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中《采薇》三处疑点的解读

2014-12-15胡文伟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戍卒士卒保家卫国

胡文伟

《采薇》一诗在解读过程中,有三处疑点,现献疑如下:

一、前三章诗中对于“时间”的解读

前三章诗采用“重章复沓”的艺术手法,层层推进,不断渲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第一是表现了士卒戍边生活的艰苦,粮草不续,以野生薇菜充饥;第二是暗示了时间的推移;第三是渲染了戍边士卒思归而不得的痛苦与焦虑之情;第四是使诗作在音韵上具有音乐美,朗朗上口,易于吟唱。

以上六句诗对于时间的暗示,通常的解读是“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放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这些意蕴都是通过薇菜的变化表达出来的。”这种解读表面看似不错,但仔细推敲却会发现问题。诗中另有“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表示时间的推移。“莫”即“暮”,“岁暮”即年末,从四季的划分来看应该是“冬季”。“阳”即“农历十月”,依古代对四季的划分也是“冬季”。那么,从这个角度讲,戍卒思归,从冬到冬,一年已过,而依然未能归家。将以上四句与“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六句联系起来思考,前边所引的通常的理解与“岁亦莫止”“岁亦阳止”在逻辑上就存在矛盾——一个是从春到秋;一个是从冬到冬,时间的跳跃性太大。

那么该如何解读这种矛盾呢?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解读,据专家考证,《采薇》中的“薇菜”当指“大野蜿豆”,别名“大巢菜”、“救荒野蜿豆”。“多年生草本,花期6-7月,果期8-10月。”很显然,“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解读为时间是“从春到秋”大体是不错的,但矛盾依然存在。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解读显然不行。

那么从文艺学的角度来解读又如何呢?如果我们把“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解读为诗经常用的“比兴”手法,也即“虚写”,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以下的解读?朱熹在《诗集传》中这样解释“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就是说,作者用戍边士卒的生活场景“采薇”来比拟士卒生活之艰苦,用“薇菜”的生长历程来比拟士卒戍边时间的流逝与长久,从而反衬其内心的焦灼。此之谓“比”。同时,作者用“采薇”及“薇菜”的生长变化来引出“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的士卒对于时间流逝的真实感受与内心越来越强烈的忧愁与焦灼。此之谓“兴”。

很显然,把诗作前三章的前两句理解为“比兴”手法,即“虚写”(或者“写虚”),把后两句理解为“士卒的真实感受”,即“实写”(或者“写实”),那么“时间”上的矛盾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第四和第五章诗中对于“情感”的解读

第四和第五章的内容如下: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这二段是全诗中唯一有正面涉及“战争”的诗句。对于这两段内容在表达的“情感”上的解读,大多认为它包含了戍边士卒的“对自己阵营的自豪感”及战斗中的“同仇敌忾”之情。这种观点认为:抒情主人公的感情是丰富而复杂的,“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孰轻孰重”。另外,福州华侨中学的葛莉茜老师在解读《采薇》的时候认为:“诗作传达的对战争的态度很复杂,它将大国子民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一月三捷的自豪感,以及长期戍边不能见到家人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写”,“第四到五章表达的是大国之师的昂扬与豪迈之情”。通观以上解读,其主要依据来源于诗中“对己方装备的夸饰与赞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及对战争胜利的自豪(“一月三捷”)。

如此解读看似不错,但是纵观全文,我们依然会心存疑问。全诗除却这两章,通篇萦绕的都是对战争的厌倦、控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对久战不归的痛苦与焦虑。而这两章却表达“昂扬与豪迈”“自豪感”“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在格调上与前后文格格不入且显得很突兀。

对这两章所包含的“情感”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解读呢?

韦凤娟老师在《〈采薇〉赏析》中对这两章的分析将表达的情感定位为“思乡厌战”,“从字面上看,这一部分没有写思归情愫,但那一股苦涩的情味始终萦绕在诗人的歌声中”,“不能忽略的是,在这一部分中的歌唱中还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她认为“尽管作者只是描写了将帅车骑的威武、服饰的华美,但语气间已带讥讽之意”。马儿的高大强壮,“可见喂养得好”,“它们的主人吃喝更不会差”;“而士兵却靠着采集薇菜勉强果腹”。“将帅坐在车上,服饰鲜明,神气活现;而士兵们则整日跟在车后跋涉,满脸尘土,衣衫残破……”韦老师还转引余冠英先生的《诗经选》的翻译对开头四句进行解读。“‘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翻译成现代汉语便是:‘什么花开得繁华?那都是棠棣的花;什么车高高大大?还不是贵人的车”。

韦凤娟老师的这种解读很有新意,它消弭了这两章在格调上与前后文的不协调,也使表达的情感与整首诗歌表达的情感相一致。但是这种解读看似圆满,却没有解决对“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两句诗的理解。这两句诗如何体现她所阐释的“思乡厌战”及“苦乐不均的怨恨”?一月多次打胜仗,难道不是“自豪感”与“责任感”的体现吗? 此处被韦凤娟老师有意无意地忽略过去了。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解读这两章诗。如果从诗歌的属性与创作过程来解读,我们将会有新的发现。

