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研究

2014-12-16胡媛媛

文教资料 2014年23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素质

胡媛媛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000)

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研究

胡媛媛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000)

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的研究,对缓解当前医学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压力、为我国培养创新性医疗卫生人才、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当前医学院校创业素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分析,本研究具体建构了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知识、能力、保障、评价四大体系。

医学院校 创业素质 培养体系

一、医学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医学院校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 《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数据显示,2012年医学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为51.3万人。医学院校在为社会提供大批医疗卫生人才的同时,也面临“就业难”的严峻挑战。“就业难”主要难在医学院校传统人才培养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未来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必须学会科学思维和勇于创新”[1]。在医学院校开展创业素质培养,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个经济实体的运作过程、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选拔的标准,另一方面培养其做事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以及其干事创业的基本职业素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二)有助于缓解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随着医学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日渐紧密结合,由医学衍生出的妇婴保健、医疗器械、老年护理等朝阳产业的蓬勃发展。针对医学生开展创业素质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的医学人才,引导一部分具有创业潜质和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医学生的就业压力,而且符合部分学生的志趣,更对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有助于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针对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的严酷事实,有学者通过分析创业者素质与创业成功的关系发现创业者的核心素质深刻影响创业团队、企业文化及企业的绩效,从而最终决定创业的成败[2]。系统培养医学生的创业素质,丰富其创业知识、砥砺其创业品质、提升其创业能力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大有裨益。

二、医学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内容分析

医学院校由于其学科固有的特点,普遍存在培养目标较狭窄、内容较专一、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创业门槛过高等一系列问题[3]。因此,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就共性而言,都是培养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在培养内容上是基于创业的知识、能力、人格、动机四方面;就个性而论,医学院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的具体培养内容与其他学科也存在差异。

(一)关于创业动机

医学院校每年培养的大批医学生中不乏有能力、有胆识、有丰富社会知识的优秀学子,他们也许已具备创业者潜质,但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未必选择创业。激发医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医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不仅可以拓宽医学生的就业思路,而且可以革新医学生固有的传统职业观念。

(二)创业知识

创业知识包括行业知识、商业运作的基本知识、国家相关创业政策法律法规。如开办个体诊所的流程及所需材料,运作企业必备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财务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等商业运作的基本知识等。

(三)创业人格

创业人格既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又有后天环境的塑造,包括坚忍不拔、胆大心细、谦虚谨慎、诚实守信等内容。创业人格对创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是医学生进行创业需要具备并完善的心理素质,而且是其他任何行业进行创业领域必备的人格特质。

(四)创业能力

我国紧缺懂经营、善管理的卫生人才[4]。锻炼医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多种方式,以当前创业可行性最强的口腔医学专业为例,通过引导学生组建口腔保健社团来积累组织运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到口腔诊所见习,锻炼市场营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三、医学院校创业素质的培养体系构建

根据医学院校创业素质的培养目标,结合医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特殊性,本文构建了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知识、能力、保障三大体系。

(一)创业素质培养知识体系

1.创业课程打底。课程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基本方式,此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文件中关于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做了明确规定,对医学院校创业素质培养课程的开设起到示范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医学院校还要开设一些如商务礼仪、财务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创业法律法规等创业选修课程,有助于拓宽学生创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2.创业书籍补充。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时间比较灵活,可以有效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通过阅读创业人物的传记,帮助大学生间接的积累创业经验;阅读创业经典著作,拓宽知识面。用友软件集团董事长王文京在做客《职场中国》节目中就谈到创业传记对自己的创业影响很大。

3.创业讲堂引领。通过邀请行业成功企业家和成功创业校友来校交流,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而且让学生通过这些企业家的创业经历领悟创业程序和社会常识。我校每年和商丘市劳动局合作组织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学生通过这些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分享,不仅激发了创业热情,更对创业有了理性认知。

4.专业课程渗透。医学院校很多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已经在医疗企事业单位兼职或交流学习过,如果在进行专业课程授课的同时,向医学生传授开业程序、国家相关政策、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等相关创业知识,教学效果要优于单独进行创业学知识的传授。

(二)创业能力训练体系

1.创业实训模拟。创业实训是应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且低成本搭建无边界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学生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等载体即可进行创业模拟。通过组织医学生模拟创业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判断自己在人、财、物、时间等多方面的资源管理与分配能力。

2.创业项目锻炼。学生创业社团和创业大赛为平台是当前大学生进行创业锻炼的两大平台。目前医学院校几乎都设有创业协会,同时每年新增设的协会本身也带有创业性质;创业大赛不仅选拔出了一些可行有创新性的医学类创业项目,而且历练了一批医学生。

3.创业园区孵化。目前很多医学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创业孵化园,但是很多医学院校由于对创业孵化园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医学院校应加强与医疗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与管理团队提高学生创业项目的成活率。

4.创业导师指导。医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较大,大多时间用于学习本专业知识,与人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都较弱,社会经验缺乏,创业导师队伍能够根据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业分析,让医学生在初创阶段少走弯路,在创业过程中得到有效追踪指导。

(三)创业素质培养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医学学校应专门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设立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中心,全面负责创业素质培养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度制定、教学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建设、活动指导等工作。

2.师资保障。一支具有广阔创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创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培育学生创业素质的前提。鉴于当前医学院校“教师教研任务较重,无暇去创业实践或者学校也少安排创业实践及创业培训的机会,故缺乏创业实战经验,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常常显得力不从心”[5]的现状,一是加强自身创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二是积极引进行业企业家组成创业导师队伍。

3.场地保障。目前很多医学院校都建设有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园地等服务学生创业的场地,思考提高这些场地中蕴含各种创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构建一个有效整合各方面创业资源的互动系统的重中之重。

4.资金保障。充足的经费保障不仅能够保证师资队伍的建设、创业场地的建设,对课程开设、创业活动开展、创业实训设备采购、创业学术研究也有直接的影响。对于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学生,有一笔相对充足的启动资金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对我校大学生一项创业遇到障碍的调查结果显示,创业资金不足(占80.3%)是当前创业遇到的最大障碍。

[1]张超.高等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D].南方医科大学,2012:1.

[2]曾华玲.创业者个人素质与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多案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9.

[3]李红勇,刘民.培养创业型医科大学生的有效途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2):18.

[4]刘瑞明,廖云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8,22(4):237.

[5]郑俐,孟晓媛.医学院校学生的创业瓶颈与解决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5):98.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医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研究》(编号:2014-gh-277)的最终成果。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