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交流模式在肾脏科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

2014-12-16张建林

护理研究 2014年35期
关键词:危重病交接班效能

邓 艳,张建林,唐 湘

护理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之一[1],特 别是在危重病人护理工作中,直接关系到病人病情观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2]。徐双燕等[3]对不良事件和隐患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有50%与交接班信息沟通不良有关。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4]明确要求医疗机构要设计和实施相应程序来保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医务人员间的协调。SBAR是“现状、背景、评估、建议”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交流模式[5]。有研究显示,SBAR沟通方式可以帮助护士快速了解病人完整的信息并进行系统的传递,减少不必要的混乱,提高团队效率,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安全的医疗服务[6]。我院肾脏内科从2013年9月开始将SBAR交流模式应用于肾脏科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人资料 将我院肾脏内科2013年6月—8月30例住院危重病人进行的100例次床旁交接班设为 对 照 组 ,其 中 男1 8例 ,女1 2例 ,年 龄 (6 2.5 7±12.34)岁。将2013年9月—11月30例住院危重病人进行的100例次床旁交接班设为观察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6.20±9.55)岁。所有病人入组标准:①肾脏内科医嘱下达病危或病重的病人;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在15分以上。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构建的SBAR交接班模式。

1.1.2 护士资料 肾脏内科普通病房护士28人,年龄(26.96±5.93)岁;工作年限:<3年15人,3年~5年4人,>5年9人;学历:本科7人,专科21人。

1.2 实施方法

1.2.1 构建SBAR交流模式下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模式和报告表 按照SBAR交流模式要求,参考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床边交接班记录单的内容,结合肾脏内科病人的疾病特点和护理行为标准,构建了肾脏科危重病人床旁交接模式。具体内容:S即situation(状态),指病人床号、姓名、当前诊断、本班发生的病情变化;B即background(背景),指病人主诉、过敏史、病史、主要异常检查结果(血液、二便、影像学检查)、用药治疗经历;A即assessment(评估),指对病人目前特殊状况(现有异常反应、症状或体征)、特殊用药及输注情况(硝普钠、硝酸甘油、生长抑素、胰岛素、其他)、氧疗、是否需要隔离、最新的监测和检查数据、管道(名称、位置、留置时间、换药时间等)、皮肤、潜在并发症;R即recommendation(建议),建议下一班的病情关注点、特殊注意点(如饮食、体位、治疗、护理、检查、心理问题等方面)、七防重点(跌倒、坠床、误吸、走失、拔管、烫伤、压疮)。该表格不需要护士逐项填写内容,只是提供给护士一个临床思维的模式,指导护士交接班时汇报病人的完整信息,做到有效沟通。

1.2.2 培训护士正确使用构建的SBAR交接班模式 使用前定期由科室护士长和责任组长组织科室护士分成小组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SBAR交接班模式的使用原因、优势、意义以及如何使用。培训方式包括案例分析及情景模拟训练。

1.2.3 交接流程 ①打印一张SBAR交接班模式报告表;②按照交接班报告表的项目逐个与接班者进行交接班。

1.2.4 观察指标 ①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消耗时间;②问题发生率,即交接过程中未达到一次性信息交接完整或出现信息沟通错误,就属于发生交接问题1例,发生问题例次除以总例次即为问题发生率。③比较两组交接班中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程度、病人或家属对护士满意度。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由护士长按照医院《交接班质量》评价标准对交接班护士进行抽查、提问,要求护士掌握病人的基本情况(即病人的床号、姓名、诊断、症状体征、目前辅助检查、护理、饮食、睡眠、皮肤、排泄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护士对所提问题回答正确为“掌握”。满意度调查表采用医院发放的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病人意识不清或不方便填写的由家属代填,当场回收。④调查护士对使用新模式压力下的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系数,中文版Cronbach’sα为0.75~0.91。共有10个项目,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按照“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完全正确”4个等级进行评定,各项目均以1分~4分计分。把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得分,总分范围为1分~4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该量表的常模为2.86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描述,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消耗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消耗时间比较 min

2.2 两组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比较 例次(%)

2.3 两组交接班中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程度、病人或家属对护士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病人或家属对护士满意度的比较

2.4 护士使用SBAR交流模式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较(见表4)

