统计,2011年四川省健康教育专职业务人员共有396人,其中省级机构18人(占4.5%),市(州)级机构108人(占27.3%),县(区、市)级270人(占68.2%),专职人员中医学专业仅143人,仅占36.11%[1]。专业人员的数量不足,专业人员结构、业务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制约了我省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健康教育培训是健康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负有健康教育职责的人员进行专业化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过程[2]。通过培训,使受训者改变原有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学习和掌握从事某项专门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建立一个既适合四川省情又能促进健康教育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十分重要。
1 四川省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培训现有模式
四川省一直重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训,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要求:对21个市(州)级健康教育机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县级健康教育机构开展轮训,力争3年把181个县(市、区)轮训一遍。全省健康教育队伍的能力建设的目标,是整体提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素质,将我省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逐渐培养成为能设计、能组织、能管理、能评价的复合型人才。现有的培训模式主要是以下几种:
1.1 项目式培训
目前,我省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最常用的培训模式是利用各种健康教育项目作为平台,对参与项目实施的专业人员进行项目相关技术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项目实施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此模式有以下优点:1.培训经费有保证。由于目前政府对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的投入还比较少,而健康教育项目有专项培训经费。由于各种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健康教育工作覆盖很多市(州)、县,以此为平台,在经费较少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培训专业人员。2.培训内容专一且频率多。一般来说,整个培训过程会让学员系统性的学习实施此项目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由浅至深,由理论到实践操作。所以,在一个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培训是分段一直延续下去的,培训频率相对较多,每个阶段培训内容重点突出,知识掌握也比较牢固。条件许可时还可扩大培训面,让更多的专业人员参加培训,为今后开展专项业务工作做技术储备。相反,此模式也有很多不足:(1)培训内容单一,对于初学者和初级专业人员,没有健康教育学的基础,学习较为困难,有可能经过多次培训也不能完全掌握知识,灵活运用。(2)虽然项目涉及多个市(州)、县,培训了大量专业人员,但是仅通过项目培训不能整体提高所有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3)非项目的专业人员有的不能参加实践,有的中途流失。所以,非项目的专业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2 逐级培训模式
此种模式一般在各级专业机构举办专业人员的骨干培训班时采用。培训内容是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职责所涵盖的能力要求,此种培训模式能够让学员系统性的学习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受训者能够覆盖所有市(州)、县(市、区),对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发挥其职能作用。但是此种模式对培训对象没有专业分级,由于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差别较大,对于不同层次的培训者培训相同的内容,会造成培训的效率和效果不高。
1.3 举办小规模的培训者训练班
这种培训模式主要针对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受训者的专业水平相似,并且有一定的基础。鉴于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既要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也要将这些知识和观点传授给他人,所以培训内容是如何讲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参与式方法在这种培训中广泛运用,受训者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学员置身其中,让他们面对不同的问题做出应有反应,从而学会问题解决技能,并迁移到日常情景中。采用这种模式进行专业人员培训,其效率和效果都很好,学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很快,自身也很满意,不足之处在于每次培训的人员较少,一般在20人左右效果比较好,如果大规模的举办培训成本较高。所以目前这种模式应用多用于省、市(州)级专业骨干或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
1.4 以会代训的模式
在每年的工作会、总结交流会上为参会者举办1~2次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让参会者及时了解健康教育的国内外新动态和发展新趋势,传播健康教育的新理论、新方法,并让参会者对各地的健康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经验交流等。这种模式省钱、省时,参会者可以对所在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这种模式由于时间太短不易被受训者消化吸收,多数人无法真正掌握所传播的内容而不适合用于技术培训,更适合用于新观念、新经验、新价值观的交流活动。
2 目前四川省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省健康教育的发展情况而言,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培训模式单一
成人学习具有学习动机明确、生活经验丰富、理解能力强、个体差异大等特点,同时,他们还面临着不同的学习障碍,如工作压力大,家务繁重,时间紧张,受文化水平及专业限制,思想模式较为固定等特点。而目前我省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模式还较少,培训时对受训者的上述特点考虑不够周全,培训方式比较死板,由此时常造成培训内容与参训者的能力层次不符,受训者很难将培训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工作实践。单一的培训模式不能满足各个专业层次和能力水平专业人员的需求。
2.2 针对性不强
每种培训模式所针对的培训对象都一样,因此在培训方法和师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往往是以师资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培训模式,不能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以及学员的知识结构、年龄、职业、经历、学习方式、接受能力等差异,以至于教学环境、内容、方法没有完全适合不同学员的实际需求。
2.3 培训活动管理有待改进
在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中,培训者通常负有管理和教学双重职能。作为培训项目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进行培训需求评估,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评价培训效果,并做好培训前的准备,以及安排食宿、车辆、社会活动等一系列事务性工作,以确保培训的成功。目前的培训模式在培训活动的管理上将培训者的主观臆断强加于受训者,受训者事先对培训目的、培训内容等缺乏了解和相应的准备。所以,对培训的管理还需要改进。