《采薇》出自《小雅》,而《小雅》是宫廷乐歌,“主要是贵族举行各种仪式时所使用的乐歌”。尽管对《诗经》中诗作的创作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像《小雅》这类诗经过文人的润色也即二度创作是肯定的,它的本原创作者应该是参加戍边的士卒。作为一个常年远离家乡的普通老百姓,也许家里还有妻儿,还有老父老母,因此尽管参加的战争是对付入侵的“猃狁”,也即参加一场所谓的“正义”之战,但是诚所谓“春秋无义战”,作为一个最底层的老百姓,应该没有那么强烈的爱国之心。如果这二章表达“昂扬与豪迈”“自豪感”“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如果士卒有如此高的思想觉悟,那么他应该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舍小家为大家”,厮杀疆场在所不惜,不应该为思家而“忧心孔疚”不应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其实从他们称这场战争为“王事”已经可见一斑。“王事”者,“帝王的事”也,指“征役”,很有可能他们就是被强行征入队伍的,而绝非是出于所谓“大国子民”的爱国情怀。战争,最终受伤害的从来都是老百姓,这一点自古而然!

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作为贵族举行某种仪式所使用的乐歌,贵族文人为了让这首诗能登上“大雅之堂”,在这两段中对“政府军队”的装备与战绩进行了夸饰与赞美,从而展现“大国之师”的威严。另外称将帅为“君子”,称普通士兵为“小人”也体现了贵族文人明显价值取向。正是因为贵族文人的二度创作让这两章诗在整体格调与情感上与全诗造成了一种割裂与断层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对于最后一章“情感”与“笔法”的解读

最后一章内容如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首先是关于这一章诗所传达的“情感”的解读。通常的解读就是抓最后一句话中的“伤悲”。这种解读固然不错,但是也存在疑问,为什么前面如此“思归”以至于“忧心孔疚”,而当真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并在嫌“行道迟迟”的情况下却如此的“伤悲”呢?

对此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韦凤娟老师的解读是“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戍卒痛定思痛,回忆起离开故乡后的种种经历,默默地吮吸着内心的苦楚,体会着自己的孤独,他痛苦地吟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也就是说这种“伤悲”是缘于戍边的苦难经历。这种解读不无道理,但过于单薄。葛莉茜老师的解读是“个体生命在昔和今和时间中存在着,但是却看不到从昔到今中存在的价值,生命就这样流逝了,生活就这样虚耗了”也即对过去戍边生活价值的否定是“伤悲”的缘由。这种解读与她对四五章“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一月三捷的自豪感”的解读是相悖的, 保家卫国不是最大的人生价值吗?另外也有人通过举证干脆把最后一章理解为“戍役期间在战场和驻地之间的一往一回”,“依此,这两句所咏节候景物的变化,不过是在战场和驻地(“垒”)之间来往所见,藉此表明时序之长,征战之苦。这也就能合理解释后四句所咏的“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倘若确是行走在归乡之途,亦何至于如此哀伤?”这种解读较有新意,但是难免有些牵强。

通观全文,我认为对这一章诗所传达的情感宜作如下解读。最后一句诗“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全诗情感的一个注脚。“伤悲”较易理解;“哀”者,除了“悲哀”之意,还含有“痛楚”“无奈”“凄苦”“哀怨”“愤恨”等复杂的心境。且这些情感难以言表,无法向人申说,非亲历戍边之苦的人无法体会。常年的征战,对戍卒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战争充满了厌倦,对家乡亲人充满了无尽的思念,这些情感在诗文的前面已有充分地铺陈。当戍卒拖着疲累的身躯行走在归家的路上,看到漫天的雨雪,抚今追昔,不由五味杂陈,感慨万千。一方面急着回家,一方面不由担心家里的境况,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切是否安好。于是产生“近乡情更怯”的复杂情感。这种悲凉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从而深化了诗作的主题,增强了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是关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所采用“笔法”的解读。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其所采用的“笔法”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的评价最有代表性:“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意谓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的严寒景象来反衬。也就是其采用的笔法是“反衬”。如前所述,归途中的戍卒情感不是单纯的“高兴”而是复杂的“伤悲”“哀”。因此“反衬”的“笔法”就存在疑问。

笔者以为在正确把握了前述的“情感”的基础上,此四句诗所采用的“笔法”宜理解为“对比”与“正衬”。具体说来,通过今昔不同景致的“对比”正面衬托戍卒的不同心境及归家时不胜今昔的感慨。 “杨柳依依”,既正面衬托昔日出征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也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杨柳象征暗示当年的自己青春年少,充满活力; “雨雪菲菲”,既正面衬托如今归家时内心的悲苦,也用凄苦的雨雪象征暗示如今的自己已然伤痕累累,身心疲惫。这四句诗通过“对比”与“正衬”含蓄地传达戍卒的情感,为后面的直接抒情作好铺垫。

[作者通联:福建长汀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戍卒士卒保家卫国
保家卫国 有你的身影
弦高:牛贩子也能保家卫国
望梅止渴 废寝忘食
吴起治军
唯美食不可辜负
肩水金关汉简所见田卒与戍卒之别
弦高: 牛贩子也能保家卫国
一曲征歌写华章
《诗经·小雅·采薇》中“人”的在场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