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与2012年藏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对比分析
——以西藏大学为例
2014-12-16杨建鹏
杨建鹏,黄 蕾
(西藏大学师范学院体育系,西藏拉萨850000)
1 研究目的
国民体质历来是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的问题,而对体质研究的重点又落在对儿童青少年体质的研究上。《2010年国民体质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滑,19—22岁年龄组除了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超重、肥胖率增加,体质的总体合格率持续上升。藏族大学生是建设西藏的主力军,研究藏族大学生体质发展动态,为西藏的学校体育、卫生监督及民族政策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近年来关于大学生体质、体质健康等研究的期刊、电子文献、书刊文献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和撰写提供充足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2.2 数理统计法
统计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显著性水平以P<0.05为标准。
2.3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西藏大学体质测试数据库中按照性别和生源地(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昌都、阿里和区外)分层抽取2003年400名学生(各生源地男女分别为25名)和2012年800名学生(各生源地男女分别为50名)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藏族大学生2003年与2012年身体形态指标比较(见表1)
表1结果显示,2003年与2012年的藏族男大学生的身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而体重差异不具显著性(P=0.105>0.05),身高的平均值增加了2.82cm,体重的平均值增加了0.05kg,说明男生身高增加的幅度与其体重增加幅度不成正比;藏族女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身高和体重的平均值分别增加了 2.92cm 和 2.4kg。
表1 藏族大学生2003、2012年身高、体重比较
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BMI等级评定标准:体重过轻BMI<18.5;健康体重18.5≤BMI<23;超重23≤BMI<25;肥胖 BMI≥25。
表2 藏族大学生2003年、2012年BMI比赛
表2结果显示,2003年与2012年藏族男大学生BMI等级经X2检验,体重过轻(P<0.05)和正常体重(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而超重(P>0.05)和肥胖(P>0.05)差异不具显著性。2012年男生的体重过轻比例高达68.6%,远远高于2003年的比例。国民体质报告显示,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学生获取身体所需营养更方便,超重、肥胖率增加,偏瘦率降低,藏族男生的情况与之相反。
2003年与2012年藏族女生BMI等级X2检验显示,体重过轻(P <0.05)和正常体重(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超重(P >0.05)和肥胖(P >0.05)差异不具显著性。2012年女生体重过轻的比例低于2003年,正常体重比例高于2003年,与国民体质报告情况不太一样。国民体质报告表明,19—22岁年龄组女性体重过轻的比例逐年增加趋势。
3.2 藏族大学生2003年与2012年身体机能指标比较
表3显示,2003年与2012年藏族男、女生的肺活量和1 000m(男)、800m(女)t检验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肺活量均值下降了227.14mL,1 000m均值增加了 9.46s;女生肺活量均值下降了270.78mL,800m 均值增加了 5.89s。
表3 藏族大学生2003、2012年肺活量、1 000m(男)800m(女)比较
表4结果显示,2003年与2012年藏族男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为优秀、良好、不及格,经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及格X2检验(P>0.05)不具显著性差异。2003年男女生等级为优秀和良好的比例高于2012年,而不及格情况则相反。
表4 藏族大学生2003、2012年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比较
表5结果显示,2003年与2012年藏族男生1000m等级为优秀、良好、不及格,经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及格卡方检验(P >0.05)不具显著性差异;藏族女生800m各个等级经卡方检验(P>0.05)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5 藏族大学生2003、2012年1000m(男)800m(女)等级评定(%)比较
3 .3 藏族大学生2003 年与2012 年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表6结果显示,藏族男女大学生2003年与2012年的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立定跳远经t检验(P<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握力和立定跳远均值分别下降了1.05kg和8.86cm;女生的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均值分别提高了1.94cm和下降了 7.93cm。
表6 藏族大学生2003、2012年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立定跳远比较
表7结果显示,2003年、2012年藏族男生握力体重等级为良好和及格,经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优秀和不及格的,X2检验(P>0.05)不具显著性差异;藏族女生坐位体前屈等级为优秀和及格,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而等级为良好和不及格,X2检验(P>0.05)结果不具显著性差异,2012年优秀的比例高于2003年。
表7 藏族大学生2003、2012年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等级评定(%)比较
表8结果显示,2003年、2012年藏族男生立定跳远各个等级经X2检验(P<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2003年优秀、良好比例高于2012年,及格和不及格比例则要低;藏族女生立定跳远等级为优秀、良好、不及格,经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优秀、良好率2003年要高于2012年。
表8 藏族大学生2003、2012年立定跳远等级评定(%)比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身体形态方面。男生的身高有显著性提高,体重提高不明显;女生身高和体重都有显著性提高;BMI等级男生体重过轻的比例在增加,高达68.6%,女生体重过轻的比例在降低,男女生超重、肥胖率较低,不到5%。(2)身体机能方面。藏族男女大学生肺活量、1000m(男)800m(女)成绩显著性下降。(3)身体素质方面。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立定跳远均具显著性差异,握力(男)在下降、坐位体前屈(女)有所提高,男女生立定跳远在下降。
4.2 建议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和强化对民族地区大学生体质的研究工作,为藏族大学生体质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奠定理论基础。建立完善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制,掌握藏族大学生体质的动态变化,为本地区教育、体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加强对藏族大学生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向藏族大学生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健康观和体育价值观等,创造“健康第一”的良好舆论环境,唤起大学生对健康的关注。
(3)学校相关部门加强以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广播、墙报、校园网等媒体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扩展健康知识渗透的时间和空间,深化学生的健康意识。
(4)加强对学校群体性体育活动的宣传与报道,以带动更多的人重视体育工作,引导更多的藏族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珍视健康的良好风气和浓厚氛围。
(5)学校应该把体育改革落到实处,加强对民族地区大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促使其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1]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于涛.天津市大学生20年间体质健康状况发展变化分析及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