表4 护士使用SBAR交流模式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较 分

3 讨论

3.1 SBAR交接班交流模式的建立对病人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医护间的沟通不良是对病人造成无意伤害的主要原因。沟通不良包括信息不足、交流障碍、信息模糊或不明确、信息没有及时有效地沟通[3]。在肾脏内科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中,由于病人病情重,涉及的护理操作多而复杂,以往护士床旁交接班随意性强,容易受记忆、时间、外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交接不全,造成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质量差,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加重病情。究其原因,主要是科室未制定操作性强的交接流程,未规范交接内容,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不全,缺乏一定的护理评估及评判性思维能力[7]。SBAR是一种沟通方式,曾被用于美国海军信息传递,现在美国医疗机构使用[5,8],以减少由于沟通不良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研究显示,SBAR沟通方式可以帮助护士快速了解病人完整的信息,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安全的医疗服务。近年来,SBAR沟通模式在国内逐渐运用于临床,特别适用于医护间病情汇报、病区间病人转运的交接、临床危急值的报告等,很大程度上影响病人的预后[9]。但在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中使用甚少[10]。本研究通过将SBAR交流模式应用于肾脏科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中,使床旁交接班平均耗时减少近2min,降低了问题发生率,从而减少或消除了交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生,使护理工作环环相扣,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3.2 SBAR交接班交流模式促进护士主动学习及对病人病情的掌握,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抽查的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率(P<0.01)。SBAR交流模式下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模式和报告表的应用,规范了病人交接内容,使护士对交接病人的病情了解更充分,交接双方护士在交接过程中能有章可循,逐项交接与观察,克服了原交接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与重复性。在这个过程中,SBAR交流模式帮助护士确定病人的主要问题,促进护士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快速地传递给接班者,使接班者能快速了解病人完整的信息,提高了护士对病人的整体管理能力和对病情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沟通与训练,也提高了护士的沟通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3.3 SBAR交接班交流模式运用后,病人或家属对护士满意程度提高 使用SBAR交接班模式后,观察组中病人或家属对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病人或家属的满意度是护理工作是否到位的集中体现。医务工作者规范专业的工作方法、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对病人及家属有一定的心理安抚作用。传统的交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病人病情交接不清晰,以及病人药物、过往史遗漏,皮肤、管道、实验室指标、病人目前的主要问题等未交或未接,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责任互相推诿,在问题出现的同时,也使病人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了不信任感,因此满意度不高。使用SBAR交接班模式后,病人或家属的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说明规范化的交接过程不仅使护理工作效率提高,规范有序,并可在病人及家属的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强化了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

3.4 护士在面对工作变革压力中自我效能感增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护士自我效能感主要指护士在护理工作领域中对自己胜任护理工作能力的信心,以及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的信念和意志[11]。以往,科室护士自我效能感偏低,甚至低于常模,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包括医院的文化建设、科室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培训与社会支持等。郭瑛等[12]认为,以往成败的经历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很大,护士床旁交接班问题发生率高,病人满意度不高,会降低护士自我效能感。在本项研究中,科室护士总共28人,参与调查的人员除了护士长外,一共是27人。护士通过系统的培训,在交接班中能较好地利用制定的规范进行交接,并且不断得到护士长和培训人员的指导,能较流畅地使用该模式,减少了问题发生,提高了病人或家属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同时,科室医生也对护士提出表扬,认为护士比以前更加了解病人病情,这也无形中提升了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3.5 应用SBAR交流模式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SBAR交接班交流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是科室护理人员得到良好的培训并能熟练使用。通过3个月的使用发现,SBAR交接班交流模式对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低年资的护士,需要高年资护士进行指导,并需要累积和不断训练。因此,护士长在排班上应注意新老搭配上班,每周进行培训,重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护士从各种资料中分析、归纳病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分析和归纳,使护士更易掌握,交接班更有针对性。此外,在具体的实践中,需不断进行交接质量的督查,提高护士的执行力,改进细节,从而使交接过程顺利、有效地完成。

[1] 赵莺柳,芦雅琳,梁耀携,等.护理交班量化评价方法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68-869.

[2] 曹英,江榕,朱侥侥,等.护理交接班流程在ICU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42-143.

[3] 徐双燕,姚梅琪,周海燕.标准化沟通方式在医护间沟通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48-49.

[4]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M].陈同鉴,王羽,周简,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4-45.

[5] Bello J,Quinn P,Horrell L.Maintaining patient safety through innovation:An electronic SBAR communication tool[J].Comput Inform Nurs,2011,29(9):481-483.

[6] Zimmermann PG.Cutting-edge discussions of management,policy and program issues in emergency care[J].J Emerg Nurs,2006,32(3):267-273.

[7] 周菊珍,张宇平,朱美丽.六西格玛管理在护理交接班流程的应用[J].护理管理论坛,2011,28(7):44-46.

[8] Freitag M,Carroll VS.Handoff communication:Using 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transition in care process[J].Qual Manage Health Care,2011,20(2):103-109.

[9] Miller K,Riley F,Avis S.Identifying key nursing and team behaviours to achieve high reliability[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09,17(2):247-255.

[10] 马青华,蒋晓华.标准化沟通方式在SICU护士床旁交接班的运用[J].四川医学,2013,34(4):567-569.

[11] 江萍,韩兰萍,赵春芳,等.提高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65-68.

[12] 郭瑛,吴晶琼,防玉华.护士职业压力应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1A):38-40.

猜你喜欢

危重病交接班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血清中降钙素原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