4 构建四川省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分级培训模式
4.1 分级培训模式的基本原则
分级培训模式的设计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1)分级原则。基于我省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现状以及成人学习群体的高异质性特点,其专业人员在年龄、教育背景、职能职责、知识结构、工作经验、个性特征等方面不同[3],所以培训者在培训前最好能够将差异显著的学习者进行分级,为他们各自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安排不同类型的学习班,以降低群体的异质性,提供有针对性的有共性的适宜的培训,尽可能使每个学员都能够达成学习目标。
(2)尊重和参与原则。培训者建立一个宽松而自治的良好环境,受训者得以对自己的学习抱负责的态度,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的自主行动,并在受训过程中不断受到鼓励主动的进行学习。
(3)分享和互动原则。在培训设计中,培训者应根据受训者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设计适宜的学习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不断改善受训者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提升其经验的丰富程度和水平。
(4)低成本高效率原则。在明确培训目的,精选培训内容、师资的同时,还要从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后勤保障等方面精打细算,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人、财、时、物的浪费。
4.2 受训者的分级方式
4.2.1 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分级方式 罗纳德.杰克斯所著《制胜培训秘诀》中,将个人能力分为五级,具体描述见表1[4]:
表1 个人能力分级以及能力界定
参考以上标准,以个人能力为分级基础,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分为以下三级,具体描述见表2:
表2 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分级方式及培训内容
此种分级方式要求机构管理者对所管理的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评价清楚准确,在分级时注重专业人员实际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学历和职称。也就是说,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可以将低职称低学历但工作能力强的专业人员归类于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一级,也可以将高职称高学历的但工作能力差的专业人员归类于一般专业人员一级。依据这种分级方式,不同级别的专业人员参加各种专门针对某些知识和技能举办的小规模的培训者训练班。这种分级培训方式很适用于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化,着重强化参训者实践能力的培训班,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专业人员的不同需要。
4.2.2 以职称为基础的分级方式
此种培训方式的分级基础是专业人员的职称,具体描述见表3:
表3 以职称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分级方式和培训内容
此种分级方式较为简单,机构管理者不需要对受训者逐一深入了解,培训前根据受训者的职称进行分级即可选择受训者。但是这种仅以职称为衡量个人能力标准的分级方式较为死板,不利于个别能力较强但是还没有到一定职称级别的专业人员有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这种分级方式适用于在没有掌握所有受训者详细个人信息的情况下的分级培训。
4.2.3 以职务为基础的分级方式
此种培训方式的分级基础是专业人员的职务,具体描述见表4。
表4 以职务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分级方式和培训内容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领导学理论,领导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即技术技能(专业业务能力)、人际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抽象和决策能力)。如果把领导者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那么三种技能的结构比例如下:低阶层是47∶35∶18;中阶层是27∶42∶31;高阶层是18∶35∶47[6]。以此为参考,并结合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制定此分级方式和培训内容。根据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特点,需要机构的管理者有较强的社会能力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此种分级方式就主要适用于专门对管理者进行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培训,而不太适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时使用。
分级培训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对受训者进行分级。根据不同的分级依据建立了多个分级方式,培训者可以根据每次培训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或是几种分级方式合并使用。主要程序是:首先,培训者要确定此次培训的目标,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需要各培训区域范围内的健康教育机构管理者根据某个分级依据将所管理的专业人员分级,管理者根据工作需要和培训目标选择适合参加此次培训的专业人员。由于每年全省各级的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次数很多,所以各级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各种分级方法相结合进行培训,使其发挥各自所长,互相弥补缺点,以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设计此分级培训模式的目的在于希望打破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引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思想:即以学习者的专业基础为中心,以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为中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以学习者的工作需要为中心。强调在培训时尤其注重发挥受训者的主题作用和其潜能的开发,强化他们的进取行为,引导他们自我实现。此模式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在培训中充分调动受训者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培训内容能够真正学以致用。
[1] 刘影,李志新,刘兆炜.四川省2011年健康教育机构现状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3(6)347-351.
[2] 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3] 刘运国,黄健.卫生人员培训管理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 罗纳德·杰克斯著,谢金峰译.制胜培训秘诀[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
[5] 刘建军.领导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